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远安,一路乡村美景赏心悦目。绿绿的山林,弯弯的小河,静静的村庄。近年来,远安县集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发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美丽远安。如今,这里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
2013年,远安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景区化建设,县镇两级设立全域景区化推进办公室,集全县之力推动旅游大发展;2014年将“全域景区化”上升为“全域旅游”,以旅游的标准建设全域,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5年将“全域旅游富民”列为“十三五”全县四大战略之一,通过五年十大核心任务、三年十大重点改革、年度十项重点工程“三个十工程”压茬推进,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6年被纳入全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在全域旅游的引领下,远安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系列荣誉,被纳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试点县。
这里尽显全域旅游之绿。远安将全域旅游建立在看得见蓝天白云、闻得见清新空气的绿水青山基础之上,打造绿色崛起的优势产业、魅力产业。坚决守住青山、呵护绿水、清白去污,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76.49%,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对水系可视范围内进行绿化美化,打造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水陆“微循环”,沮河国家湿地公园被列为全国河流型湿地典范,列入《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远安成功创建宜昌首个省级生态县,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建成国家森林乡村8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
这里处处是全域旅游之美。远安坚持以全域旅游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分层次打造“精致县城、风情集镇、诗画村庄、靓丽社区、梦里老家”,构筑“小尺度、低密度、高品质”的精致县城。布局“依山就势、逐水而居、错台组团、街巷里坊”的特色小区,建设“文脉延续、功能现代、投资理性”的特色农房,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的美丽乡村,带动了群众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的转变提升,“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成为全民自觉,“家家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流动风景”的意识普遍形成。
发展全域旅游,远安将农区变景区、农田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实现企业发展、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发展“专精特优”特色农业,推动瓦仓米、远安黄茶、远安香菇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取得全国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安全示范区。升级餐饮民宿休闲产业,编印《全域旅游富民服务盈利项目100例》并逐村开展培训,支持老百姓发展民宿、客栈和农家乐,全县挂牌营业的国家级金宿和银宿试点各1家、金牌农家乐13家、五星级农家乐6家,通过旅游产业脱贫人口占总脱贫人口的15.7%,2018年远安在全省首批脱贫摘帽。
远安是鄂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近日,该县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一份《夏季三日游攻略》:
第一天清晨,国家AAAA级景区鸣凤山看日出,观清晨第一缕阳光从道教圣地升起的壮观景象。鸣凤山景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1500多年历史,自古就有“武当远、鸣凤险”之称,是集宗教朝觐、丹霞山水观光、穴居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道教风景名胜区。
如今正是葡萄、西瓜、桃子上市的季节,赶着露水未落,去高楼、董家采摘园,采撷夏日最新鲜的甜蜜。
随后,来到只有19°C的太清洞,这里如同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清爽凉快;或者趁着午后日头最烈,去华中最狂野的横鼎漂流撒个欢。晚上入住国家级金宿拈花谷,看一场精彩的远安皮影戏,和星空蝉鸣相拥入梦。
第二天,先去赏个花。芭芒店的荷花迎来盛开期,接天莲叶簇拥着映日荷花,壮美至极。
来到被誉为“荆楚第一湾”的回龙湾,竹筏游船摩托艇,这里应有尽有。回龙湾没有玩够,再来到武陵峡口接着玩,这里有玻璃水滑道、恒温游泳池,赶紧“浪”起来!夜宿京式四合院双泉生态山庄,在雕梁画栋、垂花门楼中入睡,想必连梦都会古韵悠长。
第三天,体验三峡水乡的晃晃漂,慢悠悠的在绿荫遮天的河道中前行,倾听鸟语莺啼,享受专属于夏日的野趣。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张远刚 周寒飞
实习生 杨梦珺
通讯员 刘健俊
本组图片由远安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