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荡入海流,湖北祥云立潮头。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云股份),这颗镶嵌在长江中游的化肥工业明珠,依山而建,因水而生。五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生态发展中不断壮大,宛如一艘改革创新的巨轮,勇立潮头,破浪前行。2020年,祥云股份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克难攻坚,苦练内功,奋力抗疫情、战汛情,交出两场“大考”优异答卷。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与上年相比,均有大幅度增长,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2020年,公司取得湖北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荣获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公司生产的磷酸一铵、硫磺制酸,荣获全国能效领跑第一名,磷酸二铵荣获全国能效领跑第三名;公司复肥8个产品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公司复肥与水溶肥料被纳入首批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肥料)生产与应用试点名单;公司位居2020(第十届)黄冈市工业企业百强榜第二名。2020年12月12日,祥云股份举行仪式,为相继获得国家工信部“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农业农村部“首批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肥料)生产与应用试点名单”两项国家级荣誉揭牌。2020年12月18日,第十三届中国化肥百强评选发布暨中国化肥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名单,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排序第23位。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祥云股份敏锐把握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相关战略部署,主动化“危”为“机”,开创了产业大融合、效益大提升、企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吹响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铸就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化工企业样本。抗疫情战汛情彰显保产保供新担当2020年,是企业发展较为艰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与洪涝灾害接踵而至,稍有松懈或应对不当,都将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与伤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初期,祥云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华文以敏锐的洞察力,第一时间派出专车采购口罩等防疫物资,并在公司内部召开专题会议,颁布防疫“四条禁令”,上下齐心,打响防疫保卫战,为2000多名祥云员工“零感染”打下坚实基础。在响应上级党委政府部署,公司停产期间,留下部分维修人员检修设备,为疫后开工做好装置准备。在复工复产期间,祥云股份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向全员印发《复工复产防疫指南》,以最严厉的防疫措施,加强生产现场监管,加强物流环节的船舶与车辆检查,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取得了防疫阻击战与复工复产疫后重振的“双胜利”。面对洪涝灾害,祥云人沉着应对,一边组织生产系统自救抢险,一边发动后勤干部职工积极抢修,筑牢堤坝,快速排除内涝,恢复生产,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在做好自救的同时,祥云人还主动承担了黄广大堤盘塘闸的防守任务与洪阳湖排涝任务,并组织200多名职工赶赴市区滨江公园筑堤护城。在洪涝期间,祥云股份先后向武穴市慈善总会捐款200万元,向武穴市防汛指挥部捐款200万元,支援全市抗洪救灾,尽显祥云担当。稳生产拓市场,
产销两旺创新高。在抗疫与防汛期间,祥云股份生产和销售相互配合,紧盯目标不放松,以结果为导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攻坚克难的毅力,稳扎稳打,精细布局,夺取胜利。三大生产基地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全员吃住在厂,不放假,不休息,加班加点抢产量,用325天超额完成了2019年全年的生产量超历史同期。同生产部门一样,营销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推进营销服务创新,将销售市场搬到线上。利用公司SAP一ERP线上功能,提升产品销量,产品供不应求。紧盯物流不放松,定期召开产销联席会,出台责任考核机制。通过多途径组织长江及大运河、苏南、晥北、苏北内河船舶运力,确保物流畅通。公司每日与武汉铁路局调度所、火车站密切沟通,及时调配车皮,灵活调动车辆装卸,确保铁路运输提速提量。加大外部港口协调,编制外港及中转库货物流转报表,每日一报,每日一催,保持与南京、扬州、南通等港口的沟通协调密度,使各类货物及时装箱转运,安全快捷送到客户手中。如针对东北客户的季节性需求,为抢回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公司对所有集装箱办理中远海加急业务,使祥云股份化肥第一时间送达,不误农时。祥云股份全年产销量超历史同期,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勇于变革
