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零点,总投资400亿元、武汉四环线正式迎来全线通车。
四环线全长约148公里,是我省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也是武汉目前最宽的环线。
四环线是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重要交通项目,是全省规划“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中重要一环,是武汉都市区内联外通及转换的重要通道,是武汉市“环形+放射”的道路骨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串起六大新城组群、改善新城区对外出行条件的重要环线。
摊开四环线地图,可以发现它沿途经过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3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线分布多个重要的产业园区、物流基地。
“四环线定位于货运快速通道,它的建设是要把三环线从‘客货混杂’的重负中解放出来。”武汉市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四环线规划建设的目的,是要以城镇空间与产业集群发展为依托,适应工业用地规划和产业集群向主城区外围布局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形成连接新城组群之间并在组群内部发展过程中具有复合交通功能的快速通道。
东四环
人性化工程,8公里路段设置3个互通
驱车从北湖枢纽互通驶上四环线,乌黑的沥青、宽阔的道路、大气的卡口……气势恢宏的双向八车道映入眼帘。
东四环项目公司总经理王先强介绍,东四环起于武汉绕城高速北湖互通,与青山长江公路大桥衔接,新建里程8.182公里,共有特大桥5座、互通立交3处,收费站3个。
“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互通多,一般高速公路十余公里设置一个互通,但东四环8公里就有3座互通。”王先强说。比如与绕城高速相衔接的北湖枢纽互通,可方便绕城高速车辆通过四环线进出,北湖互通可以拉动青山区东北部化工区的物流发展,为80万吨乙烯项目、钢铁产业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临近青山长江大桥的化工互通,可满足城市东扩需要,规划与和平大道东延线相连,对接城市主干道,“互通密集,对施工精细化程度要求高,但是方便车辆上、下四环,是东四环工程人性化的体现。”
东四环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是四环线6个新建段中开工最晚的一段,工期短、任务重,2020年初又受疫情影响。
克服困难、按期完工,既要有实力,更要有信念。
中建三局东四环指挥部部长王玮介绍,2020年3月26日东四环项目复工复产以来,高峰期共有3000人同时施工。其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都参与了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设,隔离期满后第一时间回到东四环项目。
“他们把战疫时的‘两山精神’带到项目上,开展一系列劳动竞赛,确保了东四环线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四环线画圆的建设任务目标不变。”王玮说。
西四环
串连东西湖、沌口两大区域的货运动脉
“从沌口到东西湖,走三环线一般需要40分钟,走西四环,15分钟就能到。”
作为四环线的开篇之作,西四环从2013年5月正式开工,2017年6月正式通车,建设期4年。
“此段横跨多个江河湖泊,因此高架桥占整个西四环9成以上。”武汉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四环为四环线率先开工的标段,路线走向由北向南延伸,沿线经过东西湖区、蔡甸区、汉阳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止于沌口徐家堡,主线连接沌口长江大桥,并与汉洪高速形成互通。西四环全长22.55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全线双向8车道。此段水网密布,上跨汉江、什湖、打鼓渡河、知音湖、后官湖、东荆河等多个江河湖泊。
因为沿途风景秀美、水系众多,西四环也被网友们称作汉版“加州一号公路”。
西四环共设有徐家堡、常青、沌口、中法生态城4个收费站,以及常青互通、新天铺互通、十永互通、沌口互通、徐家堡互通5座立交桥。
武汉市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西四环投用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环线内的货车通行压力,成为武汉货运交通的大动脉,串联起东西湖、沌口两大工业新区。
南四环
从江夏出发,15分钟可达沌口
2020年5月6日,武汉市四环线龚家铺至中洲段,即南四环正式开通运营并网收费。
南四环线起于江夏区龚家铺,接西四环沌口长江大桥段,全线里程17.185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主线桥梁6座,龚家铺、中洲、藏龙岛3处互通,龚家铺和梁子湖2处收费站,以及1处停车服务区。
武汉交投高速公路运营公司负责人介绍,南四环是一条连接江夏区、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重要通道,将进一步提升大武汉城区路网运行效率,缓解三环线和绕城高速交通压力,还可作为绕避主城区的另一条货运快速通道,减少大型货车直接穿越城区的几率,对于减少主城区废气排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上述负责人说,紧紧围绕武汉交投集团“建设一流的工程品质、培育一流的文化品位、树立一流的服务品牌”的管理理念,坚持“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质量更优,安全更好”的建设标准,南四环线高速公路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题多、协调难度大、环保要求高、沿线溶洞地质复杂等多重挑战,在湖北省率先提出“绿色施工”理念,建设过程中运用了17项绿色施工新技术,避免了对沿线水质的侵害,将生态影响降至最低;积极探索应用BIM技术,实现了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可视化辅助管理功能,使得项目管理达到半智能化状态和全寿命周期;创新性的应用长大混凝土桥沥青路面技术,实现摊铺密实度一致性,工程品质得到有效保证。
北四环
四环线6个新建段中线路最长、投资最大
北四环全长47.39公里、投资超过100亿元。共有互通立交6处,服务区1处,设有横店收费站。
北四环是四环线新建段中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的一段。
北四环的建设环境,在四环线6个新建段中可谓最复杂,工程面临线路长、投资大、征收协调难度大、跨高速多、跨铁路多、涉河湖多等6大方面难题。
武汉北四环项目部工程部部长胡志红介绍,北四环征地面积超过5000亩,拆迁面积近12万平方米,工程量很大。此外,北四环全线共有12座桥梁,全长40.39公里,这些桥梁分别要穿越滠水河、府河等2条河流和后湖、墨家湖等5个湖泊,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好水生态环境是重要课题。
“此外北四环要穿越武英、岱黄等5条高速公路和武汉市的15条干线公路,以及石武高铁、汉孝城际铁路、汉口北编组站等12条铁路。”胡志红介绍,一方面要确保北四环施工进度,一方面不能影响这些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营,非常考验协调能力。以跨越汉口北编组站为例,施工方就采用了四座转体桥梁,总重量达11.5万吨,其中最大的转体桥梁是3.3万吨,采用的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武汉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
