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紫荣 梅云雄 付江山 刘俊
通讯员 郑家裕
高空俯瞰,一条巨龙,腾飞高峡平湖。
这条巨龙,就是从荒岛涅槃成公园,新晋为“网红”的秭归木鱼岛。
木鱼岛因形似木鱼而得名,其与周边山脉连为一体,俯视又宛若一条巨龙的龙头。
记者立足岛上环顾,正前方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右侧紧邻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左侧是三峡秭归旅游母港。
好一个发展战略“棋眼”!近日,本报全媒体报道组来到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走进这个“棋眼”,聆听其“颜值”的变奏曲。
“绿”的序曲——
从荒岛到公园,市民休闲好去处
深秋时节,木鱼岛公园依然如一条绿带漂浮在高峡平湖之间。
放眼望去,直线距离不到千米的三峡大坝,与其深情凝望。坝、岛、江、山,浑然相融。
沿着宽阔的健身步道登岛前行,绿树鲜花错落有致,廊桥亭台古色古香。步移景异,“粘”住游客前行的脚步。
记者看到,前来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阳光下,有的在健身步道上骑车嬉戏,有的在遮阳树下练拳舞剑,也有的在拍照合影,欢声笑语回荡在坝岛碧水间。
木鱼岛三面环水,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一块“风水宝地”。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备受关注。
有提议搞地产开发的,有建议建星级酒店的,有申请建景区的……多年来,因规划定位不成熟,秭归做出了“宁可闲置、不乱开发、生态为先”的决定。
一时间,这个“香饽饽”成了荒岛。岛上,乱石遍地、杂草丛生,菜园子、油菜田也随处可见,与城市形象、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距甚远。
木鱼岛究竟何去何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为秭归木鱼岛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反复调研、讨论,秭归县委县政府最终决定,将木鱼岛纳入三峡后续规划扶持项目“秭归县城木鱼岛至尖棚岭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打造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开放式公园,真正还绿于民、还生态空间于民。
2018年6月,由秭归紫昕国有资本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负责,开工建设综合整治的核心节点——木鱼岛公园。
常青树与落叶木、鲜花带与绿叶林交相辉映,一年四季色调不同;种植藤蔓植物绿化沿线挡土墙、库岸,撒上草籽、花籽美化空地;打造生态滨水步道,安装照明设施,满足游客亲水需求……经过两年多的高标准建设,木鱼岛从“荒岛”变成了“绿岛”。
今年10月1日,木鱼岛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至此,木鱼岛公园与先前开放的望江公园通过修葺一新的滨湖路连成整体,为秭归新增一处市民休闲好去处。
“木鱼岛的蜕变,得益于秭归县城木鱼岛至尖棚岭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木鱼岛片区环境景观工程负责人周军告诉记者,此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达1.69亿元,总长度5.12千米、总面积37公顷,其中库岸防护工程面积17.4公顷、环境整治工程面积19.6公顷。
记者看到,一条6千米的红色健身步道,把屈原祠、木鱼岛公园、望江公园串连起来,一直延伸到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
家住丹阳社区的毛女士,正带着双胞胎女儿沿健身步道游玩。“小区附近终于有了公园,平日休闲散步有了好去处。”毛女士感慨,以前到最近的公园都要走半小时,现在不到10分钟,太方便了。
毛女士所在的丹阳社区,由于缺乏活动空间,休闲健身成了3.3万居民的“老大难”。而木鱼岛公园的修建,正填补了这一空白,也进一步完善了秭归县城的休闲娱乐功能,提高了城市品质品味、提升了县城整体形象。
“红”的舞曲——
从剩地到“胜地”,游客打卡“问”山水
1100棵乔木、500余棵灌木、4.5万平方米草皮、20余种鲜花……木鱼岛公园如峡江之畔的一颗绿色明珠,擦亮了秭归城区的生态底色。
周军告诉记者,木鱼岛环境景观整治修复面积约85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生态广场、园路、绿化、照明、景观廊桥及徐家冲港湾水质环境改善等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
木鱼岛公园开放后,与秭归城区滨湖路、凤凰山及徐家冲港湾,共同构成“一湾清水、面朝大坝、三面围合”的空间格局,成为一个高水准的屈原文化生态港湾。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木鱼岛公园绿在生态,更“红”在人文。登上天问阁,不少市民及游客竞相掏出手机,合影留念。
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当属廊桥、天问阁和“天空之镜”。
恢复重建的景观廊桥,长99米、宽10米,连接着两个小岛。桥下,经清淤整治,水体连通。桥映平湖,自成一景。
穿过景观廊桥,来到天问阁。天问阁高17.2米,象征屈原作品《天问》中的172问。阁前台阶共62级,讲述着屈原62年的传奇人生。
在天问阁的四周,新建了4
处“天空之镜”。记者看到,“天空之镜”是由玻璃搭建而成的临水平台,映蓝天白云、平湖大坝于一体。
人行镜中,如游太空,趣味横生,不由得让人想起屈原仰天之“问”。秭归紫昕公司总经理张晖说,后期还将进一步融入屈原文化、峡江文化,把木鱼岛公园打造成秭归新的“文化地标”。
木鱼岛公园,因人文而“红”,开放不久即成为游客“打卡”新胜地。每当周末,不少县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打卡”。
一地独秀,难成大景。记者了解到,木鱼岛公园这个“棋眼”周边,正在加快布局文旅项目。
跨过木鱼岛公园门前的公路,就是火热建设中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这是三峡后续工作重点项目,投资近两亿元。
记者了解到,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将分“三峡工程
强国之梦”“壮丽三峡
巴楚遗韵”“百万移民
旷世壮举”等八个单元,充分展现三峡百万移民为国家、舍小家的巨大奉献精神,及湖北3县1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家国情怀。
作为湖北第一个移民博物馆,其建成后将与木鱼岛公园相呼应,为三峡旅游注入新活力。
“远可赏三峡大坝,近可观龙舟竞渡。”秭归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把木鱼岛公园跟九畹溪漂流、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和三峡大坝串联起来,打造新的网红“胜地”。
屈原文化之旅,高峡平湖之旅,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文“网红”旅游带,呼之欲出。
“蓝”的交响——
从环岛到环境,腾龙舞江起宏图
走出木鱼岛公园,建筑颇具峡江风格的餐馆、宾馆、古玩字画店,一字排开滨湖路上。
瞅准木鱼岛公园商机,家住丹阳社区的杜望辉,今年6月在公园对面开起了一家美食馆,主营夜宵。“现在每天可接待100多人,毛利润1000多元钱。”杜望辉感叹,公园开放后,不仅环境变美了,生意也更旺了。
环木鱼岛周边,环境正发生着变化。改造后的滨湖路,宽敞通畅,成为秭归县城连接秭归港区、翻坝高速公路及11个乡镇的重要通道。新建的木鱼岛公园、望江公园点缀在滨湖路旁,不仅扮靓了长江岸线,更扮靓了发展的颜值,成为秭归独特的较实力。
今年,屈原祠建祠1200年。9月28日,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向秭归捐赠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仪模型,在屈原祠惊艳亮相。
别样追“星”到秭归。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迷,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嫦娥”与秭归的“星”动时刻。
