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心学党史帮残助残办实事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多一分力量!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连日来,湖北省残联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邀请革命烈士后代董绍壬、残疾人典型宋忠桥等人,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开创工作新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用心学党史,真心办实事。聚焦“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全省残疾人工作者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奋力推进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湖北省残联康复医院建设,常态化帮扶筑牢防返贫底线,以实际行动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建成运营——“辅具适配是关系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5月16日,位于武汉的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正式挂牌投入使用。12层大楼,集辅具高素质人才建设、产品集散、研发和适配服务于一体,是全国六大国家辅具区域中心之一。新建成的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立足于打造华中区域残疾人辅具文化宣传中心、华中区域辅具适配服务中心、华中区域辅具展示信息中心、华中区域康复辅具技术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假肢矫形器技术区域中心、华中区域残疾人辅具产业促进中心6大功能。该中心全面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在推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学党史、办实事。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推进残疾人辅具事业发展,时间是最好的见证——去年6月23日,湖北省残疾人辅具资源中心与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签约,共建国家假肢矫形器技术区域中心。今年4月12日,省残疾人辅具资源中心正式入驻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创建)大楼。5月16日,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将走进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联合中国残疾人辅具中心、湖北省残疾人辅具资源中心举办“康复辅具产业华中地区对接交流会”。一个个惠及残疾人民生的项目加速落地。“党史学习教育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湖北省残疾人辅具资源中心主任徐明辉说,辅具适配是关系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将有效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将在促进康复辅具文化宣传、适配服务、人才培养、产业促进等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中心的指导、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辅具适配,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近年来,全省各级残联出台政策、开展系列活动,共助残疾人辅具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连续举办两届“仁爱家和杯”残疾人辅具创新设计大赛,吸引公益助残,引导参赛作品从创新进入产业链;举办国际老年健康产业暨康复辅具博览会,搭建辅具交流合作平台,展现国内外产业发展态势;孝感实施《孝感市残疾人基本辅具适配补贴制度》,对购买辅具的残疾人实行补贴。湖北省残联康复医院挂牌使用——打造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示范窗口在全省380万残疾人中,有各类康复需求的占72.28%,多达274.7万人。5月16日,湖北省残联康复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医院由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开办,是全面加强我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又一重要平台。该院正式运营后,将作为全省残联系统的康复治疗技术资源中心,承担康复技术指导与培训、人才培养、残疾鉴定、康复评估、信息咨询、科研教学、新技术开发、残疾预防科普教育等职能。以体系建设、机构设置为依托,新建成的湖北省残联康复医院将打造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全面推动全省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医疗康复。该院设有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等亚专科,为全省残联系统残疾预防、儿童教育康复、成人职业康复、各类康复工程、全面社区康复提供医疗支撑。开展教育康复。该院将对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等问题提供评定、康复、教育等服务。推动行业发展。该院将协同湖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开展康复学术活动、康复技术研究;进行各类康复专业人才的培训,推广残疾人康复新理论、新技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与省级相关标准的制定,推动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鲁佳萍介绍,医院将按照“三步走”思路,前期主抓康复、兼顾医疗,中期做强康复、提升医疗,最后康复、医疗全部做强、相得益彰,打造成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口素质、保障残疾儿童生存与发展权利,保障残疾人成为全省各级残联学党史、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干实事的重要内容。促进残疾儿童精准康复,全省各地在行动。武汉明确各残疾类别儿童均可享受精准康复服务,对儿童年龄放宽到14岁,对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最高补贴2.2万元/人;鄂州对在市内定点康复机构康复的0岁至6岁残疾儿童给予定额门诊保障费900元/人/年;仙桃、天门、潜江对在本地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另外补贴400元/人/月。助残日系列活动(节选)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围绕“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主题,全省各地将开展系列活动。