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省35人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4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他们在抗疫前线

勇担当

——

无畏逆行,舍生忘死写大爱农民工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生力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有力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民工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重大举措。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日前,为表彰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建设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做的贡献,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先进集体表彰活动,我省张新河等35人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恩施州劳动保障监察局等4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受到表彰的优秀农民工,是我省农民工的杰出代表,既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逆行者,也有产业升级的技术中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为我省农民工树立了榜样。从省人社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把农民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每年为农民工办实事,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工就业创业稳定发展、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通过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颁布实施《湖北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我省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人数、金额连年下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市民化也取得积极进展。5年来全省有536万农业人口到城镇落户,目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超过45万人,其中93.6%在公办学校就读;我省农民工平等享受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省各地普遍组织开展春节慰问、返乡专列、农民工子女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关爱帮扶活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省人社厅呼吁向先进榜样学习,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中更好地发挥农民工作用,为我省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贡献。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畏逆行,从农村来到城市,坚守在工地上、餐厅里、接人送物的路上,默默无闻。中建三局一公司的水电工钟欣欣,本在新洲老家过年,得知雷神山医院建设缺少人手,立马叫上父亲钟银望和弟弟钟巍巍,义无反顾踏上参建征程。“医院早点建成,病人就能早点住进来,能多做一点是一点。”“再难也要干!”他开启“救火队长”模式,带领20余人的班组奋战在隔离病房、医技楼等重点区域。他们所在的室外电团队,创造了10天点亮雷神山的奇迹。雷神山建成后,钟欣欣又主动请缨,留下从事运维工作。2月15日,负压隔离病房里的负压阀门出现问题,需要马上进入病房内抢修。钟欣欣决定第一个上,在里面一干就是8个小时。每次遇到检修任务,他总是“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4次进入病房。在火神山建设现场,有一名来自汉阳市政的建筑工人,名叫葛祥。他与钟欣欣一样,都是逆行出征的农民工,在建设现场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一分钟也不愿耽误。火神山建设完成后,葛祥又主动请战加入方舱医院物资筹备小组。物资采购困难重重,为了找材料,他一天至少18个小时都在路上,一家一家上门找,一趟一趟自己运。他朴实地说,危难之中,自己能贡献的只有这微薄的力量。在抗疫之中,在我省农民工群体中,像钟欣欣、葛祥这样的“微光”还有很多。吴恒清,武汉东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关山店厨师长。去年大年初二,他得知医护人员吃不好饭,需要志愿者帮助,便主动站出来,组织人员每天制作6000多份盒饭,忙起来一天只睡3、4个小时,一干就是3个月。即使累到拿勺子的手不停发抖,他仍然坚守在灶台前,只为让医护人员吃上可口的饭菜。回顾艰苦卓绝的疫情阻击战,湖北的农民工群体,闪耀着勤劳、智慧的璀璨光芒。他们是战贫路上

领头雁

——

勤劳致富,心怀感恩泽乡邻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回顾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在我省的农民工群体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不仅是勤劳致富的“奋斗者”,也是脱贫路上的“领头雁”。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脱贫,再到带领姐妹们一起追梦,恩施土家族女农民工向成桂在追梦路上摸索前行,步步嬗变。因拥有一头天生白发,向成桂被大家称为“白发幺妹儿”。2007年,她嫁到恩施市舞阳办事处七里坪村,丈夫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是天天过紧巴日子呢?还是靠勤劳改变命运?向成桂选择了后者。拼,绝不向命运低头。她找了份家政工作,帮人打扫卫生,到了晚上,就学习育婴知识。2016年,她取得高级家政服务师证书,2017年,又取得高级保育员、高级育婴师证书。靠着勤劳的双手,向成桂逐渐脱贫,她积极回馈社会,帮助一些像她当初一样的贫困姐妹。在当地人社和妇联等部门的支持下,向成桂在当地举办了300多场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月嫂、育儿嫂、保洁和老年护理等专业技能知识。看着一个个姐妹通过学习技能摆脱贫困,向成桂干劲更足。她发动所在的公司参与“雨露计划”育婴师培训专班活动,吸纳所有考核合格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截至2020年6月,在她的帮助下,共有1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其中近30人被评为“金牌月嫂”,年收入10万元以上。从贫困户到带领姐妹们致富的“领头雁”,向成桂在追梦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诠释着一个优秀农民工的奋斗与担当。安陆市李店镇大赵村的严成少,与向成桂也有类似的经历。1988年,严成少拖家带口到武汉谋生,以收废品为主业。2004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在惠农支农政策的帮助下,回到安陆发展,从事农机服务。2014年,他成立了严成少家庭农场,流转承包1030亩土地,开展小麦、油菜、优质稻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并培养农机驾驶员。如今,他的家庭农场已有各类农机具36台(套),吸纳周边171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人。2019年,他的家庭农场被省人社厅评为“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同样,黄冈籍农民工邢汉东,1998年返乡创业,开设武穴市恒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先后培训了1000多名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2012年,他率先在家乡成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帮当地群众拓展销路。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当地佛手山药大量滞销,邢汉东义无返顾地收购了部分贫困户的一万多斤山药,带领当地农民一起及时找到了销路,挽回了损失。他们是自立自强

