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启动之际,都是城市又一轮“硬件升级”与“软件更新”的时刻。2020年12月,武汉市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2021年1月,武汉市两会召开,正式发布《政府工作报告》。这两大为武汉城市发展立柱架梁的重要文件,均提出“主城做优”——即中心城区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推动三镇聚合均衡发展。关于“做优”的着力范围,则圈划在汉口沿江、中央商务区、汉正街、四新国博、武昌滨江、青山滨江、杨春湖等重点区域。其中,北枕长江、南倚东湖的青山滨江,依托“和平大道商贸带、临江大道商务带”的区域骨架,结合青山红房子改造和滨江商务区建设,进入全面加速与全貌兑现时期。下一个五年,在武汉,长江“黄金右岸”的新青山,正展容颜。从“十里钢城”变身一座城市花园武汉地图,犹如一只振翅蝴蝶。作为“蛹身”部位,在七个主城区之中,青山曾以钢与火而熠熠生辉。建国之初,新中国的钢铁长子武钢落址于此,将青山由长江右岸的一片滩涂之地,变为“十里钢城”。其中,作为工人的家属宿舍,一大片红砖红瓦结构、三层尖顶,整体造型如同一个“红双喜”的建筑群——红房子,沿蒋家墩五街到十一街拔地而起。掩映在一大片梧桐树之间,红房子每12栋为一个组团,中央是绿化带,有学校、篮球场,是当时武汉最“摩登”的居住区。半个多世纪间,它静静屹立在长江右岸,成为老青山的底色,也见证了新青山的蝶变。依托旧城改造与动能升级,近年来青山开启“二次筑城”,从老城的躯体之中,迸发新的勃勃生机。在商业配套方面,自2013年以来,沿和平大道,奥山世纪广场、众圆广场、印象城、八大家红坊里等数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街相继开业,让青山的烟火气之中,又添了许多时尚范。在城市公园方面,继青山公园、和平公园之后,戴家湖公园、青山江滩、南干渠游园等一系列公园相继建设与翻新。青山被12座公园环绕,位居全市城区公园数量与密度前列。在综合交通方面,区域内有临江大道、和平大道、团结大道等多条城市级主干道,青山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和二七长江大桥三座跨江大桥,地铁5、12、19号线、新港线等轨道交通纵横交织,进一步提升青山出行的便捷度。除此之外,作为武汉的老牌主城区之一,青山区的教育与医疗资源都颇为成熟,拥有诸如红钢城小学、武钢三中等重点名校,以及华润武钢总医院、武汉市普仁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多重配套的填色之下,一个生态美丽、宜居宜业的大青山正提速呈现。华侨城落子助“滨江红城”焕发光彩每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青山江滩之上,伴着白色灯塔、点点沙鸥,不少市民带着家人来此野餐、拍照、吹江风、看夕阳。这里,已成为热门“打卡地”。而不只于“小清新”,这里还将成为武汉具有“国际范”的城市板块——早在2009年,青山区即提出滨江商务区的概念,并启动相关规划编制。根据规划,青山滨江商务区位于二七长江大桥与天兴洲长江大桥之间,和平大道以北,总规划面积7.44平方公里,是沿长江主轴的五大商务功能区之一。这一板块内,将汇聚“江、滩、城”三大要素,致力打造成为集商务、文化、创意、旅游、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功能区。经过前期蓄势,近年来在华侨城等企业的入驻之下,青山滨江已进入全面兑现的“加速期”。根据青山区招商局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青山区已入市商务楼宇9栋,正在建设商务楼宇9栋,五星级酒店2家,主要集中在滨江商务区范围之内。在这一系列“磁极型”重大项目的推进之下,青山正向滨江红城、北湖绿城、白玉蓝城的“三城转型再造”,青山滨江板块则进入到西片、东片双核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核心区东片(红坊片)以建设五路、和平大道、建设八路、临江大道围合,将突出红房子创意产业园,由华侨城主导开发建设。作为青山印记的红房子,在武汉市“一个中心城区建一个亮点区片”战略之下,被认定为武汉7个亮点区片之一。对此在这一区域,华侨城将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以一座“华侨城·红坊”项目,助力青山滨江从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化、艺术化岸线演进。通过“玩味红坊”等亮点组团,项目将注入华侨城特色的文旅运营,再叠加多重公共服务功能,带动武汉长江右岸界面的焕然一新。未来的红房子,将不仅是人们对于钢铁青山的记忆,还将成为长江右岸的超级板块,世界武汉的窗口地带。以造城之势为青山滨江按下”加速键”华侨城·红坊项目,为青山的老城“活化”,保留了生活的温度,也添加了现代的活力。据介绍,这一项目共分为3大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涵盖住宅、商业、商务、酒店、口袋球场、体育馆和幼儿园等全能配套。此外,华侨城·红坊还拥有武钢三中、红钢城小学、武钢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紧邻和平公园、青山公园。综合于此,对于青山滨江来说,这个项目将带来哪些外部界面、内部功能的改变?在“一线四组团”内,以红坊大街为主轴,包括“玩味红坊”“创想青山”“缤纷星岸”和“乐活里坊”四大组团环绕,华侨城为青山构建起新的滨江塔楼天际线。在这里,住宅围合于整体地块错落而建,星级酒店和超甲级办公楼沿江排布,容纳会议中心、体育中心、商业街区和红坊商业的休闲空间则散布其中。其中,最核心、最精华与最亮点的部分当属“玩味红坊”组团。它居项目中央,将依托历史街区风貌,以人文艺术、都市娱乐、地标商业,对红房子进行“表”与“里”的改造与重塑,也成为四大组团之中的“超级链接”部分。综合创新文旅、都市服务、文体与双创等产业,在青山滨江商务区建设进程的推进之中,华侨城·红坊项目带着许多新的符号意义——它代表着武汉新的时代精神,也演绎着城市未来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在原红钢城的第一所小学——钢城三小原址,一座武汉创意设计中心拔地而起。这座建筑内,将引入遊心咖啡博物馆、钟书阁图书馆、红坊修缮实验室、口袋公园篮球场、红坊讲堂等,以5大公共城市空间的拓展,为三镇市民提供一个文艺休闲的宝藏之地,也以城市精神原址的力量,助国际“设计之都”武汉又进新一程。与此同时,这一项目也成为华侨城与武汉共赴“十四五”新征程,献礼建党百年的又一力作。自2009年进入武汉以来,以深耕造城、深度运营的模式,华侨城为城市带来的巨大改变有目共睹。沿东湖一路北上,衔武汉高铁商务区,向青山滨江,华侨城以欢乐谷、玛雅海滩水公园、华侨城·欢乐天际、华侨城·红坊等项目为代表,于武昌之北展开成片化、规模化“造城”。这一系列项目,共计开发总体量超600万平方米,涵盖旅、产、商、居、教等全系业态。其中,有华侨城为城市带来的无限欢乐,有四方来客高铁出站看武汉的“惊艳第一眼”,也有为青山滨江腾飞埋下的又一伏笔。3月,武汉创意设计中心将正式开放,届时广大市民可前来“打卡”,一览青山红房子的旧貌新颜;4月,华侨城·红坊项目首期也将入市,全面开启对于青山滨江的加速改造升级。在长江右岸,一幅巨型的华侨城武汉12年“造城”卷轴,正全速铺陈,着新色,焕“华”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