更让人心动的是,双方将聚焦航天技术推广应用、屈原文化开发利用、柑橘等种苗空间培育、重大宣传活动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当天上午,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公司总经理许兴利一行,来到刚建成的木鱼岛公园考察。“三峡平湖奇景、屈原传统文化、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这些都是秭归得天独厚的禀赋。”许兴利表示,将发挥科技、科普、文创等优势赋能秭归,共同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项目。
这是秭归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图景。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激活“棋眼”的秭归,正奏响发展的“深蓝”交响曲。
——物流起宏图。秭归着力打造“三峡物流新县”,正在兴建总投资约80亿元的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改造后的滨湖路,让物流产业园的交通更畅通。今年以来,物流产业园通过“水-公”“水-公-水”等方式完成商品车翻坝转运约4万台,商品车翻坝转运业态逐步形成。
——城建起宏图。秭归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湖路道路改造与木鱼岛等岸线环境整治双管齐下,将进一步增强城区与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的联系,推动城市空间向北拓展,形成人产城共融新“绿地”。
——生态起宏图。秭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探索实施“岸电工程”,加快库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打造全省最大早茶基地、全国最大欧标茶生产基地,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
峡江起宏图,腾龙舞大江。“秭归资源在山水、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也在山水、在文化。”秭归县委书记卢辉表示,将用系统的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将秭归打造成三峡库区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三峡版“富春山居图”。
实说
秭归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今后将如何按照省委部署、市委要求,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为宜昌推进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打造三峡版“富春山居图”
秭归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不断拓展“两山”理念在秭归的转化路径,全力打造三峡库区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三峡版“富春山居图”。
一、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依托秭归丰富的脐橙资源,着力建设国际一流高品质脐橙生态产业带,发布秭归脐橙价格指数提高定价话语权。打造全省最大的早茶基地、全国最大欧标茶生产基地。大力淘汰落后产能24万吨,关闭污染企业60多家。推进光机电、食品加工、纺织服饰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加快引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坚持“旅游+”理念,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的共融共兴,全力打造长江三峡旅游核心区。加快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绿色发展步伐,打造三峡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节点。
二、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累计实施封山育林8.7万亩、退耕还林6.9万亩、精准灭荒2万亩、人工造林14.2万亩,持续开展“增绿添彩·秀美家园”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活动,森林覆盖率达79.7%。投资2亿元实施库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大林相改造力度,建设多彩长江。坚决取缔非法码头16个,生态修复废弃矿山22处。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降低面源污染。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覆盖。深化“环保+公安”执法模式,建立健全全流域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三、铁腕治理环境污染。探索实施“岸电工程”,大力推动“气化乡镇”“气化长江”等试点示范工程,县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2%。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工业水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城区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等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2%。完成农村“厕所革命”3万多户。强化船舶污染源头管理,建立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新机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
四、积极倡导绿色理念。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双向转化通道,让产业变“绿”,“绿”变产业,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村落、绿色企业创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立壮志、改陋习、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发挥“环保志愿者”“环保厨娘”等群体作用,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生态公民建设。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和销售网络,拓展绿色产品农村消费市场。
记者手记
拿出“绣花”功夫锻长板
备受关注的秭归木鱼岛,华丽转身变成公园,既复绿保护长江库岸,符合共抓大保护的要求,又还绿于民、还岸于民,深得市民、游客点赞。记者在采访中深刻感受到:拿出“绣花”功夫锻长板,才能形成发展新优势。
毋庸置疑,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屈原故里秭归,优势在区位、在山水、在文化。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细细品味木鱼岛公园,从规划到建设,从绿化到景观,很多地方下足了“绣花”功夫。如今的木鱼岛公园,融峡江山水和屈原文化于一体,为高峡平湖增色,为生态秭归赋能。这个小“棋眼”,正放大着秭归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
如果说,锻长板让“火车头”更快,那么,补短板则让发展更均衡。只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发展的舰船才能行稳致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的木鱼岛公园,还要继续践行“两山”理念,瞄准更高标准提档升级,久久为功留“绿”,持续不断赋“文”。
实践证明,多下“绣花”功夫,就会多出精彩之笔,就会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我们相信,拿出“绣花”功夫锻长板的秭归,一定会不负市委的信任重托,与时间赛跑、用奋斗发声,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书写出新的优秀答卷。
(南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