好榜样

——

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兴产业在我省的农民工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不断锤炼自身技术,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一把焊枪,可以创造怎样的人生?1993年,当张新河从崇阳农村走进武船时,他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技术学好。这种质朴的信念,成为张新河不断前行的动力。他白天练技术,晚上补理论,在这个“炽热”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逐渐成长为技能骨干,在几十座桥梁钢结构的焊接任务中留下身影。2013年,在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第一轮钢箱梁总成制造过程中,他提出的新工法提高了钢箱梁底板对接缝质量,广获好评

。在建设嘉绍桥的过程中,横隔板单元件装焊变形成为生产控制难点。他凭着多年经验,大胆创新,采用倒“7”字型工艺,让难题迎刃而解。熟悉张新河的人都说,他能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焊接高级技师,源自对于技术近乎“偏执”的不懈追求。秦世江,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焊装车间地板班班长,出生于大巴山脉脚下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深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10年,秦世江走进工厂,如饥似渴地学习技术,仅一年时间就从一名悬点焊新员工成长为班组技能尖子,又用了不到3年就成为了班长。他勤钻研,主动参与新车试制,经常延点完成零件试做任务,晚上回家还归纳总结问题点、编制相关作业流程。他将自己的作业方法总结提炼,编制成标准作业书,被大家称为“秦世江工作法”。他勇担当、善管理,带领班员成立

“钢铁战队”QC小组,积极开展QC改善活动,降低作业劳动负荷、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因成绩突出,2017年,他被评为东风乘用车公司“风神英雄”,2018年荣获“湖北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誉向来是和汗水分不开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一点,在我省枣阳籍农民工张兴伟身上凸显。1998年,21岁的张兴伟中专毕业后,来到葛洲坝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务工,从抽水、混凝土浇筑等一步步努力学习。2000年,他带领一批家乡人,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奋战一线,在大坝三期工程混凝土保温保湿作业中表现突出,确保了430万方混凝土无裂缝。2012年初夏,张兴伟从三峡工地转战金沙江畔乌东德水电站,一干就是8年。他一路刻苦钻研、善于创新,不断提出新工法,创造新工艺,逐渐成为一名有技术、懂管理的专家型混凝土作业队队长。2018年,他荣获金沙江流域“乌东德工程优秀建设者”、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们数十年如一日

讲奉献

——

爱岗敬业,坚守平凡亦不凡近年来,我省农民工群众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爱岗敬业的典型。他们用勤劳和坚守,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在平凡的岗位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篇章。凌晨2:30起床上路清运生活垃圾,8:30开始疏捞辖区12个社区的下水道,20:00开始夜间保洁任务,22:00下班。这是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环卫所职工熊诗高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位57岁的农民工,已经在环卫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30年。“我只想着把工作完成好,这就是我的职责。”凭借这种朴实的信念,熊诗高一年四季都奋斗在城市里最脏的角落。冬日的街头寒风刺骨、夏日的下水道前异味刺鼻,他从未叫过一声苦。他总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无怨无悔,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值!虽然岗位平凡,但熊诗高贡献不凡。之前,环卫工们都是用竹片疏通下水道,特别容易折断。熊诗高冥思苦想,以钢片取代竹片,专门找人加工制作新工具,大大提高了疏通效率。如今,整个武汉市的环卫领域,都在用这个方法。在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布机车间,有一位名叫王海艳的纺织女工。在她身上,有“80后”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有农家女勤劳朴实的个性,还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优秀品质。“咱们农村的孩子要比别人更能吃苦,只要有梦想,再苦都不怕!”王海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2008年成为纺织工起,她每天都会为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并努力去实现。晚上在宿舍,同事们都入睡了,她还要练习半个小时。凭借“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她练就了扎实的功底。如今,她带领着5名组员,负责看管40台喷气织机。小组多次荣获公司“红旗班组”和“巾帼建功示范岗”称号。她本人获得“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别人向她取经,她腼腆一笑:“经验谈不上,我只是把小组当做自家的责任田一样来管。就像庄稼人一样,起早贪黑,深耕细作,培育幼苗、打药施肥、锄草,一门都不能少。”在武汉市友缘家政服务有限公司,50岁的张雄闯出了一片新天地。2007年,他从农民变身为家政服务员,客户有大件物品需要搬运,他挽起袖子就上;水龙头坏了,他主动帮忙换;下水道堵塞了,他帮忙疏通……他以良好的服务口碑,成为了“明星家政员”,吸引了一大批忠实客户。2009年,得知外墙高空清洗作业市场很大,他积极参加技能培训,考取了“外墙清洗高空作业”证书,成为公司里第一个“专业蜘蛛人”。此后,他参与了武汉市许多高楼大厦的“洗脸”工程,为扮靓武汉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二、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4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劳动保障监察局主要事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探索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4+3”模式,有效破解农民工工资清欠难题。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事迹:每年带动就业的农民工达数万人,为农民工组织技能、安全、法律、职业健康等各类培训超过2000人次;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和支持疫情防控,主建和参建应急医疗设施15个,保障治疗床位11372个。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主要事迹: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缔造了雷霆万钧般的“铁军速度”,先后六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热血冲锋在鄂州雷山医院、武汉市各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改造等抗疫第一线。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事迹:通过建立科学的农民工管理体系,注重日常管理监督,强化技能及安全培训,关注业余文化生活等方式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疫情期间,二航局先后参建18个防疫配套公共卫生工程项目。在脱贫攻坚方面,主动帮助200多名贫困地区农民工走上就业岗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