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1春节里,闪耀泗阳的21画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不经意间,农历辛丑牛年的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但这个节日里的浓浓年味必将成为我们幸福甜美的回忆。今年,是公元2021年,本报编委会特别寻找一些21画的词语,用以记录这个春节发生在泗阳城乡大地的美丽故事,以飨读者。

幸福

文明健康过大年

今年春节,更多泗阳市民选择了健康文明的方式度过春节,让这个年过得更加惬意舒心、欢乐祥和。

不放烟花爆竹也有年味

又是一年春节时,而今年这个春节,大家明显的感觉到整个城区放鞭炮的少了。

过大年、放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年味的一种标志。但随着泗阳城区禁限燃放烟花爆竹,相比过去,这两年泗阳人过年对烟花的热爱程度正在逐步减退,文明过年,环保过年,慢慢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今年过年小区里放炮的真的少多了,特别是除夕午夜12点,听到放炮的声音也是零零星星,相比往年真的是少了很多。”市民李勇由衷地感叹道。

“以往每年放烟花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今年上小学的儿子主动提出要文明过新年,不放鞭炮烟花,我们十分支持。过年,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团聚在一起就是浓浓的年味儿。”市民姜女士说道。

的确,春节是祥和、欢乐、喜庆的,但年味不只是烟花爆竹。从我做起,让不放烟花爆竹成为文明过年的新时尚,过一个绿色环保的春节,也是我们为生态文明建设尽的一份力。

户外放飞感受春的气息

春节假期,微风习习。大年初一,不少市民带着孩子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感受早春的气息。

在生态公园,随处可见全家出游的市民,一家老少悠闲地漫步公园中,公园的草坪上、游乐场里,孩子们快乐的奔跑着、嬉戏着,惬意的享受着舒适的春光,其乐融融。

在城区市民广场,记者见到许多放风筝的市民,大人带着孩子,手持引线牵着风筝,孩子们来回奔跑,欢呼雀跃,享受着放飞风筝的乐趣。

“爸爸,我喜欢这只风筝,五颜六色好看,快点呀!”

“过节,一家人带着孩子放风筝,这比让孩子玩烟花爆竹安全多了,孩子也特别开心。”就在市民程先生带着孩子选购风筝时,8岁的女儿早已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

广场上,一派欢腾热烈,各式各样、各种色彩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好似花朵在天空绽放,构成了蓝天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

观赏花灯享受新年喜悦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色中的泗阳,流光溢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虽是大年初一,城区森林公园,花灯点亮,色彩斑斓的彩灯打破了公园平时冬日的冷清。一盏盏满含着吉祥、造型各异的彩灯,特别有的彩灯融入了的“牛”元素,让市民在观赏好看的花灯同时,也得到牛年祝福。

市民赏灯说笑、拍照留念,一派和谐、幸福、欢乐的节日气氛。春节游园赏灯,也可以成为亲朋好友们享受着另一种团聚的喜悦。

健康

市民就地出游

感受新春年味

本报记者 李淑艳

大年初一,泗阳气温达到了16℃,天气晴好暖和,正是出去游玩的好时候。春节期间,泗阳县成子湖旅游度假区装扮一新,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各式各样的新年装饰挂在树枝头,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前来游玩的市民纷至沓来,整个景区笼罩在温馨、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中。

当天下午,记者在景区入口处看到,景区工作人员为了让大家更放心的游玩,认真对市民做好测量体温、核验健康码和行程码等工作,市民们有序进入景区,进入景区的游客需要佩戴口罩,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成子湖度假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的娱乐场所设施设备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消杀,确保游客安全游玩。在泛溪问水景区,彩虹滑道吸引许多小朋友的围观,都想体验一下飞驰而下的感觉。彩虹滑道是这里的网红项目,滑道总长约180米,设置三个滑道,落差幅度大。游客到滑道的上端,由工作人员帮忙坐上气垫,开启“自由飞翔”的模式,从顶上滑下,全程不到20秒钟,这就是这个网红项目的魅力所在。游客杨女士说:“今年过年没回老家,正好带孩子出来玩玩,特别是这个景区娱乐项目种类繁多,这里的景色也特别优美适合全家来游玩。”

