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催生新生代农民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刘建平

踏上直播电商快车,一批新生代农民应运而生。

去年10月28日,通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幕阜山(通城)电商村、“集客魔方”网红直播基地启动,网红直播电商在通城“火”了起来。截至今年4月,全县在册网红主播有328人。

五一期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到通城采访了部分网络主播。

“鸿旺”鞋是什么鞋,哪里产的?这个不知名的产品在主播“轩轩”的视频账户里,是粉丝们的名牌。

幕阜山(通城)电商村,鸿旺鞋业店外,一架主播手机前,今年35岁的“轩轩”正在直播销售各式“鸿旺”运动鞋。

“轩轩”叫宋新春,她初中毕业后到广东做销售,当过服装店长,与丈夫在老家通城马港镇建了三层小样楼。疫情打乱了一切,她呆在家里试着玩抖音,一条“有86年的吗,你们都过得好吗”抖音自拍,点赞达48.3万个,粉丝从90人一下上涨到7000人。

去年3月5日,一名老板请她带货销售零食。当时她纠结了一下,“带货需要大量活跃粉丝,自己不是网红,也没有网红脸,接不接?”试试看吧,没想到当天还赚了一些钱,她非常开心。

去年通城县出台培养网红的政策,激励她做起专业主播。今年1月,受“鸿旺”鞋业邀请,她到店里直播带货。每天下午1点开播,一般少则3小时,多则5小时。

在该店室内的直播室,主播方大放正对着手机放声歌唱,一首首极富节奏感的歌曲让他收获点赞不断。偶尔,他在镜头前卖力吆喝:“现在是活动时间,下单优惠多多……”

方大放也是通城人,曾做过业余歌手,今年过年后入驻鸿旺,帮助线上带货,他主要负责用娱乐吸引人气。他与轩轩两人一个专业带货,一个娱乐造势,名不见经传的“鸿旺”鞋渐渐红了起来。

鸿旺鞋业负责人卢里良说,他返乡后租用大坪乡易畈村扶贫微工厂创业,主要生产沙滩鞋和凉拖鞋,去年疫情后生产拓展运动鞋。受通城县政府引导,今年1月2日落脚电商村,走上直播电商之路,“今年直播销售了3000多双,共60多万元。”

四个月卖出三千多双鞋

专业公司培训直播网红

“集客魔方”网红直播基地的9间直播间里,主播、助播不停忙碌着。除了销售通城土特产,主播王玲俐还直播销售重量级的货物:金属模具。

王玲俐是大坪乡人,曾在武汉做贸易公司,销售有色金属和模具。受疫情影响,她关掉武汉的门店。去年9月,她回到家乡学习直播,10月28日到集客魔方做了第一场直播带货。一上场,许多人还不知道通城在哪,她先向网友们推荐家乡,没想到吸引了不少粉丝。

更没想到,直播带货效果那么好。当天销售了麦市干子、紫苏酱等,达4万多元。此后,她每天下午1点准时直播,唱歌、讲故事、带货。去年腊月,她销售通城的年货大礼包,一周时间卖了7万多元。

直播过程中,她捡起自己熟悉的业务,直播销售有色金属和金属模具,效果也不错。她说:“我还要学习更多直播技巧,支持家乡发展电商!”

“小县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集客魔方负责人曾子敬说,电商形式不断更迭,通城县虽地处三省交界,相对偏远,但近几年交通发生根本性改变,该县将“商贸富县”作为发展方向之一,鼓励直播电商产业,每年会给予补贴等优惠政策。受通城县政府邀请,该公司到通城县万雅国际商贸城打造网红培训基地,现已培训四批,总共200多人。

一年网络零售六个亿

黑仔,是通城直播带货“一哥”。

黑仔叫吴建,今年41岁,是通城县隽水镇人,他是土生土长的“网红”。2017年11月14日,他通过快手发布了第一个视频,沧桑悲凉的《一壶老酒》引来121.1万播放量、2.5万点赞,粉丝上涨到229.6万人。

“我是一个农民,就将最真实的展现给粉丝!”吴建介绍,他一边种地,一边做婚庆,这让他在镜头面前表演游刃有余。2018年入驻抖音,最高播放量达7920万、点赞280万。当时以娱乐为主,偶尔做些小广告。

“粉丝说了算!”吴建说,隔着手机屏,说得再好也没有用,粉丝认可才行。为保证粉丝的权益,商家请他带货得先交5万至10万元保证金,每次带货,他也要亲自去试试产品好不好。

去年“双十一”,他帮助带货销售衣服,平均一场卖了150万元。除了衣服,还有通城茶油、麦市干子等特产。他说,现在有一支20人的团队,运营多个账号。“以前是花钱请人帮忙拍摄,现在别人想来得交报名费。当年说我是‘疯子’的人,现在说‘来得太晚了!’”

许多粉丝慕名而来,其中,他带的6名通城本地人已可独立开播。“分享共赢,才会走得更远。”

目前,通城县已打通县、乡、村的物流服务网络,11个乡镇124个村物流快递服务点,上行价格降至4到8元,这将有利于地方直播电商发展。

县商务局统计,2020年全县网络零售额6.27亿元,同比增长3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