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爱李时珍养生到蕲春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医圣故里,养生蕲春。

2017年,蕲春县凭借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深厚的李时珍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旅游景观,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黄冈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蕲春县坚持高举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品牌,举全县之力,全力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及产业集群,高位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2020年是三年创建收官之年,蕲春县委县政府面对战疫、战洪、战贫三场大战大考,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滚石上山的韧劲、久久为功的定力,强力推动示范区创建。

蕲春大地上,一个具有鲜明特色、产业链示范引领效应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呼之欲出。

大力实施“药旅联动”战略

高规格推进国家级示范区创建

蕲春,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武杭客专、沪蓉高速、蕲太高速、麻阳高速横贯东西南北。明代“医圣”李时珍诞生于此。400多年前,在古蕲州的雨湖畔,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完成了传世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物,蕲春境内生长就有700多种。自唐代以来,蕲春就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享有“医圣故里”“教授名县”“王府胜地”“中国艾都”之美誉。

蕲春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99处。现已建成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8个、湖北省旅游名村3个、星级旅游饭店6家。

2015年以来,蕲春县委县政府把蕲艾产业发展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突破口,做到资源向蕲艾产业集中、要素向蕲艾产业倾斜、政策向蕲艾产业聚集,蕲艾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谋划蕲艾产业发展路径上,提出了“养生蕲春、从艾出发”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打造蕲艾“千亿产业、百亿产值、中国艾都”的发展目标,为示范区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启动。2017年9月中旬,经过单位申请、地方初审推荐、专家评审、实地检查和公示等环节,蕲春县从国内近百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湖北唯一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15家创建单位之一。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组建创建专班和编制发展规划则是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第一道工序”。

成立高规格创建专班——

蕲春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组建了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詹才红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乡镇(办、区)、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

编制高标准规划——

邀请国内旅游规划、中医药、产业发展等领域顶尖专家,高标准、高规格编制《蕲春县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确定了将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康养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发展目标。2018年4月,经过专家组评审,通过了《蕲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

出台“一揽子”配套方案和政策——

蕲春县委县政府印发《蕲春县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蕲春县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工作任务方案》,以及《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蕲春县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决定》《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重点基地(项目)“一建两补”奖励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

蕲春县还聘请相关专家为顾问,厘清创建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作战图》《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资料收集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编制《金沟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陈细怪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艾都艾草博览园概念性规划》等一批景区建设规划,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谋划“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系列项目,保障了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围绕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蕲春全县上下打响了一场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攻坚战。

高标准建设核心示范项目

中医药健康旅游加速融合发展

“抓好示范区创建,核心是要建设好示范区项目。”黄冈市委常委、蕲春县委书记赵少莲表示,近年来,蕲春深耕蕲艾种植、加工、商贸、物流、文旅、养生等六大产业板块,加快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奋力打造百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千亿大健康产业,争做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排头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健康+旅游”成为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助推器”,中医药健康旅游迎来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

鼓点催征,时不待我。

蕲春县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将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作为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让古老的中医中药在蕲春大地焕发出新的生命。

真刀真枪地干。县创建领导小组确定13个核心示范项目(基地),由13名县级负责人牵头,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全县各地各相关部门对照任务清单和创建要求,实行清单化运作,不间断督办推进。

真金白银地投。作为2020年才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蕲春在示范区创建上大手笔投入。三年来,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建设核心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接待条件、奖补市场主体,景区景点、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特色鲜明、焕然一新。

三年来,蕲春深入推进健康旅游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全域健康化,按照“快慢搭配、动静相宜、形式多元、文娱一体”的思路,打造医药文化之旅、健康养生之旅等多条健康旅游线路和城区3小时健康漫步生态养生圈、6小时健康骑行生态养生圈,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多元。

三年来,蕲春建成一大批度假酒店、民宿、旅游餐厅、农家乐、精品超市、艾灸体验馆,初步形成以度假酒店、民宿为引领,旅游餐厅、精品超市为主体,农家乐、艾灸体验馆为补充的旅游“吃住购养”接待体系。

李时珍养生学院、蕲艾小镇建成高端艾灸馆,李时珍中医院药膳体验中心、李时珍百草园食珍壹号、东璧阁酒店药膳中心投入运营,濒湖客舍、棠树岭·竹海人家获黄冈十佳旅游民宿,中医药牡丹养生园、李时珍百草园森林智慧小屋已成功运营,艾都艾草博览园新建一批农家乐,神蕲艾谷民宿建设即将启动。

三年来,蕲春创建领导小组及各项目牵头单位深挖李时珍人文资源和品牌价值,在示范区内大力推进旅游与中医药康养为一体的

“中医药+旅游”产业融合,观药景、品药膳、泡药浴的大健康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越拉越长。

蕲春运用云数据技术,搭建中医药健康旅游智慧平台,“吃住行游购娱”全覆盖,实现“一机游蕲春”。

如今,“大爱李时珍,养生到蕲春”蜚声海内外。2020年,尽管面对疫情、汛情双重影响,蕲春县游客接待人数达551.7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7.59亿元。

