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昌消防”闪耀荆楚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通讯员 宜消宣

宜昌地处江汉平原,长江之畔。这里,有苍莽的青山,秀丽的江河,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丰富的矿产,充沛的电能,是化工企业的聚集高地。

科学的产业规划、雄厚的资源禀赋,给宜昌装上了澎湃的马达。与此同时,也给宜昌消防救援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岳、水域、化工等灾害事故救援逐年上升。“全灾种、大应急”的使命要求显得尤为迫切。

如何破题?

坚持“有兵可调、有装可用、有技可施、有章可循”,建设符合宜昌地域特色、初具规模成效的专业消防救援队。10月15日,在宜昌市召开的“全省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暨灭火救援指挥部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宜昌消防救援支队交出了这样一份醒目的答卷。

立足有兵可调,系统培养专业人员

消防救援,有兵可调是基础。

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系统构建专业编队,依据辖区风险类别和灾害事故特点,按照“一专多能、专常兼备”建队模式,坚持“属地主战出动,相邻响应支援,整体合成作战”的编队原则,构建站级建班组、大队建分队、支队建类型专业队的三级编队模式。

支队层面,分别依托三峡特勤组建了105人的地震救援专业队,依托夷陵大队组建了45人的山岳救援专业队,依托葛洲坝紫阳站组建了40人的水域救援专业队,并选取化工聚集的猇亭、宜都、枝江等地组建90人的重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承担辖区和跨区专业救援主战任务。

大队层面,依托装备模块和所辖队站实力,每个大队建立6人的山岳救援分队,10人的森林火灾扑救分队和8人的水域救援分队,承担辖区主战和相邻增援任务。

站级层面,根据消防站类别划分,结合专业岗位,编配破拆、水域搜救、警戒、通信、无人机等专业班。各班下设专业小组,以小组为最小作战单元,明确训练作战任务。

在此基础上,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系统开展专业训练,坚持全员练基础、岗位练专业、班组练协同、合成练战法。

同时,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系统实施专业考评,明确考核内容、规范考核程序、强化结果运用。

坚持有装可用,逐步配强专业装备

消防救援,有装可用是保障。

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根据专业队主战、辅助、保障装备梯次需求,综合宜昌辖区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区域风险、灾害特点四个因素,因地制宜,量入为出,重点强化防护、侦察、通信、破拆、救生等各类器材配备。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为专业队配置通信指挥车、水陆两栖车、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各类救援机器人、雷达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高效实用车辆装备320(辆)件;瞄准各类灾害事故处置难点,自主研发革新玻璃破碎器、无火花快速关阀工具组、放空引燃装置、干粉扩散器等22件器材装备。

同时,支队模块化集成专业装备,结合属地灾害类型和队伍装备优势,依托三峡、夷陵、枝江、西陵大队分别作为地震、山岳、化工、水域专业队的特种装备集中储备点。推动建成市、县两级16处综合应急专用装备物资保障库,广泛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此外,支队与三峡机场、宜昌东站签订战略运输协作协议,通过航空运输箱模块化集成装备,解决带压、带油等特种装备无法直接上飞机、高铁的弊端;改良革新自装卸式集装箱、电动搬运推车、救援背架等装载运输装备,全力打通装备运输的“最后一公里”。

围绕有技可施,全面提升专业能力

消防救援,有技可施是关键。

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专业经验支撑,编制处置要则、编写教学手册、编订技术指南;聚力专业技术应用,施教专业技术、钻研实用技术、攻关疑难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以每年解决1至2个救援难点为目标,加强战术研究,在实战中总结提炼无火花快速关阀处置、L型狭小空间救援、水面搜索综合救助等5大类18项实用技术,着力解决指战员执勤训练基础薄弱、养成不够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还聚合社会专业力量,建立与三峡大学、宜昌市体育局、海事局等相关领域专家的教学交流机制,聘请石油化工、建筑结构、卫生防疫等领域专家34名,与宜昌市户外与探险协会、长江电力潜水分部等民间救援力量达成教学联训和救援合作协议,共享师资力量和训练设施,通过“内外结合”,为指战员操场训练和现场处置,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经验借鉴。

着眼有章可循,反复磨合专业处置

消防救援,有章可循是前提。

编制专业的预案。灾害发生前,宜昌消防根据专业队实力和灾害事故类型,从灾害最大、最难、最危险、最不利的角度出发,分别制定总体预案、类型预案和重点单位预案标准,实现“一键式”调度指挥。

规范专业调度。灾害发生后,依据类型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辖区消防站专业救援班组遂行出动,对灾害事故进行先期处置,依托地方政府、公安等部门联动协同,建立与指挥中心可视化通信渠道。实时连线相关单位和专家,为综合应急救援提供全方位、全过程辅助决策,实现人员、装备、信息和现场作战的高度融合。

开展专业处置。为规范现场指挥,对于全勤指挥部到场参与指挥的现场,分前后方树立区域指挥理念,建立现场通信网络,规范通信术语、保障指令通畅;划定战斗区段,实施分组指挥;明确力量集结和人员休整区,确保攻防有序。

对于勤务保障,制定相应标准,确保一线指战员的食宿及淋浴、轮换等基本保障需求。采取自主加社会化保障方式,实现油料、药剂、机械快速调用供应和现场装备抢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