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理科生,这次高考632分!终于从平淡的中考中走出来了……”7月23日下午,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毕业生严时骏告诉记者,他通过三年的努力奋斗,除了取得了满意的高考成绩,最令他开心的是,他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与老师、同学和自己和谐相处,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就是原宜昌市二中,于1954年创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严时骏一样,刘宗锴、王煜坤、杨玉婷等一批毕业生在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完美蜕变,让逆袭的青春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分层教学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释放
严时骏是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1708班的学生。他告诉记者,他当年的中考成绩只有422分,进入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后,情绪一度很低落。这次能够在高考中完成逆袭,他最应该感谢的是,一路陪伴他走过来的具有浓浓教育情怀的老师们。
“我初中的时候并没有在学习上耗费太多精力,高一的时候对物理很感兴趣。”严时骏告诉记者,他经常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去请教物理老师吴凡一些问题,导致吴凡老师没有时间睡午觉。
“吴凡老师从来没有抱怨过,无论我提的问题是多么弱智,他总是耐心解答。他还经常鼓励我,单独指导我。”严时骏说,高一的时候,有一次期中考试,班上只有他一个人的物理考了满分,这让他自信了很多。
进入高三后,物理老师刘红为了关照大部分同学,教学进度较慢、内容较简单。针对严时骏的情况,刘红老师为他量身定制了提升强化计划,还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下功夫自学。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让严时骏的物理成绩一直保持领先优势。
“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都不一样,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分层教学,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精准化辅导,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释放。”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校长刘艾华说。
据了解,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严时骏、刘宗锴、王煜坤、杨玉婷等一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被分到了“逆袭班”。
刘宗锴是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1706班毕业生,在本次高考中取得了理科610分的好成绩。刘宗锴说,进入“逆袭班”后,各科老师对他们实行一对一辅导,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当面批改,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同学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答题思路,他在这些深层次的交流中不仅拓宽了解题思路,还让他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王煜坤是今年5月6日才正式进入“逆袭班”的。他告诉记者,1月份统考的时候,他的理科综合只考了199分,其中生物最差,90分的总分只考了36分。生物老师卢冰洪经常鼓励他,还把他经常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并搜集同类型题库对他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一段时间后,王煜坤的生物成绩提高地很快,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他的生物都考了70分以上。本次高考,王煜坤考了590分,其中理科综合得分242分。
杨玉婷是文科生,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1713班毕业生,在本次高考中取得了571分的好成绩。杨玉婷说,她进入“逆袭班”后,数学老师曹超会找一些理科的数学题目来训练她,提高她的解题能力;同一道数学题,曹超老师会指导她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拓展她的思维。有时候,遇到一些难题,杨玉婷要反复问上好多遍,曹超老师总是耐心讲解。
杨玉婷告诉记者,高三下学期,有一次选填训练,她的数学成绩是“逆袭班”的倒数第一。曹超老师不仅帮她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还耐心开导她,让她不要给自己压力,尽力就好。后来,在曹超老师的“一对一”指导下,杨玉婷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成绩稳步提升。
■德育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人文艺术不等于文科,而是构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观,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刘艾华告诉记者,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秉持“育人”的理念,全力推进德育教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据介绍,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共开设了26门德育课程,涵盖法纪、诚信、感恩、红色基因教育等主题,特设艺术修养教育、节日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从高一至高三年级,该校每周还会开展一次德育课程教学活动,每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励志、感恩、安全等主题的德育教育,激励我经常与自己对话,不断反省、持续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刘宗锴说,三年的德育教育,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让他更坦然地面对人生得失。
杨玉婷告诉记者,学校开设的德育教育课程,不仅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学生利用兴趣爱好来缓解精神压力。
“考试争分夺秒,用笔填满整张答卷;闲来悠然自得,画画丰富精彩人生。”杨玉婷说,她特别爱画画,心情烦躁的时候,画几笔水彩画,可以让她的心静下来。高考备考期间,杨玉婷的笔从未停下过,无论是钢笔还是画笔,她都能拿得稳、握得住。
和杨玉婷一样,在本次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严时骏、刘宗锴、王煜坤,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减压方式。
“肖邦是钢琴诗人,他的作品旋律都很安静、优美。其中,《夜曲》最能打动我。”严时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钢琴,并且达到了钢琴十级的水平。现在对他来说,钢琴不仅是一个证明,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严时骏还是一位运动少年,课余时间会约上同学一起打篮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课间由集体跑操变成了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刘宗锴会抓住这个空档,和同学打几局乒乓球,放松身心。“我们一直把乒乓球拍装在书包里,有空闲时间就会拿出来,和同学切磋切磋。”刘宗锴说,打乒乓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让他可以享受全身心投入的乐趣,更让他保持充沛的体力。
王煜坤虽然是一名理科生,除了学好物理、化学、生物,他也不忘关注时政新闻,积累历史知识。“结合德育课程的红色基因教育,让我受益匪浅。”王煜坤说,高中三年沉淀的品德修养、精神财富,让他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启发他努力学习,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网上课堂
让学生在云端冲刺成功逆袭
“开启空中课堂,让毕业班的学生在云端完成高考前的冲刺。”刘艾华说,为了将网上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全校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寒假期间,生物老师张海涛回到老家夷陵区樟村坪镇董家河村过春节。由于那里的网络信号没有全覆盖,每次给同学们上网课,她每天需要步行往返5公里。
生物老师卢冰洪认真研究和学习空中课堂,摸索教育教学新思路。每次上网课前,他都精心准备,认真备课,研究当日学情,制作精品课件,力求打造精品网络课堂。
1706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周莉精心设计课时作业,从重点解读到难点突破,从常考题型到常规方法,从巩固提高到拓展延伸,总是尽可能地面面俱到。“周莉老师做事情很周到。去年下暴雨涨水,周六补完课后,还是她把我们挨个送回家。”回忆起周莉对学生的细心照顾,刘宗锴感动不已。
曹超老师完善解析,不仅详解答案还分析过程,不仅针对问题还关注审题,从题干开始批注解析,帮助学生建立审题习惯。杨玉婷说,曹超老师的网络课堂深受学生喜爱。组建“逆袭班”后,曹超老师要带两个班的数学课。大班人数多,作业批改量大;小班要“一对一”辅导,针对每个人的问题精细辅导,比以往付出了更多的精力,经常忙到晚上十点多,还在给学生上课。
除了上好每一节网课,语文老师卢红芹还进行了学生个性化学法指导、学习生活管理和居家学习中的情绪调控等探索。为了缓解同学们紧张的情绪,她每天在上网课之前通过演讲的形式分享一个励志小故事。“卢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了,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到教室来陪我们上早自习,太辛苦了!”刘宗锴感叹。
高三年级主任刘绍云积极协调各方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他提出了分层对学生给予合理的建议,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限,充分利用钉钉、微信、QQ、电话和家访等形式主动与特别学生寄语和交流,回复学生们的疑难和困惑,回复家长们的焦虑和求助。刘绍云说,学校还在疫情期间实行“一部手机巡查监管三个年级”,建立了一套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管理网络,从制度上保障了网上课堂的高效运行,为全校师生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
5月6日返校以后,为了将疫情期间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老师们“全天候”待命、“高强度”教学,为决战高考竭尽全力。“我们再不努力,就太对不起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了。”毕业生们纷纷感慨,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学。
“本届毕业生能够实现逆袭,得益于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副校长皮冬林介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职员工211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10多名,宜昌名师1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及优秀教师40余名。
据悉,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今年招生计划是560人,其中统招生280人,自主招生280人。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周寒飞
实习生 杨梦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