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十三五”期间争取交通建设资金21.7亿,同比增长72%。同时,乡镇的公路通达水平达到100%,村的通达水平达到100%。
“十三五”是长阳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交通人敢谋敢闯敢争取、真抓真干真攻坚,把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规划图变成美好出行的施工图、实景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宜昌长阳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敢谋真抓
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结合全县交通现状及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长阳交通部门自“十三五”期间开始,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向宜昌靠拢战略、融入宜昌城市群的构想,科学谋划了宜昌点军至长阳龙舟坪公路新建工程、324省道鸭子口至渔峡口段公路改建工程、318国道红花套至偏岩公路(长阳段)等一批推动长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补齐“东强西弱、南北不畅”短板,加快融入宜昌“半小时经济圈”。超前谋划未来发展,编制完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交通新蓝图,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畅通县内微循环,加快构建“城外成环、城内成网、环网相连、节点通畅”的道路网络体系。
为助力精准扶贫、服务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交通部门不遗余力加快推进道路路网建设,完成一级公路20公里,二级公路改造16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1965公里。先后完成丹水新区路网工程、龙五一级路磨市至五眼泉段、318国道贺家坪绕城、324省道下渔口至鸭子口段、459省道松园坪至都镇湾段、下渔口至清江方山旅游公路等一批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干线工程,水上完成3处游渡码头基础设施建设,隔河岩库区旅游码头正在建设之中。
五年的栉风沐雨,“十三五”规划项目已经陆续由蓝图变为现实,宜长快速通道隧道工程和沿线桥梁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完成80%工程量,年底可完成全线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营运;459省道火烧坪至鸭子口段路基建设已完成,10月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324省道鸭子口至资丘段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已启动路面浇筑,力争年底建成通车……交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敢闯真干
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滚石上山不松劲,一项接着一项干。
“十三五”以来,交通人聚焦客运市场秩序、物流配送服务、美丽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短板,精准发力,下足狠功夫,啃下“硬骨头”,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多点发力整治群众高度关切的道路客运市场秩序问题,通过常态化整治,县城区及乡镇交通秩序明显好转,102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满足城区各线路公交出行需求。
深化物流站场主体培育,积极推动物流主体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县级农村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渐趋成熟,11个乡镇及148个村拥有配送网点,百誉物流“长阳模式”得到业界认可。
高起点规划、全方位统筹、高标准建设,谋求“山、水、路”完美融合,把公路当成景点而建成的首条“美丽宜道”——下渔口至清江方山旅游公路,成为宜昌市“网红打卡路·交通星地标”首站活动举办地点,吸引了众多骑行、摄影及自驾爱好者打卡。
围绕“建设绿色通道,打造生态公路”目标,完成国省干线大中修300公里、公路美化400公里,省道安防工程设施改造200公里,新建公路服务区、便民驿站、停车区20余处。318国道关口垭服务区成为全省普通国道“明星”服务设施之一,以“1314”停车观景驿站为背景的微电影成为展示长阳交通人正能量的新名片。
聚焦非法码头治理,完成5个非法溜槽码头和1个砂石场取缔,港口船舶绿色岸电建设和港口、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建设大力推进,长阳清江水域率先进行船舶防污染实时监控试点建设项目,GPS(北斗)、AIS、CCTV等水上通信与运行系统全面覆盖,水上交通4G视频动态监控系统稳步运行,绿色水运迈出重要步伐。
■敢争取真攻坚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成熟
咬定青山不放松,攻坚克难加油干。
“十三五”以来,交通人大力抢抓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国省干线提等升级、“616”对口支援等政策机遇,争取各类资金21.7亿元,为加快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路网结构优化、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能力增强、运输供求关系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即将圆满收官的“十三五”,是克难前行、披荆斩棘的五年。经过五年的接续奋斗,面对筹融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压力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长阳交通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立足政策导向、紧盯任务目标,精心组织谋划,以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在用足用活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利用国开行贷款3.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965公里,安防工程1714公里,农村公路畅达深度不断延伸,道路通行安全指数持续提升。充分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积极支持贫困地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累计安排贫困村建设计划924公里,新建农村公路桥梁9座,完成危桥改造5座,贫困地区的交通短板补得更加牢靠,基础打得更加扎实。以“四好农村路”为载体,坚持规划引领,完成153公里提档升级建设任务,新建的下渔口至清江方山旅游公路串联起“山水林田、城乡村景、畅安舒美”的景致,成为高标准建设的生动实践。
即将圆满收官的“十三五”,是创业前行、奋力奔跑的五年。经过五年的接力赛跑,长阳已基本形成水、公、铁、高速并举,“一铁四横五纵”,直达宜昌,辐射周边县市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县公路总里程7053.23公里,境内拥有高速公路84.65公里、国省道526公里,农村公路6442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65座4896延米,农村公路安保里程1714公里,通村硬化路里程4982公里;拥有等级客运站13个,客运班线97条,营运车辆456辆,全县154个行政村客运通车率100%;农村物流配送中心1个、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11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48个;辖区主航道通航里程138.5公里,各类船舶293艘。
勇向潮头立,奋发正当时。“十四五”的美好画卷即将徐徐展开,站在新的起点上,长阳交通人满怀憧憬、斗志昂扬,在匠心筑梦、初心追梦、实干圆梦的新征程中乘风破浪,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融入大宜昌交通圈,实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交通先行。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雪
通讯员 覃银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