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履行地方国有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三峡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特别是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湖北银行宜昌分行作为本土银行,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各项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金融服务,取得了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的“双胜利”,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嘉奖。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湖北银行宜昌分行在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做法,本报记者采访了湖北银行总行风险总监,宜昌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牟来栋。

记者:面对疫情,湖北银行宜昌分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组织和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一致认可,请简要介绍一下湖北银行宜昌分行在疫情期间的主要工作情况。

牟来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主要做到了五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投身抗疫,疫情期间,全行共有269名党员干部下沉到58个社区和8个扶贫点参加疫情防控;第一时间组织全行干部员工捐款捐物,分行向市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向各级医疗机构、社区捐赠款物达36万元,组织员工捐款17.64万元;第一时间启动网点现金供应应急机制,确保“保供”资金及时划拨,共办理防疫资金划款1063笔,金额4.6亿元。第一时间营业网点全面复工;第一时间出台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大力开展“2020湖北银行特别行”专项行动,全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与社会各界并肩抗疫,共渡难关,以实际行动践行地方国有银行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记者:复工以来,迅速恢复经济秩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中央、省市出台了一揽子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和措施,湖北银行作为地方银行是如何落实上述政策和措施,推动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

牟来栋:一是抓好“湖北银行特别行”,通过开展“四大特别行动”,切实加大对抗疫复产、民营小微、支农扶贫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全力支持中小微及民营企业渡过难关。疫情期间,我行组建工作专班,走访对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营小微企业2527户,倾听企业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做到名单内全对接,企业需求全满足。二是用好抗疫平台,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安排5名精英骨干入驻市金融应急中心,摸排企业742家,摸排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三是用好抗疫政策,发放人行“专项再贷款”41户,贷款金额10.32亿元,在全市银行中,贷款发放户数排名第一、综合考核排名第一,贷款份额占湖北银行全行的三分之一;发放“支小再贷款”61户、金额3.16亿元。四是用活抗疫产品,及时推出了“战疫贷”“再担抗疫贷”“复工贷”等特色产品,有效缓解了企业防疫抗疫、复工复产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记者:各类市场主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载体。新冠肺炎疫情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湖北银行在保市场主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牟来栋:湖北银行宜昌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一是精准对接小微企业,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与市担保集团合作开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我行担保贷款投放额占担保集团投放总额的40%。我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达到3250户,比年初增加197户,贷款增速达15.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29个百分点。

二是精准对接制造业,“两项”贷款60%以上投放到制造业,新增贷款优先投放制造业,1-9月投放制造业贷款18.43亿元。

三是精准对接重点企业,采取“短转长”“贷转债”“降成本”等措施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和政府平台,对市、县两级重点企业和政府平台提供债券投资32.44亿元。

四是精准对接市、县重点项目,积极拉动投资增长。先后与夷陵区、伍家岗区、当阳市、宜都市和枝江市5个县市区开展政银企对接,签约客户46户,投放贷款8.2亿元。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许多实体门店流量减少,甚至面临关门,湖北银行在帮助这些企业纾困解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牟来栋:湖北银行是地方国有银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走出困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宜昌分行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一是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疫情期间,分行实行24小时审贷,做到随到随审、应贷尽贷、应贷快贷,小微企业贷款一天办结。二是大力发展线上业务,通过市政府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办理“企贷通”贷款66笔,金额10.71亿元,贷款笔数和金额均位列全市第一。三是通过市民E家线上审批,积极发展“创业贷”,1-9月发放创业贷款702笔、金额1.36亿元,贷款余额3.5亿元。

用活延期展期政策。一是用好“宽期限”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应延尽延,后移还款压力。上半年本金延期143户、金额45.71亿元,利息延期227户、金额1.25亿元。展期17笔,金额3.3亿元。二是用好“保信用”政策,对314户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员”,调整逾期信用记录。三是用好风险缓释政策,办理存量续贷53笔、金额19.58亿元。

用足降息减费政策。一是用活用足“两项贷款”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仅“专项贷”和“支小贷”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2540万元。二是主动降息,对存量客户分类制定差异化利率政策,做到应降尽降,上半年减收利息收入2873万元。三是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为承租我行资产的企业主动减免租金86万元。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劲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