激发潜能撬动加快发展新动力一个卓越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挖掘人性潜能,提高领导力。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性化管理,抓住员工需求,让其在工作中发挥最大能量。胡华文就是一位深谙挖掘人性潜能的管理者。他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精干、实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了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潜能,充分释放人性,2020年初,他连续推出了四大管理新举措:——引入阿米巴咨询管理公司,对生产、销售系统进行“阿米巴经营模式”变革。大力推动组织变革、流程优化和激励机制优化,打造员工内部创业平台,鼓励有能力的干部员工组建“工作小巴”,自己当小老板,全面发掘了员工的人性潜能。磷铵两套装置通过内部“阿米巴经营模式”变革后,获得“产量提升,生产成本下降,员工收入提高”三大可喜成效。复肥事业公司通过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与众筹模式,全年销售量增长,利润率同步递增。新的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员工收入,提高了生产运营效能,祥云股份员工在宽广幸福的大道上越走越敞亮,越走越豪迈。——出台“三点项目”(痛点、焦点、难点)揭榜攻关机制。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干部职工纷纷毛遂自荐,揭榜攻关。13个生产痛点、焦点、难点问题在大家的攻关下,陆续得到解决,取得明显成效。如磷铵生产中的氟得率大幅上升,同比增长43%;晶铵堆密度有效提升,同比增长7.86%;复肥尾气完全达标排放;产品销售账目定期上账,审核完成,生产辅料成本大幅下降。一个好的机制,让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痛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开展“行胜于言”管理活动,把大量的目标与措施,迅速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公司举行了3次中型专业评审会,评审了60项管理成果,实现工业铵提产提质、新区磷铵生产脱镁提产、重要原料低价大合同锁定等成效。——开展“把小事做成精品”活动。一年来,“把小事做成精品”工作理念已宣贯到车间班组,深入人心。涉及生产管理、市场运作、物资供应、工程建设、服务改进等13个优秀事例在全公司表彰宣传。如采购部关注钾肥价格峰谷,坚持抢谷避峰,节约了采购成本。平凡的采购小事,用心做好了,就为企业节约了费用。把每一件小事认真做好,做到极致,是祥云人一贯的工作作风。创新突破
一体发展打造产业协同新格局做学问,需要静心思考,一门心思深入;做企业,也是同理,更需潜心投入,全力以赴。发展大事业必须专心致志,祥云股份改制后的近二十年跨越式发展实践诠释了这一点。近二十年来,祥云股份心无杂念,坚守农用化工主航道不动摇,在熟悉的领域深耕细作,一心一意发展农用化工产业链。近几年,企业围绕农用化工主产业,坚持打好创新发展“组合拳”,制定创新机制,打造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祥云股份紧盯“三大目标工程”(IP0上市、磷矿采矿、30万吨合成氨工程),集中精力抓发展。目前,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已向祥云股份颁发了祥云高烽磷矿采矿许可证,该矿已探明磷矿储存量2亿吨,经济价值近千亿元。高烽磷矿的开采,是企业“十四五”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将是祥云股份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农用化工一体化格局的重要开端。3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将于2021年7月1日建成,将补足企业农用化工产业链短板,解决企业氮元素供给问题,是祥云打造农用化工一体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由磷化工向煤化工领域的一次产业延伸。IP0上市工作进展顺利,在湖北省排位靠前,预计2021年可上市。企业三大核心工程的顺利推进,为祥云股份“十四五”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祥云股份将依托祥云商标的全国影响力、成熟的农化服务体系、完备的销售网络、内部产业链优势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依托已形成的磷复肥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祥云股份大力发展基础复合肥业务,其在山东基地建设的120万吨复肥装置将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在武穴基地建设的喷浆氯基复肥装置也在紧张施工中。这些大型生产装置的建成,将助力祥云复肥冲刺200万吨/年销量目标,进入复肥行业第一梯队。祥云股份利用销售协同效应和技术优势,稳步推进生物有机肥、水溶肥、新特功能肥等新型肥料,结合国内农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农资农产品产业互联和现代农业服务等关联业务。定位聚焦