据了解,春节期间,城区森林公园、生态公园也都挂起了红灯笼美美的装扮一番,营造节日气氛。同时每个公园都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让市民在春节假期里安全、安心游玩。

奉献

火车站里的“防疫”身影

春节里的团圆无疑让人倍感温暖,在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时,在走亲访友互道新年好时……在泗阳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一年中最重要的相聚机会,坚守在岗位一线。在各防疫卡口日夜执勤,对来往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使命,汇聚起一首首动人的“春节我在岗”交响曲。

春节期间,在泗阳火车站防疫卡口县城管局、交运局、卫健局等单位的值班人员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保障旅客出行及整个城市的安全。

大年初四下午,记者来到泗阳火车站,近六点列车驶入泗阳,旅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走进防疫卡口进行扫码、登记、测体温。“各位旅客请全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打开手机扫码,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请到核酸采集处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大声提醒着,整个检查过程有条不紊,各部门配合的非常默契。

泗阳县城管队员肖翔说:“在火车站出口现场,有些老年人在出站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执法队员会上前耐心指导,教老人如何扫码及出示健康码。如果没有智能手机,老人也可以用刷身份证来登记信息的方式出站。”

春节期间,泗阳城管局每天安排六名左右的执法人员进行轮流值勤,以保障火车站的疫情防控工作。“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过年期间坚守在岗位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站好岗,服好务,守好泗阳的大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们的职责。”肖翔说。

王晓青是泗阳县王集医院的一名护士,从去年疫情开始,她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大年初四,轮到王晓青到火车站值班,她早早地来到火车站防疫卡口,穿好防护服,为需要做核酸的旅客们采集检测样本。她说,守护家乡人的健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她一起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人还有很多,大家都很辛苦、都很伟大,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守护泗阳的平安。

“守一道卡,护一座城,心中有责,不言后退”。肖翔、王晓青只是泗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像他们一样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干部职工还有很多,是他们用强有力的政治担当和初心使命守护泗阳百姓平安健康,牢牢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

疫情防控“我”在岗

“同志,请您停车进行返乡登记,出示个人苏康码。”

“好的。”

“大年初一,这都大中午了,你们还在这(坚守),你们真不容易,祝你们新年快乐!”

“谢谢啊!感谢你的理解和配合,也祝你新年快乐!”

2月12日,辛丑(牛)年正月初一,中午12:51,沭阳县胡集镇张树连驾车途径钱(集)爱(园)线前往泗阳县爱园镇,在沭阳县钱集镇与泗阳县庄圩乡交界处,他的车被庄圩乡红旗村负责疫情防控返乡报告登记值班的村支部书记陈红军、支部副书记付小玲礼貌地引导到路旁进行登记,查看其苏康码。

“我们红旗村地处宿迁市泗阳县、沭阳县与淮安市淮阴区‘两县一区’交界处,是泗阳县的东北大门,可以自豪地说是泗阳县疫情防控‘第一’岗。从1月10日设立返乡报告点以来,我们严格执行市、县疫情防控要求,两班倒轮流值班。为了防控疫情,我们宁怨吃苦受累,只要大家平平安安,国家平平安安!”陈红军说道。

自1月中旬以来,泗阳县庄圩乡党委政府按省市县疫情防控要求,以村为单位,通过设立返乡人员登记点,对市外返乡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车辆进行登记。通过海报、广播、印发张贴通告、宣传单,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要求群众非必须不聚集、不外出,通过家人、微信、电话联系等,动员在外人员不返回,就近就地过节。同时倡导移风易俗,喜事缓办,宴席简办、小事不办。

庄圩乡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为了让在外人员安心过年,庄圩乡对留守妇女儿童,留守老人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实施临时救助,为留守妇女发放母亲邮包等,让在外过节人员安心,心安。