全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安排,将在全省开展助残1+N系列活动。“1”是启动湖北省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包括国家辅具华中区域中心、湖北省残联康复医院挂牌投入使用等。N个系列活动为:①成立湖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②启动“关爱我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助残服务项目大赛。③举办家庭医生培训班,推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水平提升。④宣传《伴我远行》励志影片,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⑤开展康复专项服务项目,为截肢儿童适配安装假肢。⑥组织举办省残联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新时代我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市州1.武汉为30家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授牌,聘请“无障碍市民观察员”,宣布成立“武汉市无障碍宣讲团”;举办“精准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武汉市第十五期脊髓损伤生活重建训练营。2.襄阳开展“英雄为我讲党史我为英雄送辅具”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农机创业路自强借东风”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3.宜昌开展“辅具进万家,康复助我行”活动;举办残疾人就业网络直播招聘会。4.黄石组织残疾人工作者开展以“讲初心感党恩办实事”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5.十堰开展残疾人文化下基层活动;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6.荆州开展以“学党史庆百年展风采”为主题的公益宣讲演出活动。7.荆门上线党风政风热线,与残疾群众直接对话,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建议。8.鄂州开展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暨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9.孝感开展2021年度残疾人假肢免费适配活动。10.黄冈开展“我学、我讲、我写、我唱、我拍”活动,组织专题学习、红色故事宣讲、主题征文评选、红色歌曲传唱、微视频(快闪)摄影创作等;推进残疾人评残办证零费用。11.咸宁举办“助残脱贫、就业解困”2021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举办“洁净家园、爱心助残”活动。12.随州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少年儿童家庭,解决就近就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组织残疾人体验组,围绕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区开展体验活动。13.恩施组织评残专家持续开展上门评残、上门办证服务,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易返贫致贫残疾人走访。14.仙桃启动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推动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优惠政策落实落细。15.天门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为低视力残疾人进行眼健康筛查。16.潜江邀请医护给残疾人免费体检。17.神农架林区开展“送证上门”服务;开展辅具介绍、配发工作。精准监测、常态帮扶,筑牢防止返贫底线——“残联提供农用机械帮我自主就业”“残联不久前为我们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如今又提供农用机械帮我自主就业,让我对未来有信心。”5月14日,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刘李湾村肢体残疾人陈传庆正开着插秧机在水稻田里劳作。这是襄州区残联联合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尖兵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的“农机创业路自强借东风”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当地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可优惠购置或租赁农用机械。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全省各级残联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紧盯易返贫致贫残疾人重点群体,精准监测、常态帮扶,扎实推进残疾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纳入中心大局,稳定工作机制。将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残疾人托养照护等写入《湖北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督导各级残联将残疾人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纳入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推进;部门间横向协作,试点县市区探索建立防贫专门机构,监测帮扶“一窗办理”。科学锁定对象,落实精准监测。督导县市区残联推进党委政府对残疾人重点扩面监测;采取大数据比对及县包镇、镇包村、村包户方式,常态化开展监测对象走访排查工作;建立一人一档清单台账,突出返贫致贫风险、生产生活、收入支出、帮扶措施等重点内容。目前,我省纳入监测的残疾人有2.99万人,占全省监测人口总数的16.27%。衔接乡村振兴,健全帮扶体系。建立两项补贴提标和动态调整机制,将残疾人技能培训纳入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新帮扶手段,联合保险公司为低收入残疾人购买防贫保险,设立“残疾人农机创业就业专项发展基金”,探索设置“防贫创业基金”;通过县级产业园区集中安残、镇级扶贫车间稳定就业、村级微工厂灵活就业、电商居家就业等方式,以政策保障、鼓励残疾人自强就业创业。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保障服务。锲而不舍推进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加大无障碍改造进党群服务中心、进厂房园区、进残疾人家庭“三进”工作力度,清单式落实基本康复、辅具适配等服务,通过机能康复、功能代偿等恢复残疾人劳动能力,以康复提能力、助就业创业。质胜于华,行胜于言。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陶慧芬说:“全省残联系统党员干部将在实践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进一步创新举措、夯实基础、优化服务,全力防返贫、助发展,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