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涵盖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流通和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疫情发生以来,这个与“生命”休戚相关的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也迎来全新机遇。作为身处疫情中心武汉的城市商业银行,汉口银行一如既往,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护佑幸福之城。金融抗疫“争分夺秒”疫情发生后,各大医院、医疗机构防疫物资、医疗药品需求激增。企业采购资金不够,怎么办?汉口银行第一时间响应,对重点保障企业应贷即贷,采取“线上审批+线下服务”的模式,高效审批放款。为保障疫情期间医用物资供应,远大医药(中国)公司、国药集团上下整合内部各类资源,全力支持抗疫。汉口银行充分利用好专项再贷款等惠企政策,为其发放人行再贷款1.5亿元,为国药子公司发放贷款超5000万元。武汉新新海健康科技公司主要生产全自动红外体温监测仪、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等防疫相关设备。疫情期间,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紧缺。汉口银行为其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为企业发放抗疫专项再贷款200万,以解燃眉之急。湖北宝仕康药业公司为保障84消毒液市场供应,面临原材料采购资金压力。汉口银行采取上门服务、实地调查、事前承诺、事后补充相关材料的方式,一天内完成授信审批申请,半天内授信、放款150万元。向九州通集团投放人行专项再贷款4亿元、以应收账款循环质押等方式为人福医药和重庆医药紧急解决1487万元抗疫资金缺口……在金融抗疫战场上,汉口银行加大专项再贷款信贷支持,全力保障一线应急金融需求。90亿元助大健康产业复苏复工复产以来,汉口银行与武汉市招才局联合推出“人才抗疫贷”
专属融资服务,为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赛维尔生物科技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提供100万至1000万元免抵押担保贷款。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智慧医药平台,疫情发生后,负责保障民用市场口罩供应,并与阿里、腾讯、华为等公司共同入选工信部疫情防控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汉口银行通过线上审批、精简流程,使企业快速获批5000万元授信额度。推动武汉大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对疫后重振意义重大。汉口银行一如既往将医疗大健康产业作为金融支持重点,用活用好政策、强化平台支撑、创新服务产品,促进医药、医疗等业态发展,助力打造“健康之城”“幸福之城”。复工复产以来,该行抓投放时效、抓产品创新、抓资金汇划,多措并举支持大健康相关产业。平均提款时效提升71%,为武汉市七医院等医疗单位快速支付采购款、工程款、医保资金、日常结算备付资金超700亿元。今年1月至10月末,汉口银行累计信贷投放近2000亿元,为企业累计发放防疫专项贷款近50亿元;为百余户医疗卫生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助力疫情防控,大健康板块实现纾困贷款余额近90亿元,同比增加9.6亿元,信贷客户304户,同比增加76户,信贷和客户规模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投贷联动帮企业“长大”汉口银行多年前就结缘大健康产业。璟泓科技是一家致力于诊断试剂、保健品等生物类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的生物医药公司。2011年,企业完成一项拳头产品研发,急需资金发放核心团队的奖金,但由于未取得生产注册证号,无法投入市场。没有收入,又没有固定资产等有效担保手段,借贷无门。创始人将个人资产全部变卖投入公司运营后,抱着尝试的心态向汉口银行提出融资申请。该行以企业核心专利作为抵押,发放100万元贷款,打开销售局面。2012年,璟泓科技销售收入2615万元,净利润196万元,首次扭负为正。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同时,汉口银行持续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利用科技金融优势,向企业推荐多家风投机构、券商,将其引至资本市场,2013年,璟泓科技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汉口银行获批投贷联动试点,璟泓科技作为首批备投企业名单。通过“引资+引智”的方式,汉口银行为璟泓科技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财务顾问、上市辅导、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其迅速迈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实现净利润4000余万元,并启动上市计划。2017年,武汉默联股份实现营收8000万元、净利润1000万元,市值7.2亿元,较成立之初的1000万元增长70余倍。可2013年,该企业却求贷无门。当年,汉口银行发放300万元的保证保险贷款,帮助其起飞,后又积极引荐省高投、天风证券等省内知名投资机构,向企业提供风投资金5000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