极致穿透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激光武器威力强大,靠的是能量的聚焦,定位击发,极致穿透,一招破敌。祥云股份干部队伍正在运用胡华文提出的“定位聚焦,极致穿透”工作法,解决好企业发展与生产经营工作的“三点问题”(痛点、焦点、难点),聚集力量,合力攻破。——聚焦磷化工产业链上游,加速磷矿“采选加”一体化。以磷矿资源为依托,深挖“采选加”一体化产业链业务战略,以“循环经济”打造产业链,把各类产品做精做细,逐渐构建产业新布局。通过“聚焦穿透”工作法,科学采选2亿吨远安高烽磷矿,实现磷铵系列产品200万吨/年目标,稳保全国第一位置。复肥系列产品最终达到200万吨/年的目标。——聚焦“三大工程”,加速构建管理新格局。去年以来,祥云加快“三大工程”(IPO上市、磷矿采矿、合成氨工程)建设,以“智能工厂”“阿米巴机制”“飞翔计划”打造员工队伍,搭建管理新格局。以上目标实现后,企业将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展现祥云管理效益。——聚焦智慧工厂,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以提高产品生产整体水平为主,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智能工厂,让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让一线员工成为巡检员工。30万吨合成氨装置正在全部推进智能化生产,成为祥云智能工厂建设的典范。——聚焦“飞翔计划”工程。以“三大工程”为契机,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了战略队、战略预备队、种子计划队、双精计划队。40多名本科以上学历青年干部组成的“祥云种子联盟”正在发挥作用。青年员工加速成长,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在祥云股份的舞台上飞翔起来。年轻员工有了获得感与成就感,新生力量正在推进祥云股份新一轮高速发展。——聚焦“四一行动”法则,打造产品新精度。围绕“好产品会说话,好产品会走路”的产品品质目标,祥云股份部署“四一行动”,即以“1米宽,1000米深、10000米深、100000米深”理念打造尖刀产品,开辟出产品新精度。1米宽:找准自己的井口,将井口开在尖刀产品上,打造出祥云王牌产品。在尖刀产品上,企业倾斜人力,倾斜财力,倾斜一切资源,努力做成全国第一流的产品;1000米深:做精顶级产品,以断、舍、离的取舍态度,聚焦打造一个至两个名优品种;10000米深:生产专、精、深的产品,让同行厂家无法模仿和超越;100000米深:祥云产品以不断满足甚至超越用户的期望为目标,把事和人做到极致,这是打造产品的最高层次。祥云人正走在“定位,聚焦,穿透,成功”的道路上。牢记使命
继续奋斗迈向世界级企业新征程胡华文认为,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大步走,终会到达。他带领2000多名祥云干群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从未有停下发展脚步的念头。胡华文把“发展百年企业、打造幸福祥云”作为毕生的事业与使命,把刻在骨子里的“增长意识”,当作自己与祥云股份的成长基因。他在全体干部会上强调,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人生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敢于“向宇宙下订单”,要牢记“要求、相信、接收”六字秘诀,如果你不要求,如果你不相信,如果你不接收,成功便与你无缘。面向未来,祥云股份经过充分酝酿,确定了“十四五”发展六大目标——筹划投资100亿元,建设产值300亿元新祥云产业园;打造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持续打造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建成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复肥产品年销量突破200万吨,进入行业第一方阵;力争3年内员工年人均收入再翻一番。六大目标,全新使命。祥云股份将发挥企业现有的产业规模地位及紧邻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武穴长江大桥区位物流优势,围绕农用化工产业链,全面布局,不断升级延伸。努力形成以400万吨农用化工为基础,以磷氟资源高价值利用为龙头,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特色,以新型煤化工为技术高地的四大产业布局,最终实现世界级创新型绿色化工企业的奋斗目标。美好的蓝图已绘就,奋进“十四五”的号角已吹响。全体祥云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重整行装再出发,启航祥云巨轮,在新时代的市场大潮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迈向新的征程,实现新的梦想!撰文:田小慷图片由祥云股份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