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鹏
通讯员 杨士鑫 李杨婷
阅读提要前10个月,新签约项目786个,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1个,投资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68个……最新的考核通报显示,襄阳市在全省2020年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招商引资督办考核评分中,均居综合排名第一位。“云对接”引来“金凤凰”拿出几亿甚至几十亿元进行投资,企业家非常慎重。但疫情期间,招商人员无法与招商对象见面,怎么办?“拿出真心实意,‘云对接’也能引来‘金凤凰’。”襄阳高新区自贸与境外招商部部长魏巍说。11月底,投资3亿元的德国西门子襄阳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项目签约落地。这一项目落地,正是“云对接”的功劳。此前,经过长期接触,西门子和襄阳高新越走越近,但今年初疫情发生,双方见不着面,合作眼看着要黄了。“当时对能不能按时签约,心里是没底的。”西门子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及工业4.0创新中心总监朱亚喆说,但招商人员的细致服务,让自己打消了这个疑虑。由于白天工作忙碌,朱亚喆经常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但不管怎么晚,魏巍的电话总是24小时待机等候。“经常晚上打电话,对接合作细节,甚至聊到凌晨。”魏巍说,对企业提出的任何问题,他们都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正式、全面、专业的答复。疫情前的接触奠定了基础,“云对接”进一步打消了企业的顾虑。但临近签约时,上海浦东又出现疫情反扑。双方约定,通过直播看工地,通过邮寄签协议,一定要把项目建成。最终,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该项目成功落户襄阳高新。疫情防控,阻不断招商的热情。今年,襄阳市已先后举办网上推介会6次,组织网上签约25场,组织视频连线“云上洽谈”400余次,推动了东硕宇辰襄阳东津新区智能终端项目、深圳市天时利5G智慧路灯智能制造项目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第一时间“走出去”2019年7月,襄州区了解到上市企业北京易华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在湖北设立中部地区总部,招商人员立即展开工作。襄州区招商服务中心的计琛楠负责该项目。前期的对接后,他一直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4月8日,武汉“解封”后的第一天,计琛楠和襄州区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就来到武汉,与该公司的中部大区负责人邵毅面谈。“真没想到你们这么主动。”被襄州招商人员的到访“吓一跳”的邵毅介绍,此后几乎每个月,襄州招商人员都会来武汉与他当面商谈,在讨论合同细节时,甚至一周上门几次。9月初,经过多次磋商后,双方仍有一些细节需要确认。易华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到襄阳谈。经过一周艰苦谈判后,双方终于敲定合同细节。9月27日,项目正式签约;10月30日,项目开工,将在襄州投资11亿元,建设大数据中心,打造襄阳的“城市大脑”。襄阳市招商局副局长周建宏介绍,4月起,襄阳市市领导在全省率先走出去招商,先后10次带队到长三角、珠三角20余个城市,密集拜访了120余家企业。7月下旬开始,襄阳全市111支招商小分队前往全国各地,拜访企业3060家,促成140个项目签约,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9个。“四张清单”解决100多个问题12月13日,位于襄阳东津新区的卓茂科技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得益于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我们的建设速度很快,预计明年6月份完工。”项目负责人郑青华说。为华为公司提供配套的卓茂科技公司襄阳生产基地,是东津新区的重点招商项目。2019年12月,项目进度到了选择建设用地阶段,不料却遇到问题。郑青华说,项目分三期建设,但第一次看中的地块,仅能满足一期建设,周边已没有闲置用地进行后续建设了。得知卓茂项目的困难后,东津新区招商部门立即行动,协调规划、国土等部门,仅用几天时间,又给卓茂项目找到合适的新地。但郑青华又提出新要求,“新地块上有一部分附近农民的菜地,平整工作如果由企业来做,会让项目开建的时间大大延后,可否由当地政府来做这项工作?”在招商部门协调下,当地政府仅用20余日,就完成菜地征用、附着物补偿和土地平整等工作,在12月底将“净地”交给了卓茂项目。郑青华感动地说:“全力满足企业要求,我看到了襄阳干部的魄力和能力。”“招商工作是全程服务,决不能‘一招了之’。”周建宏说,襄阳招商部门形成重点项目推介、跟踪、签约、开工的“四张清单”,全程服务,一抓到底。今年来,襄阳市招商部门召开督办会、协调会40余场,研究解决100余个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关圣古镇、奥利斯二期、卓茂、楚商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