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艺
水墨画被称为国画,有十分悠久的传统,以尚全求稳著称,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要突破传统是相当困难的。而西方艺术却求奇尚变,如同放礼花,一朵破灭了再放一朵,力求在颠覆中确立自我。综观毛宗泽的水墨人物写生,我们既可看到他对传统的继承弘扬,又可发现他对创新求变的不懈追求。
毛宗泽运用了一种独特鲜活的水墨艺术语言,在人物意象之间,运笔横纵,墨色浓淡,都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和灵动的生活意趣。一方面,他用笔的节奏和图案的平面重复,宛如江南烟波,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呼吸的律动,如其作品《唐代仕女图》《游春图》,就承接了唐代仕女画端庄华丽、雍容典雅的传统,借鉴了张萱、周昉等名家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他又继承和发扬了蒙德里安、马蒂斯等西方大师把颜色块面分割,让用笔的节奏和笔触成为绘画语言一部分的鲜明特色,有耐人寻味的情感体验,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性“都市水墨”内涵。
从魏晋时期开始,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女性之美,开始获得了独立的价值和表现。这一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流行“抱腰”和“步摇”,走起路来衣袂飘飘,环佩叮当,进一步夸大了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在艺术表现上也获得了“炫”的效果。毛宗泽笔下的女性人物以丰腴为美,灵动为炫,就是借鉴了敦煌壁画的某种梦乡般的想象,也有魏晋玄学与艺术的某种关联。其女性题材的《华样年华》、《美在其中》、《春和景明》等作品,刻意放大了女性苏醒意识,契合了阮籍所喻指的“微妙无形、寂寞无听,然后乃可以睹窈窕而淑清”的女性审美和精神自由。
毛宗泽的创新求变,显然与他原先画油画有关,深谙以现实物质为中心来表现物体的量感、质感、空间感,因此,其山水画便具有印象山水的审美意义。中国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即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是多视角抒发画家主观的“旨趣”、“气韵”和“境界”。毛宗泽的水墨画作品所体现出的“元素”则是一个“集合体”,既有现代绘画的各种旨趣,也有当代水墨人物画转换过程中的一些图形样式,不仅具有传统文人画的陈述语汇,并借鉴一些民间绘画符号;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西方波普艺术乃至当代艺术的荒诞手法,常常铺陈一些场景化的道具和点缀。这些“元素”都被毛宗泽“腾挪”并统一到一个缤纷而繁密的画面结构中,形成了他水墨画作品典型的后现代式绘画景观和“性梦”。
毛宗泽善于接收西方的新方法和新观念,尤其是埃德瓦·蒙克式的表现主义,但立足点仍然是中国传统。他的水墨画作品,如《待秋》《后花园记》《虞美庭》《春梦暗随》《畔疏》《夏日晨韵》等,就是对传统的致敬。其水墨作品《梦绕天池》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金奖,充分证明了他对后现代性水墨艺术的生动实践和精准把握,从而制造出一些新的叙事内容,拓宽了其脱胎于写实主义的艺术视野。所以,在毛宗泽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续承,同时也看到了他对传统的颠覆。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矛盾,正是艺术何为艺术的永恒魅力所在,艺术家必须对时代的挑战作出反应,也会对“有限的存在与无限的虚无之间的冲突”进行规避。
新世纪初十年间,毛宗泽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布新疆、西藏、贵州的山川和村镇,是一个赤诚的“艺术驴友”和实践者。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如此评价:“毛宗泽提倡写生现场的重要性,却又不单纯复制场景,画作能引导观众思考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格局,很有艺术的感染力。”总之,毛宗泽强烈的艺术变革精神是根植于传统的,但他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当下现实的哲学追问,却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境界和立场。在笔墨的狂欢和收敛之间,在对新时代的艺术梳理和把握之间,显示着他紧跟时代、讴歌时代的情怀和担当。正如其言:“艺术虽是小道,匠其行为,便成无道,山水画的发展,只有再收拾初心,心法自然,天人合一,乐在溪山江湖之中,澄怀味象,墨随时代,是为自己的山水观。”于是,他就在江南的山水间消弭了一种时代的焦虑,谱写出一曲彩墨与人生和谐而奏的交响乐章。
2020-01-27
00:00:00:0——简论毛宗泽水墨绘画1927310http://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001/27/content_19273.htmlcontent_19273.html15澄怀味象
墨随时代/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