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春
通讯员
郑杨编者按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吸纳大量社会就业,也是大企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相对不强,不少中小微企业也容易受到各种冲击。复工复产中,中小微企业如何迅速恢复元气?如何迎难而上、创新求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深入一线,探访一些中小微企业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堵点,克难奋进、闯出新生机的故事。4月16日,在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318国道旁,一辆箱式货车从武汉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驶出,把最新下线的一车液晶金属背板送往10公里外的武汉冠捷工厂,装配到最新款液晶显示器、电视机上。这样的货车一天要往返6次,每天运出大约2万套液晶金属背板。复工一个月后,这家从事电子产品五金件制造的企业,已经进入100%满负荷生产状态。满负荷运转,员工规模超去年经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入厂区。生产车间里机器欢快地运转着,机械臂灵巧精准操作,带着口罩的工人值守在流水线旁。一块块普通的镀锌钢板在自动化背板生产线上,经过拉伸、切边、冲压、攻丝等工序后,不一会儿就会变为一件成品。一分钟时间里,3条这样的生产线就可以下线15件成品背板。3月11日,武汉市蔡甸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名单,作为蔡甸区支柱企业武汉冠捷的上游配套企业之一,武汉博联科技位列其中。员工分散在武汉周边地区,到武汉的交通尚未恢复,工人如何到岗是一道难题。公司与员工逐一联系,确定返岗人员名单。然后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道通过大巴车,前往随州、安陆、红安、仙桃等地点对点接回返岗员工。3月15日,武汉博联科技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同日复工。一手抓快速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精准防控。武汉博联科技为全体员工进行病毒抗体检测,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同时严格厂区人员进出管理,每天保持两次厂区消杀。上下班路途较远的员工,公司一律提供免费食宿,进行封闭式管理。为了保证复工后满负荷运转,公司又新招了部分员工,目前达到180人,超过去年规模。“没想到,今年工人招聘明显比去年更容易,在公司门口摆放招聘广告牌,马上就有人前来登记报名,很快就招满了。”武汉博联科技总经理丁友好说。享政策红利,上马新生产线车间里,一条新的液晶背板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装配中,预计5月中旬可以试运转,将增加20%左右的产能。上马新生产线,是为了早日夺回损失的时间。目前,公司上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1月至6月订单量比去年同期还略有增长,增幅约10%。停工两个月,公司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复工复产之际,原材料、物流等价格上涨,同时还需要投资新生产线,公司面临资金困境。企业正在想办法时,银行贷款送上了门,而且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响应金融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号召,中国银行武昌支行得知公司有资金缺口后,立即成立融资服务对接团队,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仅用一天时间,高效完成贷款资料收集和线上审批发放工作。“政府、银行合力支持,我们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3月16日,在企业复工复产第二天,中国银行就将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时发放到位,贷款利率比去年下降了10%左右。中行客户经理表示,还可以根据公司需求随时追加200万元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此外,有关政府部门正与公司对接,公司有望得到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获得一定额度财政贴息贷款。“去年产值8400万元,今年肯定会超过去年,我们有这个信心。”丁友好说,员工加班加点,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很快就会把失去的两个月时间夺回来。2020-04-23
00:00:00:0——中小微复产一线行之一2709710http://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004/23/content_27097.htmlcontent_27097.html15武汉博联
今年产值肯定超去年/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