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五位获全国大奖老兵的“创业经”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包晓霁

在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赛场,他们是湖北创业老兵的优秀代表。在现实的创业之路上,他们还是探索者。创业热潮中,作为“过来人”,他们有些知心话要对战友们说。武汉可遇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有缘——“做自己擅长的事”“发电1瓦建设总承包价格从8.1元降到3.7元,上网电价从补贴后的0.98元降到完全没有补贴的0.416元,预计7至10年收回成本……”12月20日上午,在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街道的华雅公寓,说起自己正在参与实施的“基于‘光伏+’模式的大别山立体扶贫”项目,37岁的佘有缘如数家珍。在11月结束的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佘有缘凭借这个项目,一举夺得“精准扶贫赛道”第一名。佘有缘是浠水县人,高中毕业后参军,退役后考入郑州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的推广销售工作。2011年,受国际环境影响,公司经营遇到困难,佘有缘决定再读书,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带领的高温红外节能项目团队,参加首届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2014年,硕士毕业的佘有缘在武汉安了家。他发现,身边不少朋友受到租房的困扰,于是萌发了做公寓租赁的想法。他拉上弟弟一起成立武汉可遇公寓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青睐,拿到顺为资本1000万元风险投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损失较大。即便如此,疫情期间他依旧拿出近100套房,免费提供给医护人员、志愿者。做公寓租赁的同时,佘有缘还在关注光伏发电领域。“光伏发电不仅可以为村里带来租金收益,还能通过光伏板运维,拉动更多乡亲们就业。”佘有缘说,从2016年开始,他就联系企业到浠水、罗田等地修建光伏电站。创业路上,佘有缘过了不少“沟沟坎坎”。对于退役军人创业,他感触颇深,“老兵创业要谋定而后动,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切忌盲目做决定。”武汉源海博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星——“再小的事情也得自己先学会”“源自海军,博士创业。”12月21日上午,在位于光谷的武汉源海博创科技有限公司里,38岁的总经理张星,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着公司名称的含义。在1个多月前举行的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他带去的“减振降噪工程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大赛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赛道二等奖。“通过那次比赛,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对公司未来发展也有了更多思考。”张星说。与此同时,在浙江宁波,源海博创43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已启动建设。张星是湖南湘潭人,1999年考入海军工程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从造船学到机械设备减振降噪。2017年,身为海军中校的他申请自主择业,选择与战友一起创业。源海博创是一家专注于减振降噪技术及声学技术应用的公司。公司初创时,张星和伙伴们也曾遇到迷茫。“我们开始想做民用船舶的减振降噪,后来发现造船整体市场低迷影响到业务的开展。”随后,通过线上推广,他们接到了第一个订单。张星说:“是宇通客车公司的订单,帮助我们实现了业务零的突破。当时我们都还没有自己的工厂,只能通过技术交流说服对方,然后在深圳找了一家工厂代工生产。”那次之后,张星意识到,公司要想发展,不能只做技术服务不做产品。此后,源海博创有了自己的工厂,业务延伸至工业企业、商用建筑、轨道交通、消费级产品降噪等领域。如今,在源海博创团队,博士有6名、硕士8名,还有两名教授,其中大多是退役军人。对于退役军人创业,张星说:“想干事得自己先弄懂,再小的事情也得自己先学会。比如想开修理厂,就得掌握修理工的技术,不能眼高手低。”武汉海慧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卫龙——学习使创业路更坚实“通过参加全国的比赛,我看到了差距,也增强了信心。”12月18日,在位于武汉市硚口区的武汉三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说起1个多月前参加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葛卫龙还有些意犹未尽。这次比赛,他带去的“水下ROV系统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新兴产业赛道”三等奖。从湖北省“军创杯”到全国双创大赛,葛卫龙坦言,一路走来,收获巨大。此前在海军工程大学学习工作20年,选择自主择业的葛卫龙,和几个伙伴一起创办了海慧特装。