前言
隆冬时节,走进猇亭区,一股加速转型、加快发展的蓬勃气息迎面而来。
在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在贝迪克凌云(宜昌)飞机维修工程公司维修基地,一架架飞机排队进行“全身体检”;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猇亭区发改局和区统计局坚持“实干实效、干成干好”的原则,狠抓项目谋划、优化项目审批、靠前项目服务、全力争取项目资金....以项目为引擎,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发展“加速度”,努力担当美丽猇亭建设的主力队员。
■精心谋划
为产业升级当好参谋
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参谋部门,区发改局坚持强化发展研究,努力当好产业升级的参谋助手。
发挥发改经济领域统筹作用。区发改局围绕重点产业、企业,做好跟踪监测分析,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形势,及时预测预警,抓好生产要素保障和经济运行调度。定期或不定期撰写全区经济形势分析材料,向区委、区政府提出经济工作建议,有力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全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援企惠企政策,保市场主体、保生产稳定、保就业民生,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疫后重振”。
走进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智能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冲刺全年3万辆以上的年度生产目标。
“现在每天达到280台到290台的日均生产水平,去年同期才100多台。今年宜昌造汽车能达到去年的3倍以上。”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公司总经理梁伟彪介绍。
区发改局协助市发改委编制了全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围绕汽车产业进行常态化研究,为猇亭千亿汽车产业梦提供决策参考。今年已编撰11期《汽车产业研究》,多次获区主要领导肯定。同时,统筹区统计局、区科经局等部门调研全区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积极为区委、区政府提供汽车产业决策参考,千方百计为汽车产业发展献智献策。同时,还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全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研究,参谋献策。
区统计局立足统计服务,充分发挥统计“智库”作用,为全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中《关于全区汽车销售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文得到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签批,传阅全区各部门学习参考。
围绕产业升级谋定而后动。区发改局统筹提出1+11+X的规划编制体系,牵头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按照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结合全区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产业、功能布局,着力谋划“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等“三个重大”事项清单,力争更多猇亭元素纳入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盘子。
■牵牢牛鼻
为产业升级增添力量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猇亭区发改局抢抓长江大保护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发展一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领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目前,猇亭区重点在建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184.31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37.46亿元,目前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其中,化工转型升级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31.77亿元;一般工业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25.91亿元;服务业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18.66亿元;房地产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76.05亿元;基础设施及生态治理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31.92亿元。1-11月,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1个,计划总投资106.2亿元,今年以来,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个数始终居城区组第一名,预计全年可保持城区组前列。
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3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正加速建设。“先后投资34亿元,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微电子和有机硅新材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宜昌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介绍。
绿色化工产业是湖北省和宜昌市重要支柱产业。猇亭作为宜昌市“双核驱动”城区一核的产业主阵地之一,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化工,因化工而兴,经济长期以化工为主导。近年来,市、区持续努力,猇亭化工产业逐步走上以精细化工主导的绿色、中高端发展之路。区发改局作为全区重要经济工作部门,积极参与和推动化工产业规范化管理和转型升级。2018年,牵头编制了全区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规划。经争取,2019年6月,猇亭化工园成为全省首批确认的合规化工园,省市确认面积10.15平方公里。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和进一步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区委、区政府按照“只减不增、尊重历史、优化管理”的原则申请对猇亭化工园规划范围进行优化调整,具体由猇亭区发改局牵头办理。区发改局深入研究全区化工产业,全力引导全区化工产业升级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市化建办按照市政府安排迅速协调办理,很快完成了审批。
此次调整规划范围后,猇亭化工园面积适当压减,将按照“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替代进口、国际领先的微电子新材料和有机硅新材料下游产业链,探索建设全国微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
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区发改局积极开展对上争取提能增效行动。该局密切对接中央、省各项政策,深入研究,提前研判政策导向,主动、高频次对接省、市发改部门,及时根据政策情况,加强项目谋划,分级分类建设向上争取动态项目库。参照“中药柜”存放的方式,将各领域政策按版块——专项——子项——具体投向进行全面细致梳理,指导各部门、各单位按政策导向谋划储备争取项目,初步建立了老旧小区改造、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水利、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养老、托育等十大领域2021年向上争取动态项目库,共收录项目57个。目前,发改渠道2020年已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7587万元,债券资金6.8亿元。无偿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全局上下勠力同心,奋力抢抓机遇,计划明年在此基础上再增长30%以上。
