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达为武汉再造城市新名片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进入2021年,从樱花之约,到汉马重启,武汉正对外释放活力“满格”的信号。

继亚布力论坛·武汉特别峰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外交部“蓝厅”湖北全球推介之后,武汉又向世界递出一张“城市级名片”。

这张名片的落款者,正是“万达”。

提起万达,武汉人并不陌生。2003年,在汉口江汉路,通过一座万达广场,武汉人第一次认识了它。

紧随其后,包括菱角湖、经开、汉街、东西湖,以及即将开业的阳逻在内,6座万达广场成为武汉人周末逛街、遛娃、会友的好去处。

2011年,一条楚河汉街开街,随后串联起“红灯笼”与“金编钟”,拉开了武汉夜幕中,1.5公里的幻彩流光。

一个1.8平方公里的武汉中央文化区,深刻改变了武昌东沙的城市面貌,也在两岸范围内,形成了“北天地、南汉街”的城市现代商业步行街新格局。

2021年,万达将再一次刷新武汉人对它的认知。

携一座大体量、多业态的文旅旗舰项目——武汉万达文旅城,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之中,又一颗“超级种子”由万达种下。

1:N式拉动

一张门票背后的“大文旅经济”

十余年来,万达文旅已成为一艘行业巨舰。

2021年,它所锚定的新航道,正是依托双循环格局,成为内陆开放“新沿海”城市的武汉。

这个新沿海之“海”,并非特指交通航道,更强调要素配置,打造的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循环性通道。

这其中,除去商业消费、科技产业、教育人才,文旅经济也成为重要“港口”。

去年十一,国庆和中秋双节并至,武汉过了一个超忙的“黄金周”。

根据统计,一周之内,逾1882万人打卡江城,仅黄鹤楼就迎来16万人登顶,武汉首次跻身“全国旅游热点城市前十”。

一直以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更多被各界游客所熟知的,是传统“四菜一汤”——黄鹤楼、归元寺、省博、古琴台与东湖。

那未来,伴随城市“火候”的提升,武汉旅游又将推出哪些创新菜系、超级大餐?

答案,在武汉市“十四五”规划之中,有迹可循。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文旅综合体、文旅融合品牌、文旅消费集散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从国家战略,到省市规划,“文旅经济”为何备受重视?

因为一个超级文旅项目之于城市的意义,相当于是一个消费力的超级“蓄水池”——以1:N的产业带动,它最终为城市GDP所贡献的,不仅是一张门票,还将拉动交通、餐饮、购物、住宿等诸多层面。

此前,曾有相关研究表示,与文旅经济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关联的,共有109个产业、行业,39个部门;文旅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文旅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

对此,这一张小小的门票,背后是一个全新的“万亿级”蓝海。

武汉之东

万达打造一座“文旅大城”

一座城市发展文旅,交通是“牵引极”,项目是“金磁石”。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纲要》以2035年为时间节点,在全国交通地图上画了“三个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在这份被认为“交通强国”总纲的文件之中,武汉被数次点名。

其中即包括“建设武汉等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武汉等城市建设具有较强国际运输服务功能的铁路枢纽站。”

目前,以武汉为圆心,4小时里程半径之内,高铁已通达全国80%以上城市、覆盖近10亿人口;天河机场运营31年间,共计开通17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十四五期间,全国“八纵八横”高铁路网将进一步加粗,天河机场将拓建第三条跑道。强轨与增飞之间,武汉从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祖国立交桥”。

在此背景下,万达携一座文旅城而来,以“一座城,改变一座城”之势,助武汉从交通集散地,向文旅目的地再进一程。

据介绍,这一项目位于新洲的“阳逻之心”板块,居蓝玉项链生态公园东侧,将集合多元业态,打造一座超级文旅大城。

作为城市“东大门”,新洲被“一江三河十二湖”环绕,有问津书院、凤娃古寨、涨渡湖湿地,是武汉旅游产业的一块瑰宝之地。

以此为基底,万达的到来,将以一座多重体验、缤纷主题的现代化与城市级文旅大城,为武汉添上浓墨一笔。

深耕18载

将为城市带来“更多可能”

18年,从萌芽到茁壮,万达在武汉迎来成年。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武汉的百强开发商之一,自2003年以来,从6座万达广场、1座武汉中央文化区,再到“公馆系”“御湖系”住宅,万达深度参与了武汉的城市建设。

几乎每一个武汉人,都和万达发生过故事,或者即将产生联系——你或在万达广场吃过饭,或在楚河汉街逛过街,或在汉秀看过表演,或在万达影城观过影,自己或身边的朋友买过万达的房子,或正计划着未来要带上家人朋友,去万达文旅城“打卡”……

在武汉,万达几乎落位了集团所有的业态,重仓之心可见一斑。

10年前,围绕一条汉街,万达对武昌东沙板块的深度改变有目共睹——武昌周家大湾的一片低矮城中村与老旧宿舍楼,变成了城市夜色中的一片琼楼,映照楚河。

汉街开街适逢国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万名游客在此人头攒动。以仅次于故宫与长城的接待量,这条街登顶当年的“打卡第三热”。

从里到外,万达都赢得了城市的高度认可,也成为世界看向武汉的一支“万花筒”——里面有商、产、文、旅、居的斑斓色彩。

10年后,万达再携一座超级文旅城而来。

这一次,它又将为武汉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悬念深深,且拭目以待。

后记:

一座美好的城市,必然是“张弛有度”的。

“张”是城市的GDP曲线、社会经济增速;“驰”则是城市中与更多人息息相关的美好生活日常。

如果说,许多金融、研发、技术企业在武汉做的,是“张”的部分,而万达所参与的,则是“驰”的篇章。

在这座武汉万达文旅城内,致广大而尽精微。未来在这里,城市进化发展的源头动力和长久动力,将聚合而起。

从这一程度来讲,这座文旅城之于城市的意义,将远超一个单纯文旅项目的本身——从新消费的火种点亮,它将给予依托“车谷”飞驰、“光谷”闪耀的武汉,又一种新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