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笔墨熔铸时代精神与生命体验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蔡家园

很多时候,在观看一些中国画,包括某些名家的作品时,我会赞叹其构图、用色、运笔的精妙,可是情感上却无法产生丝毫共鸣,更不用说思想上受到冲击和震撼。我不免疑惑:这样的画究竟好不好?山水、花鸟、人物都画得很精美,勾皴染点擦皆有章法,笔墨线条自有来路,传统功力深厚——自然是不坏的。可是这样的画显然过于重视技术性,匠心有余,诗性不足,又怎么称得上是佳品呢?当艺术丧失了与个体生命经验的关联,失去了个人化的审美发现,其实就与艺术创造南辕北辙了。

读杨金卯的画则是另一种感受。其线条的使用、色彩的调配、意境的营造一望而知,她受过规范的学院训练。更重要的是,其画作中洋溢的生命激情和独特思考会一下子感染你、点燃你,让你在心灵激荡中感受到诗与思的震撼,从而产生强烈共鸣。

纵观杨金卯的创作,她的艺术探索大体可以分出三种路径。一种是追求传统笔墨趣味,沿着中国古代文人画托物言志的路数书写花卉。她早年画过不少荷花,像《减香图》《冷翠遗香》《素莲小景》等,着意描绘孤高清绝的意境,寄寓一位年轻女性对浊世独立、孤傲高洁品格的追慕。她没有以常见的荷花入画,而是以规整遒劲的线条写残荷收敛、莲蓬兀立,强化“我”的选择与情感投射,彰显了一位年轻画家的主体性追求。一种是融入了现代趣味的向日葵与美人系列。这类作品以《柔软的时光》《香凝指尖》《夜精灵》为代表,虽然“应物象形”,但注重自我思想与情感表达,“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杨金卯笔下的向日葵不像赵少昂、唐云所绘的向日葵寄寓着丰富政治寓意,它只是女性对身体、性别的领悟与抒怀;它也不像梵高的向日葵燃烧着痛苦的挣扎与生命的辉煌,它只是贴近日常的浅唱低吟,表达着女性的细腻感觉和隐秘情感,显得舒展而神秘、细腻而忧伤、清新而内敛。这类画作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时尚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着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在我看来,最能体现杨金卯艺术个性的是第三种探索——与江水相关的系列作品,如《再见了,沙船》《爱如潮水》《时尚·中国》等。《再见了,沙船》工笔细绘,立意显豁,漂流瓶中装着挖沙船随江水远去,意在倡导保护长江生态。这样的书写关注时代重大主题,体现了一位画家的思想能力,但在艺术表现上稍显直白、浅露。到了创作《爱如潮水》,杨金卯精心选择物象传情表意,显得更加含蓄有味。画面中部是一位坐在漂浮的奶瓶上的小女孩,她身穿红底白碎花连衣裙,深情凝视着手中的布娃娃,画面右上部悬浮着一只瘪了的气球,下部则是一堆浸泡在江水中的旧玩具……失去的童年,精神的“断奶”,略略感伤的调子被盛开的美丽浪花冲淡,江水汤汤,爱如潮水,引人无限遐想。在《时尚·中国》中,杨金卯则巧妙地将个体生命体验与时代主潮融合,抵达了一种新的艺术境界。这幅画采用三角形构图,画面的主体是沙滩、滔滔江水与四个漂流瓶,瓶子里分别装着双卡录音机、黑白电视机、海鸥照相机和大桥牌缝纫机,画面上部是火烧云天空和飞翔的海鸥。“四大件”作为时代物质生活的象征,接通了个人记忆与时代记忆,既表达了对远逝青春时光的忆念,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翻滚的浪花更是象征着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这幅画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受到广泛好评。杨金卯的这一类作品精心绘写人物和景物,显示出扎实的写实功力,同时又洋溢着丰沛的想象,呈现出浪漫主义气息和超写实主义气质。

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标志,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是,“笔墨”的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绘画工具和绘画技法层面的改变,更重要的在于思想观念和美学观念的革新。作为一位科班出身的画家,杨金卯一直自觉追求着笔墨变化。与一些工匠化的画家有所不同,她的探索熔铸了时代精神和生命体验,所以对于中国画创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