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鄂州临空经济区奋力担当支点使命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这里是中国唯一依托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临空经济区;

这里有中国唯一单一园区兼具水港、空港的综合保税区;

这里将构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弥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性短板;

这里将为湖北高起点融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重要平台;

这里将为鄂州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引擎;

这里将见证一座城市的振兴!

这里就是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同步建设的鄂州市临空经济区!

“以城促产”,稳步扎实打基础

全球化经济时代,速度即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机场带动地区经济融入高端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随着越来越多的适空产业在机场周边聚集,一种新型城市应运而生:航空城。而依托货运枢纽机场获批设立的省级开发区——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正是全市致力打造航空城的支点。

早在2017年6月,鄂州市借鉴武汉通用产业园等大型综合项目的成功经验,委托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规划设计,将机场周边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视为“一个项目”:通过整体规划、综合设计,从设计阶段实现“一个乙方、一个平台、一套图纸”,有效规避传统模式下设计周期长、设计变更多、工程投资虚高、项目统筹难等缺点,为机场各项配套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也为临空经济区的高起点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年3月,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规划面积178.7平方公里,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的理念,构建“一港五区”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一港”即依托鄂州花湖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港,“五区”指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先进制造引领区、航空物流集聚区、综合服务创新区和生态基底保护区,最终建成航空货运特色鲜明、功能优势突出、高端产业集聚、公共服务高效、绿色生态宜居的临空经济区。

同年12月4日,鄂州市召开临空经济区成立暨体制移交工作大会;12月18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运行。同时,市、区两级出资成立鄂州临空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招商、投资、融资、开发、建设、运营为一身的市场化主体,由市政府委托临空经济区管理与运营。

针对起步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为最大化发挥好紧邻机场的区位优势、利用好有限土地资源,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自2020年2月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服人手少、资金短缺、要素保障不足等难题,一边防疫、防汛、创文、战贫,一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统筹策划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园区配套项目。

超前作为,攻坚克难。早在2019年7月筹备期间,领导班子即提出服务机场无障碍施工的工作目标。目前,核心区6000多户民房和22家企业拆迁全部完成,累计提前交地1.7万余亩,为机场工程建设节省了近1年建设工期和1亿多元拆迁成本。如今,在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之际,375万平方米的飞行区道面以及航站区、空管、航油码头、分拣中心等主体工程正全面铺开。

对标研究,系统规划。全区已初步形成了“十四五”时期“一港、两区、三园、四点、五横、六纵、七个强功能项目、八大产业集群、九项工作创新”的发展格局思路,这些去年陆续启建项目的总投资超过170亿元。

2020年6月,花马湖第二电排站6台机组成功运行,为迎战重大汛情,确保机场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初,作为连接鄂州主城区和临空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全长近5.2公里的吴楚大道(葛山大道—燕沙路)扩建工程通车;9月,选址临空经济区、总投资30余亿元的鄂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及临空经济区人民医院同时启建;12月22日,年初动工的临空招商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燕矶、杨叶两个安置小区,主要解决机场及周边产业园的拆迁群众的安置,目前一期已分房到户8000多户;机场高速、供水供电供气等其他各项工程都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的要求,将于2021年内陆续建成投用。

立足长远,产业谋划高起点

要把鄂州花湖机场打造成航空货运枢纽,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发展持续稳定的适空产业;二是有适合的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聚集的良好外部条件。围绕这些要求,鄂州花湖机场首先强调运力及开放的功能,而机场运力来自于适空产业提供货源从机场辐射的腹地大量运入。

考虑此次疫情对全货机、进口防疫物资等急缺的状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客改货、海关保税等功能也将有较大发展的需求,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选择临空偏好型主导产业聚焦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航空物流三大产业板块:

——智能制造产业(西产业园)主要是机场依赖型产业,重点以航空工业为主,包括飞机改装、维修、航材、飞机零部件。

——医疗健康产业(北产业园)重点是保税功能关联企业,包括基因、疫苗、血液、医疗器械、器官移植等。

——航空物流产业重点是机场依托型产业,关注货运、货代公司和仓储功能等。

再考虑综合保税功能类机场依附型产业,全区还将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保税仓储等项目。目前,围绕主导产业板块,正在跟踪洽谈新科宇航(STEA)、蔚蓝航校、华大基因、日邮物流、大道众采等28个拟入驻项目,意向总投资约400亿元。

经上述布局,最终将形成“八大产业集群”,主要包括:

飞机改装维修及零部件制造(MRO)——引进新科宇航、太古集团等与机场关联性较强的产业;

综合仓储物流及分拨——传统零售、医药、快递等物流分拨中心+分拣中心+转运中心;

高值生鲜农产品交易加工——鲜花交易+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

中部医疗供应链中心——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活体器官移植);

高端智能制造——光电子+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线下互动装置)+高端装备制造(AGV物流设备);

大数据及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分析+物流供应链管理;

快时尚零售及跨境电商——快时尚零售全产业链(Zara、h&m、ur)+跨境电子商务;

临空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高端中介服务+呼叫中心+金融结算中心。

2021年一季度,与顺丰集团通过PPP合作、总投资38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40亿的金龙机电智能制造项目将先后开工。全球最大的商用飞机维修服务商新科宇航已与顺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在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投资21.82亿元建飞机维修项目。还有中国移动5G智慧应用项目、方阵人力资源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已签约或正在推进中。

同时,协助省商务厅争取湖北自贸区向鄂州延伸,现已完成《鄂州花湖机场片区加入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拟将临空经济区的空港综合保税区、智能制造和航空物流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以及顺丰产业园均纳入扩区计划。

为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全区下一步将针对招商引资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研究出台《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促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落地的实施办法(试行)》,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产业基金、人才服务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扩充招商专班人员,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强化人员产业政策、招商知识的学习,通过集中培训、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提高招商专班业务能力和水平;

利用网络平台、招商推介活动、外出考察等渠道,对外充分宣传展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交通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拟与合伙人成立鄂州临空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20亿元,通过“母基金+直投+专项基金”的方式,实现杠杆效应,吸引总规模不少于100亿元项目群落地,以基金为抓手推动重点产业体系招商。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7.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6.2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亿元,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57元;通过产业发展和导入,提供10万人的就业岗位,全区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

战略定位

探索创新空港城市的产业发展模式,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依托物流和航空大数据,建设全球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

依托货运机场,建设“中国血库”、中部医疗供应链中心、国内活体器官移植中心。

以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为终极目标,通过具有前瞻性的口岸设施及开放平台建设和体系化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打造“国内最优,对标国际”的贸易便利化改革示范区。

打造“空、水、公、铁”多式联运国家级示范区。

无缝对接的立体交通,来往便利的投资贸易,高效贴心的营商环境,绿色智慧的城市生活,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依托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一座航空新城正如嫩芽破土而出,茁壮生长。

东经114°,北纬30°,这里是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这里是点燃创业创新激情的空港新城,这里是追逐宜居宜业梦想的田园都市,这里是中国通向世界的“空中丝路”新起点!

鄂州出发,通达世界。

图文策划:鄂州市临空经济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