40多个骨干,近一半是退役军人,葛卫龙把企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退役军人善于抱团形成合力”。公司成立于2017年,但2018年才是步入正轨的开始。据介绍,海慧特装成立之初,经营并不顺利。“开始只想着做产品,结果发现找不到销路。直到后来才认识到,商业是关于价值交换的学问,产品和商品是有差距的。”葛卫龙说,随后通过调整经营思路,专心做技术研发,公司才有了起色。直到现在,他还会不停问自己“凭什么是你(获得成功)”。今年9月,葛卫龙和团队一起拿到了湖北省首届“军创杯”新兴产业赛道冠军。随后参加全国筛选,海慧特装又脱颖而出,成为参加“新兴产业赛道”全国决赛的20家军创企业之一。葛卫龙说:“能出现在全国的赛场,我认为就是成功。比赛取得的成绩,也让我们团队特别振奋,对公司的发展更有信心。”从做产品到做技术支撑,从产品卖不动到年业务量3000多万元,从小微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葛卫龙说,创业路上,自己也不停在学习。“退役军人执着、勇敢,退役军人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学习的能力。想创业,先学习。”葛卫龙表示,没有什么是凭空落下来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让创业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湖北碧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开春——防范风险量力而行“如果不是只能通过远程视频路演,名次应该会更好的。”12月22日,在襄阳市樊城区天一二手车交易市场,田开春回想起1个多月前的那一幕,还有些不甘。在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他的“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获“创新团队赛道”三等奖。因为父亲去世,田开春只能通过视频连线,与大赛现场评委交流。田开春今年44岁,在创业这条路上,他走了20年。田开春是个军迷,从小就喜欢看军事书籍、杂志。1997年底,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大三的他,报名参军。“除了自己从小向往军营,还有父亲的期盼。”田开春说,没有参军一直是父亲的遗憾。在部队里,凭借军队网络化改造的机会,田开春接触到电脑和网络,“我应该算是国内比较早‘触网’的人。”2000年退役后,他回到襄阳跟大学同学一起开了家网吧。仅用两个月多时间,网吧里的电脑就从4台增加到12台。开网吧、饭店、运动场馆,卖电脑、包子、鞋,做房地产开发……田开春做过很多行当,有赚有亏。2016年,他开始接触新能源汽车,与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开发共享汽车业务。“300辆车,2017年开始投放襄阳市场,还挺火的。”田开春表示,虽然这项业务仅坚持了两年多,但他通过共享汽车,了解到废旧锂电池的再利用,还接触到中南大学的研发团队。2019年6月,一座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在老河口市仙人渡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这是湖北碧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回顾这些年的创业,田开春坦言,自己也走了不少弯路。他说:“退役老兵创业,首先要有防风险意识,最好能先就业再创业。要量力而行,不懂的,一定不能干。”湖北领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辉——“想创业不妨先就业”“1亩地能种53颗梨树,1颗梨树挂果130至150个……”12月23日下午,在位于天门市渔薪镇曾搬口村的领尚农业水果示范基地里,水泥桩整齐划一,刚栽种的梨树苗上,“织满”了铁丝网。看着渐成规模的示范园,方辉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算起账来。树苗来自湖北省农科院,其中一部分还是方辉头一天连夜带人从武汉拖回来补栽的。梨树品种是省农科院培育的“双臂梨”。“这种梨树生长的形状像人张开的手臂,铁丝网是防止果实压坏树枝。”方辉说,这种“双臂梨”又脆又有水分,口感好,个头也大,市场价格高。试种成功后,准备进行大面积推广。这只是领尚农业种植养殖基地的很小一部分。在11月12日举行的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上,方辉的“领尚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获“现代农业赛道”优胜奖。他说,通过比赛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公司知名度,收获很大。方辉说:“今年9月开始,我们在扩展省内市场的同时,开拓省外市场,把实体店开到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四川、河南等地,目前领尚食养生活超市数量达139家。”2008年从部队退役后,方辉白手起家,做工程、开手机卖场。2015年,身家千万元的他响应家乡号召,返乡发展现代农业。5年时间,他带着乡亲们把企业销售额提升至1.2亿元,利润超过1000万元,合作伙伴超过40多个。创业不是“天上掉馅饼”。“从部队退役后,我没有盲目创业,而是跟着老板到十堰打工,做汽车零部件。”方辉说,在那家公司,他跟着老板天南海北跑市场。两年后,有了好机会,他才选择辞职创业。“想创业不妨先就业,这是我最想对战友们说的。”方辉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