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统计工作中用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2022年0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朱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从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入宁岗、寻乌、兴国等地开展细致全面的实地调查,到延安时期中央决定设立调查研究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1961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施两次大规模集中调研,再到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调研中认清实际、剖析问题、探求规律,在调研中孕育思想、谋划决策、形成举措,以调研实践推动历史性变革。

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上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统计调查直接“点对点”面向调查对象获取源头数据,是特别的调查研究。党领导的统计调查在苏区调查实践中新生萌芽,铸就了“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精神品格,并在探索发展、砥砺奋进、开创新局中传承了红色基因,凝结着奋斗精神。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重大部署,统计职能作用发挥空间广阔,统计事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但也存在数据质量基础尚不牢固、管理体制有待创新等薄弱环节,亟须通过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来破题破局。知史力行、鉴往知来,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既是秉承统计调查根和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统计能力的基本遵循,更是关系事业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开展调查研究的智慧和力量,既是全省统计系统学好用好党史的政治任务,也是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湖北正在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全省统计工作者应扎牢统计之根、传承调查之魂,坚持用活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切实履职尽责,服务发展大局。

用活用好这一传家宝,需要克服错误思想倾向

新时代新情况对统计干部能力水平提出了新挑战,但在统计实际中也存在与新挑战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同志自以为学历高、经验多,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是对的,在统计体制机制完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统计生产方式变革、统计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任务推进中,总是凭经验、靠感觉,习惯老套路、老打法,对新理念、新知识、新事物不敏感、不接受,甚至在调研时先入为主。国家统计方法制度、国家制定的普查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贯彻落实工作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可有的地方不管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缺乏深入调研打基础,就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工作看起来风风火火,实际上执行国家统计方法制度走了弯路,效果并不好。统计科学研究、经济理论创见、专家学者研判等,对于提升统计工作效能、做好经济监测分析发挥着指引导向作用。但有些同志缺乏主见、随波逐流,一味地照单全收、听风就是雨,丢掉了结合实际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根源就在于调查研究不扎实,实际情况吃不透,理论结合实际不贴切。统计现代化改革越是往纵深推进,越要把调查研究贯穿到统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用活用好这一传家宝,需要深耕统计主责主业

继续推进一套表联网直报,积极组织经济活动单位“进规纳限”,有序推进农村统计联网直报,主动争取业务主管部门支持配合,实现应统尽统。加强“四上”单位调查名录管理,做好部门协作和专业间衔接沟通,实时变更信息,加强报表数据审核,及时维护更新反映变化。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手持电子终端等设备,实现采集数据直报。扎实做好抽样调查,严格执行国家抽样调查方案,做好样本轮换,完善抽样方法,提高抽样精度。压实基层统计机构工作责任,加强入户调查和现场核实,指导基层加强样本单位统计基础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适时采用总体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个体户开展抽样调查。深入开展现场调查,对数据明显异动的企业(项目)开展实地核查,直接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企业经营场所调查情况,避免“键对键”完全替代“面对面”。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加快推进遥感信息、大型电商调查数据、部门行政记录等大数据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完善统计业务应用体系,整合统计联网直报系统,以联网直报和移动采集为手段,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处理全流程在线化。

用活用好这一传家宝,需要锤炼严实过硬作风

着眼解决问题。聚焦宏观经济运行、重点发展领域、统计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好典型对象,用更多精力“解剖麻雀”。全力纠正重数据轻分析、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通过深入比较分析、反复推敲论证、形成理性认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系统研究、务实推进,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良谋善策,转化为推进统计事业发展的务实举措。力戒形式主义。决不可走过场、搞形式,不能为调研而调研,要防止临近考核时间节点的突击下乡、“作秀”调研,切实加强统筹,做到不扎堆、不扰民、不搞一窝蜂。不能调而不研、不讲落实,停留在企业车间待了、真实情况看了、基层声音听了,但后续跟进没了。撰写调研报告时,要杜绝描述问题大而化之、分析问题抓不到点上、对策建议不着边际等现象。讲求客观严谨,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数据信息,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尊重事实、剖析关系、揭示规律,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干预真实统计调查的行为。认真对待每一项调查,细致填写每一张报表,着力核准每一个数据,在数据采集、审核、处理、汇总、上报等各个环节,在调查研究谋划、实施、总结等各个方面都求准求实。

用活用好这一传家宝,需要经常化制度化推动

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统计决策全过程,该通过什么调研程序决策的事项,就要严格执行相关调研程序,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坚决反对不做调研就乱出主意、乱做决策的“拍脑袋式”行为。对统计体制机制改革、大型普查调查推进、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等重大事项,应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机关领导干部调研制度,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或者积极“请进来”,深入调查对象、统计用户、县乡统计人员,与他们打成一片,摸清基层统计工作、企业生产经营、宏观经济运行等实际情况。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拿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积极结合分管工作主持重大课题研究,拿出对全局工作有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从事专业统计的同志要聚焦突出问题,灵活机动开展专题调研,在推动相关问题解决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发挥关键性作用。统计数据质量联系点制度,经验证明,这既是防止我们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到”,经常关心联系点企业,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更好更多地直接了解统计调查对象和基层干部群众所思所盼。

(作者系湖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