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奏响鱼水情深动人乐章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三峡日报

“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革命老区远安,人民群众把驻远部队官兵视为子弟,驻远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视远安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军民共同奏响鱼水情深的动人乐章。

多年来,远安先后5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2016年被表彰为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如今,远安以新的双拥工作业绩争创第6次全省双拥模范县。

围绕官兵需求

优抚服务更贴心

2020年,远安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全省星级服务中心”和“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围绕官兵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近年来,远安深入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情系基层官兵”活动,累计为367户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家庭解决住房难题。动员社会力量扶持优抚对象勤劳致富,为优抚对象赠送各类科技书籍2000余册,提供致富项目60余个。安排700余万元帮扶援助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为有上岗意愿的46人落实政府专项公益性岗位。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优抚对象临时救助专项资金。

贴心做好优抚服务工作,远安坚持把援建部队、巩固国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不断提升优抚工作管理服务水平。

为此,远安优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编制、人员、经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覆盖所有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服务网络,优抚对象诉求沟通渠道进一步畅通。

强化优抚安置,建立“两同时”“一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机制,实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经费、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全县集中社会化发放。2019年,远安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基础标准达18755元,进藏、进疆和高原条件兵以及大学生入伍均严格按规定标准予以增发。近4年来,远安累计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2500余万元、慰问金200余万元。

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落实城镇退役士兵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符合条件退役士兵均落实事业单位岗位。建立建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三类基地”,在全市率先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开设汽车驾驶、机械加工、电子商务等10类专业培训项目。严格落实高职扩招、随军随教家属安置和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政策,对驻军随军家属进行妥善安置。

推动共建共享

军政军民一家亲

6月8日上午,天空下着小雨,远安县现代办公经营部负责人曾宪萍,忙完手头上的工作,赶紧联系兽医人员,驱车10余公里带兽医到军营为新养殖的生猪治病,对家禽生猪与蔬果种植技术进行现场授课指导,还将战士家人邮寄的10余件包裹分别交给“兵娃娃”。6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曾宪萍工作之余坚持拥军不停歇,像母亲一样关爱中队官兵。

2018年夏天,曾宪萍发现中队营房维修后,还缺少生活设施,看到战士们休息时,在学习室一边擦汗一边看书,训练累了还用手洗衣物,便出资2万多元,购买了2台空调和3台洗衣机送到中队。2019年3月,曾宪萍在与战士们交流中得知中队图书室图书较少,无法满足官兵求知需求,与县图书馆共同援建图书室,开展送图书进军营活动,每次送书200本,每月更换一次书籍。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曾宪萍慈母一般地爱护中队年轻的官兵,用爱心、真心、理解之心去温暖每一个年轻战士的心灵,使他们身在异乡,却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和家的温馨。

曾宪萍拥军的故事是远安坚持军地协同,促进军民共建共享,不断开创军民融合、鱼水深情新局面的一个镜头。多年来,远安积极支持驻军建设,投入近2000万元完善县人武部、武警远安中队等驻远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援建“军营图书室”,定期组织开展免费体检、“送戏进军营”、法律拥军、科技拥军等活动。

民拥军,军爱民。县人武部扎实开展驻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军休所积极开展“手牵手、帮战友”“捐资助学”等活动。驻远部队官兵踊跃参加赈灾募捐、结对帮扶等,捐资10余万元。县消防救援大队先后出警1653次,累计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2659人,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运送抗旱用水2200余吨。

退伍不褪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探索组建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安保队、义务巡逻队,参与辖区联防联治,先后协助完成远安田野马拉松、嫘祖文化节等多个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远安近千名退役军人重整戎装、投入战斗,深入到117个村居、61个卡点参与防控任务,负责交通值守、政策宣传、人员摸排、体温监测及物资配送等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退役士官谭昌强因疫情防控事迹突出,已申报全国抗疫先进个人。

不忘初心使命

军民同心强国防

心手相牵、军民同心。6月27日,远安普降大暴雨,由武警、民警、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救援小分队,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92人。多年来,远安大力推进党政军携手共建,形成了干群广泛参与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

远安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精神文明评比和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并成立了全省首个军地共建办公室,负责军地对口协调服务。

各乡镇、各双拥成员单位均成立双拥创建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人员、场所,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办公场地“四个到位”,共成立双拥工作机构76个、群众性拥军优属服务组织126个,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

完善机制促双拥,先后健全完善领导小组会议、走访慰问、军事日和检查评比等四项制度。坚持抓地方工作不忘部队建设、召开重大会议不忘强调双拥工作、下基层检查不忘督促双拥工作、部署地方工作不忘发挥驻远部队作用、安排财政预算不忘双拥优抚安置经费保障、组织人事调整不忘官兵家属妥善安置、表彰先进不忘双拥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等“七个不忘”的工作机制,为双拥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4年来,远安大力开展“颂党、爱国、拥军、爱民”宣传教育,县委党校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国防基础知识。邀请部队官兵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80余场次、军事训练指导近万人次,实现国防教育和文化教育同重并进,征兵工作连续20年无责任退兵,多次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先后完成远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解放洋坪烈士墓及其它散葬烈士墓修缮工作,为党员干部群众打造了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烈士纪念日、为烈士寻亲、寻访抗美援朝老兵等活动,全县4年来有3万多人次在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县级领导坚持每年带头参加“军事日”活动,县直各部门积极开展各项军事训练,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国防意识。在村居普遍建立民兵连组织,在企业以退役士兵为骨干组建民兵连,坚持以比武竞赛促进实战训练,不断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实战能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民携手,必将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为远安开创军政军民团结的新局面。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龚昌俊

通讯员 张祥 彭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