区统计局加强对进规进限后备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为猇亭区经济再添新力。
“十三五”期间,在区领导的参与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争取下,广乘宜昌分公司“纳规进统”已完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支撑力量,成为全市工业重要潜在增量。宜化集团依法依规“退工进商”顺利完成,为全区商贸经济发展再添新力;其旗下4家在猇子公司依法工业入库。云池港码头解决多年难题,顺利实现在猇属地统计,为全区服务业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服务
为产业升级优渥土壤
7月中旬,猇亭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急需办理宜昌市猇亭区迎宾二路(张家湾路至通航路)、机场路延伸段(长寿山庄至逢桥路)市政工程及配套工程前期手续。
该公司提前预约,区发改局急事急办,深夜组织专家评审。7月15日晚10点30分左右出具了项目初步设计批复,为项目加快推进创造了条件。
如此高效率,得益于区发改局持续推进的发改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已实现全面网办、即来即办、急事急办,一年365天预约办,审批服务“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服务项目立项。
“社会投资类项目备案不再提供纸质资料,政府投资类项目不再提交纸质请示,业主网上申请,我局网上审批,项目审批实现100%网上办理。另外我们对审批的流程也进行了优化,原来实行的是三级审批,现在权限直接压缩到审批股,审批层级直接压缩至最短。”区发改局负责人介绍。
围绕“减、并、快、省、网、优”,区发改局大刀阔斧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极力精减流程、缩短时限。打造项目审批服务党员示范岗,实现社会投资、政府投资项目全面网办,努力做到即来即办,绝大多数立项15分钟内办结,特别复杂的项目确保1个工作日内办结。在此基础上,开展急事急办,“24小时不打烊”,节假日、休息日提供预约服务。
“11月23日至29日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3件,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事项2件,企业备案事项11件……”为保证项目审批准确性和质量,该局坚持每周对审批清单进行自查、修正、回头看。审批股负责人、局分管负责人、局主要负责人等三级负责人共同对上周的审批项目进行自查;特别复杂的项目以电话、微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会商。
试行线上“云评审”。2020年,区发改局探索通过网络召开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评审,做到评审服务“不见面、网上评”,已有18个审批事项通过“云评审”方式开展评审,通过率100%。
为加速全区经济疫后重振,区发改局抓好靠前服务,将化工新材料项目评审调整到招商引资协议签订前。
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区统计局真心实意为对口包保企业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助企持续发展。疫情防控期间,为包保企业铂遇实业与吉兴汽车做好“贴身服务”:积极协助企业购买防疫物资,办理通行证,协调通勤车,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食堂,现场检查落实防控机制、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等情况;及时梳理惠企政策,向企业下发惠企手册一本通,做好政策宣讲,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助力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
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每周包保小组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包保吉兴汽车及铂遇实业两家包保企业,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截至11月,区统计局共形成问题回访记录52条,走访日志26篇。
■党建引领
为产业升级锻造先锋
区发改局和区统计局联合党组将党建作为发展的硬核支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打造团队正能量,狠抓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以“落实力执行力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实干实效、干成干好”为工作标准,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贡献发改、统计力量。
区发改局大力开展落实力文化建设,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落实力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全局狠抓落实力执行力团队文化建设。树牢“实干实效、干成干好”的工作标准,通过不断提升落实力、执行力,形成了“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再等5分钟”的工作韧劲。
“我们通过强化目标管控、强化三化管控、强化时间管控、强化责任管控‘4个强化管控’措施,对重点落实事项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两局干部职工落实力、执行力。”两局联合党组负责人介绍,高质量落实区委、区政府、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时间上确保按时并以提前20%以上为奋斗目标,质量上做到全面优质。
党员做先锋,让党旗飘扬在一线。文明创建的关键时期,在区发改局已承担联系居村、包保重点交通要道口等任务基础上,区内某街办联系该局,希望派两名同志参加该街办新村文明创建。当时,区发改局已抽不出人手,联合党组向公休的两名同志发出号召。正在公休的房平、冯洁两名党员在接到党组的号召后,没有任何推脱,准时赶到下沉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他们说:“牺牲个人时间没什么,关键时刻,党员就是要敢担当,这才是党员本色,这也是两局联合党组的一贯要求。”
区统计局开展夯基提能行动,不断提升统计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周工作例会、经济运行研判会商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打造一支机制顺、思想齐、干劲足的统计队伍。积极参与上级统计系统组织的“统计大讲堂”“业务大比武”活动,抓住各种机会向上级学、向专家学,全面提升统计干部的综合履职能力。全方位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宜昌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指导企业规范统计台账,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夯实统计数据质量。党员带头,切实发挥统计“智库”作用,以做好重要数据分析储备为切入点,做好统计分析研究。2020年全局共撰写各类分析材料30余篇,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区统计局正狠抓责任落实,高质量推进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充足工作准备、强化业务培训、按期推进登记工作等,确保人口普查工作有序高质量完成。
突出党建引领,关键时刻冲得上、扛得住。区发改局、区统计局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正常推进。同时发动全员成立了包联防疫工作组,下沉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助社区对车辆和人员进行查证、扫码、测温,同时开展防疫宣传、便民服务等相关工作。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后经济重振,猇亭区发改局和区统计局持续提升谋划能力、统筹能力、落实能力,突出实干实效,为加快建设美丽猇亭,推进猇亭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峡日报通讯员 陈瑾 朱振文
本版图片由猇亭区发改局、区统计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