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饶扬灿
通讯员 郭军
“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和21%。”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上年度亮眼的旅游成绩单。竹溪地处鄂渝陕交界秦巴腹地,去年在疫情、汛情双重考验下,如何实现旅游经济逆势上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探访。闻着茶香,寻找诗与远方1月20日,顺着蜿蜒的沥青路,记者驱车至龙王垭峰山顶,连片墨绿的茶园跃入眼帘。“进入茶园,别有韵味。”竹溪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承君笑着介绍,公司旗下的龙王垭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已有2万多亩茶园,如今既是茶叶基地又是4A景区。拥有60多年历史的老茶场,“龙王垭”是中国驰名商标,获得过诸多荣誉,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为何还做起了旅游?“刚开始小打小闹,后在旅游部门的引导下,越做越有劲。”郭承君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休闲养生山庄、陆羽文化广场、茶叶生产体验车间、露营基地等,茶山变景区,游客蜂拥而至。漫步茶园,山峦叠嶂,雾气霭霭中,茶叶飘香,一步一景。“游客的到来,让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郭承君透露,去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茶品种也从做旅游之前的40种增加到150多种。茶场做旅游,让龙王垭茶业销售量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去年产值2亿多元。其中,现场买茶金额就达300万元,住宿餐饮每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尝到甜头的龙王垭茶业早已从被动做旅游到主动做旅游。“未来还想打造5A景区。”郭承君说。近年来,竹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农旅、林旅、文旅、茶旅、药旅等“十旅融合”,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4A级景区、50多个乡村旅游点、300多家星级农家乐,成为第二届中国候鸟旅居县、成功登上“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走近桃花,品味老家味道竹溪河九曲十八弯,蜿蜒到谷中汇出一汪宽阔的水面,水中拥着一方半岛名为桃花岛。走进桃花岛夯土小镇的山门,但见夯土建筑拔地而起,仿佛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木质栅栏、竹编灯笼、斑驳石磨衬托着夯土墙,几棵古树佝偻着腰,青石板路向远方延伸……在石磨坊博物馆,身着蓝布衫、腰系红褥带的工作人员,伴着“哟哈嗨呀”铿锵的号子声,合力推动一根粗壮的木杆,“哐当”一声撞向木榨的楔子,香油从古木榨下汩汩而出……重庆巫溪游客何香被吸引得驻足观赏,情不自禁地购买了两瓶香油。“看见各种泥塑造型,还有夯土民居,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非常亲切,这里的生态产品让人放心。这趟我订购了1万元的腊肉、蜜蜂等竹溪特产。”何香说。“没想到当了一辈子农民,老了在家口景区还能找到工作,拿上稳定工资,过上舒坦日子。”撞榨演示后,67岁的水坪镇向家汇村村民李玉新高兴地说,“去年五一桃花岛开业,就来上班,既活络了筋骨,每月还能挣两三千块钱工资。”岛上高端民宿、特色小吃、酒吧书吧等旅游业态琳琅满目,陶艺、茶艺、漆艺、农艺、山二黄等地域特色文化互动体验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富了村民。去年以来共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亿元。竹溪文旅投公司负责人曾翔介绍,去年该县新建旅游公路100余公里,新建旅游厕所15座,新修游步绿道150余公里,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累计在建文旅产业项目20余个、总投资70亿元。“竹溪将依托绿色资源,不断挖掘‘药材宝库’资源,健全‘医药养食游健’产业链,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加快国际漆艺村、贡茶小镇、武陵湖度假营、武陵古街、山泉溪舍森林康养基地等文旅康养项目建设,让‘全域景观、诗意田园’中国候鸟旅居县的品牌越来越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