武汉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获批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
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武汉市计划完成约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轨道交通),推动近400个交通项目。
主要投向“完善陆港功能、提升水港枢纽能级、加快空港协同发展、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等五个方面。
铁路通道方面:开工建设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至宜昌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续建江北铁路,新建建设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铁路专用线等项目。推动沪渝蓉高铁天河北站、武汉西站、武汉站改造提升工程、吴家山铁路一级物流基地等铁路枢纽建设。
公路通道方面: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含双柳长江大桥、簰洲湾长江大桥)、京港澳高速公路扩容提升工程、武汉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扩建工程、沿江高速公路武汉至松滋段、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等项目;建成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段、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改建G107东西湖段、江夏段以及G347新洲段(内园滩至红岭)等,推进G316、G318改线。推动汉口客运中心、武昌客运中心、武汉西站配套汽车客运站、阳逻新城客运站等公路枢纽项目。
水运通道方面:推动汉江蔡甸至汉川二级航道整治工程,推动阳逻港水铁联运二期、阳逻港三期扩建工程、经开港多用途公共码头、江夏港散货码头、武汉港白浒山港区民生LNG项目等水运枢纽项目。
疏港公路方面:推动阳逻港区S234武英高速阳逻连接线二期、林四房港区龙口至双柳段、临港大道一期、东西湖区S108新沟镇至柏泉段、蔡甸港区砂石集散中心集疏运公路、江夏金江作业区武赤线、金童线、新南环线等项目。
加快空港协同发展:建设天河机场三跑道及配套停机坪工程、二号航站楼改造工程、航空物流服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推动武汉邮件处理中心、武汉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武汉邮政跨境医药保障应急中心、盛辉分拨处理中心、韵达快递武汉分拨中心、德邦快递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园、中通快递华中(武汉)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
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新建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12号线、7号线北延线、16号线等;建设东西湖公交停保场、范湖公交综合调度中心、后湖体育中心等20处公交枢纽站;建设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基本形成高品质的公众出行、高效率的城市配送、高效能的绿色交通、高层次的数字交通、高水平的交通治理体系。
沌口长江大桥
“扛重”能力在武汉
跨江桥梁中首屈一指
2017年12月28日,武汉市四环线首条过江通道,武汉境内第九座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沌口长江大桥全长8.599公里,概算总投资52.25亿元。跨江大桥桥型为五跨一联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江主桥长1510米,主跨760米,桥面宽46米,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为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货车比重超过40%,是当时长江上已建成的最宽桥梁。沌口长江大桥全桥钢箱梁共计4万多吨,相当于6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
沌口长江大桥是湖北省境内首次采用“BOT+EPC”(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模式建设的长江大桥。该项目由3家股东单位共同出资成立武汉中交沌口长江大桥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大桥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据介绍,沌口长江大桥的荷载能力要比普通高速公路高出30%,货车比重超过40%,“扛重”能力在武汉现有长江大桥中首屈一指。
“沌口长江大桥开通至今,日均通行货车1万余辆,沌口周边很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都会通过四环线走武深、京港澳、福银、沪蓉等高速公路,将整车、零部件等运往全国各地。”武汉中交沌口长江大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介绍,沌口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缓解武汉市城区过江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青山长江大桥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
全漂浮体系斜拉桥
青山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第十一座长江大桥。
荼白色的主塔、天蓝色的斜拉索、草绿色的防眩板,青山长江大桥的颜值在一众长江大桥中格外出挑。
青山长江大桥项目公司总经理付晓鹏介绍,该桥的配色经过细致考量,斜拉索的蓝色,按照武汉跨长江桥梁“上游暖色、下游冷色”规则设计,代表蓝天;主塔的荼白色,取自国画常用颜色,代表白云;草绿色的防眩板,代表绿水青山。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意味着“蓝天白云间的绿水青山”。
作为四环线控制性工程,青山长江大桥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青山长江大桥主桥长1638米,主跨938米,一步跨越长江,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设计方、中铁大桥院设计负责人胡辉跃介绍,全漂浮结构,意味着桥面与主塔间采用软性连接,这一设计可以让桥梁更好地适应大风、地震等外力影响。
通车后,青山长江大桥将“串起”武汉水港、空港、保税港和化工、物流、产业园区,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带动武汉长江两岸港区码头经济发展,分流三环线的货运压力,进一步完善武汉“环线+射线”路网结构。
策划: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