锚定千亿级健康产业集群

围绕药旅产业链精准发力

2020年12月底,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布局,大力发展块状经济、网状经济,以高质量的县域经济抬高全域发展的底板。

蕲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健康湖北战略,深化拓展“药旅联动”战略,锚定千亿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药促旅、以旅兴药”,集合各类要素,推动传统中医药产业向以蕲艾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转型,全产业链谋划“药”“旅”深度融合发展。

蕲春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由“点”到“面”,数千家市场主体“串珠成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

蕲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规模化、市场化效应日益显现——

蕲春将蕲艾产业作为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切入点,迅速突破。蕲春县委县政府主导,赤东镇等多个乡镇纷纷引进市场主体,流转山地坡地种植蕲艾。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五斗地已经建起数千亩蕲艾基地,市场主体依托蕲艾种植打造了全省首个蕲艾科普研学基地——神蕲艾谷,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和学生前来“打卡”赏艾。

蕲春坚持蕲艾“六边”种植向规模化、市场化推进。大力推行“五长”工程和规范科学种植,全县种植企业达到538家,形成千亩连片基地18个、百亩以上连片基地246个。2019年,省委省政府将蕲艾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省级农产品核心品牌,黄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蕲艾产业的意见》,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激励下,全县蕲艾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蕲艾加工蓬勃发展,蕲艾产值达50多亿元——

李时珍医药集团、蕲艾堂、千年艾、鼎艾科技、一世缘等老龙头和艾艾贴、大明古艾等新主体都投身到蕲艾产业,蕲艾加工企业达到336家,开发蕲艾产品1000多个品种,申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200多个,“时珍”“李时珍”被评为湖北著名商标,蕲艾经销商和代理销售实体店达12000家,在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5000家。2019年蕲艾产值已达50多亿元,品牌价值过百亿元,在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上位列第39名。惠春公司投资的国家中药材仓储物流鄂东(蕲春)基地在蕲春开工,项目投资3亿元、占地80.86亩。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大别山和鄂东地区最大的艾草和中药材集散地。

艾灸养生方兴未艾,健康旅游渐成品牌——

蕲春县抢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出台机遇,争取“蕲艾灸疗保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以及考核规范,整合县级以上培训机构力量,规范培训内容标准,累计培训艾灸师近3.1万人。促进艾灸培训规范化、职业化、产业化,蕲艾艾灸师成为全省劳务品牌。

目前,蕲春拥有19家艾灸培训学校,全国艾灸连锁加盟馆4000余家,涌现了时珍艾灸、千年艾、蕲艾堂、李时珍养生体验中心等品牌艾灸连锁店,从蕲春走出去艾灸师1万多名。蕲艾全产业链带动近万人创业,就业人员达13万人,帮扶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业5000余人。

“以药促旅、以旅兴药”,蕲春县大力实施“药旅联动”战略,高位发展大健康产业,着力推进“药、文、农、旅、养”深度融合、集成发展的格局,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单产品开发到全产业链发展的飞跃。

深耕产业“微笑曲线”两端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2020年12月底,黄冈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指出,努力把黄冈建设成为中国中医药健康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大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全域旅游纵深发力。

三年来,蕲春通过示范区核心项目建设带动一大批中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带动数万名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带动一个个乡村颜值焕新。示范区创建成为蕲春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加速器。

一大批中医药企业发展壮大——

蕲春中医药龙头企业——李时珍医药集团是示范区重点项目。过去,该集团是一家中药生产企业。通过示范区创建,该集团围绕中药加工向两端延伸产业链,业务范围涉及药材种植、科研、加工生产、旅游观光、艾灸培训、艾灸养生,企业发展日益壮大,跻身湖北省医药“十强”企业,年产值超过40亿元。

走进厂区,仿佛置身景区。李时珍本草园、游客接待中心、游客体验中心、旅游药膳餐厅、旅游标识标牌、车间参观步道、星级旅游厕所,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家公司,无论是车间主任还是普通工人,人人是导游,谈起中医药都能娓娓道来。

一个个乡村颜值焕新——

通过示范区创建,蕲春株林镇石板岩村从穷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旅小镇”,村里的万亩中药材基地观光园成为网红景区。大同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森林康养旅游线路,2020年底成功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跻身网红打卡地。在蕲春,示范区创建基地(项目)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农家乐、推荐贫困户到旅游企业就业、为示范区农民直销农副土特产品、流转农民土地,辐射带动全县3.6万人脱贫。

2020年12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创建中医药湖北品牌”,黄冈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打造中医药健康城,建设中医药强市”。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蕲春将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深耕艾经济,在全省全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作贡献。

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今年是创建示范区验收之年,在蕲春县“四大家”的坚强领导下,蕲春县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全县各创建单位一起共同努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国家验收,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做出“蕲春贡献”。

策划:李国忠 叶瑞华 潘华

撰文:王欣 陈钰 谢志勇

图片由蕲春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