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初心如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创新。我们史志部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奋力推进史志事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理解把握其深刻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因密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胸怀气量和道德情操,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成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丰富的实践价值,永远是我们党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心履职尽责创造新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我们要积极履行史志资政育人职能,认真践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服务”使命担当。充分发挥职能、资源等“党史”优势,全员、全面、全力服务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参与专题宣讲,参与巡回指导,参与学教办公室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党史二卷本、三卷本编写出版;启动第三轮地方综合志书编纂,加强精品志书年鉴研究,组织编纂专题特色志书、部门行业志、乡镇村志等。坚持党史姓党、方志为党,旗帜鲜明讲政治。践行“三真三实”作风,坐得住冷板凳,铆足干劲,朝夕无怠,孜孜不倦;耐得住寂寞,静心沉淀,潜心修志,精心编研,多出精品良作,努力使全市史志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速推进“一馆一基地”建设。“一馆一基地”即市方志馆和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根据《江苏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各设区市“十四五”期间都要建成一座方志馆。建设方志馆,不仅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宿迁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提升能级、扩大规模,还要注重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在这一点上,方志馆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了解认识一座城,有两个维度,一是向前看,看未来发展、美好前景,主要去看城建展览馆;一是向后看,看前世今生、文化底蕴,则主要去看方志馆。我们将主动作为,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将方志馆建成方志年鉴书籍和地情资料的收藏、阅览、研究中心,地方文化的展示、宣传与交流中心,爱国爱党爱乡的教育基地,填补我市文化基础工程的空白,成为全市标志性文化设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联合市委宣传部制定《宿迁市党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命名挂牌工作。我们将持续推进基地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少年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力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坚持在市、县(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党史方志部门大力指导下,聚合各方力量,发挥史志系统内外联动联合叠加效应。“大”在系统联动。建立市、县(区)史志部门信息共享、活动共办等机制。定期组织县(区)史志部门开展工作交流。每年组织一次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全系统人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大”在部门合作。加强与市各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参与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研究、助力青少年成长、规范党史领域学术报告、志鉴组稿等工作中,增进史志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络交流。“大”在专家合力。实行开门办史,开门修志,组建史志专家库,在史志编著、旧志整理、撰写人文历史文章等方面充分借助外力,提高工作质效。“大”在成果共享。推动“互联网+史志”,加大史志成果开发利用,让党史和地方志成果走出一方斗室,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贡献史志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