庄圩乡7个村、社区在乡界、县界等主要路段设立返乡人员登记点,对市外省外返回人员进行登记、测温、要求扫描行程码、出示苏康码,登记不放松,防控不加码,村、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排班值守,吃住在值班室,大碗面、白开水是标配。乡党政领导常态开展疫情防控督查,并对春节值守人员开展慰问。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多少基层党员干部像庄圩乡的党员干部一样,舍弃小家的团圆与欢乐,与风雨同行,与寒冷为伴,成为疫情防控的逆行者,社会稳定的稳压器,群众安全的保护神。

梦圆

卢集镇:留守老人黄道山的新生活

“小区绿化好,环境美,出门还有大公园……”近日,泗阳县卢集镇69岁的黄道山在卢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拿到了桃福里小区的新房钥匙,对于新家的环境,黄道山十分满意。

黄道山家里共有十口人,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在老家照顾孙子孙女上学。“以前在家除了照顾孙子孙女外,主要就忙忙地里的农活,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里也不热闹。”

老家拆迁后,黄道山家在桃福里小区购置了两套安置房,“房子144平方米,户型挺好的,宽敞又明亮。今年春节,孩子们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没回卢集过年。等他们年后回来,两套房子就可以装修了。”黄道山和老伴现在住在小区的车库里,他说,“一家人住在同一小区,以后无论在哪个儿子家过年,都非常方便,一家人团团圆圆一起吃年夜饭,我们老两口就图这个热闹。”

不仅是旧瓦砖平房换成新房,黄道山还在小区里找到了一份新工作。“麻烦您出示一下健康码,测量一下体温……”在小区的大门口,黄道山和小区的其他保安一起对小区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人逢喜事精神爽,黄道山说道:“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能住进这么漂亮的小区,还能在小区里面上班拿工资,现在的好生活像做梦一样。”在小区里,像黄道山这样有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在小区内找到工作的还有好几位,当门卫、做保洁员等,他们对新生活充满了幸福感。

“让所有搬迁农民安居乐业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卢集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勇说道,桃福里小区靠近卢集镇生态环保创业园,园区可吸纳1000余人常态就业,月工资3000元以上,同时紧邻的桃果产业带以及成子湖旅游乡村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富民与强村的互促并进,拓宽了搬迁农户增收致富渠道。

热情

药剂师吴彩云:守护健康不停歇

大年三十,回家与亲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看春晚,是每个人的期盼。然而,这些愿望对于春节值守的医务人员来说却成为一种奢望,他们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康,用爱心守护生命,用真情呵护健康,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坚守着。

“您看好了,这个绿色盒子里的药是在饭后服用的,一天三次,不要漏吃,服药期间要忌烟忌酒忌辛辣。”泗阳县人民医院药材科的药师吴彩云仔细嘱咐患者。大年三十当天,吴彩云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岗位,她说:“对于春节值守,我和同事们都早就习以为常了,一到春节喝酒的人就多,经常会有喝了酒骑车摔倒的、擦伤的。有的是老年患者,记忆力不太好就要多叮嘱他们如何服用药。”作为门诊一线窗口的药师,吴彩云深深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给患者取药时都非常仔细,经过认真核对后,药品才能发出,并嘱咐患者如何科学、合理服用。药房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重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一旦出错,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医务工作者,使命让他们无怨坚守,这群“健康守护神”,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中无私奉献,默默坚守,为广大群众健康保驾护航,过一个吉祥幸福年。

温度

泗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趣味活动 开心过年

“妈妈,妈妈快帮我把泗水阁找出来!”

“宝贝,你试着利用‘运河风光带’几个字线索拼一下。”

“这块我熟,是我们家附近的公园呀!”

“爸爸,加油!他们快完成啦!”……

大年初一上午,泗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一片欢声笑语,参加首场春节系列活动“拼图游泗阳”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边愉快地拼图一边和爸爸妈妈开心互动,将新春佳节的气氛烘托的浓烈而隆重。

“早就想来这个‘网红’图书馆打卡了,不仅颜值高,而且功能全!待会比赛结束有空的话,我要带着妹妹好好转转,拍照、转发朋友圈给我的伙伴们欣赏一下!”家住名流新天地的大学生李久慧,此前就在网上了解到家乡新建了个高大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今天带着表妹熊诺妍一起来参加活动,感受这里不一样的新年氛围。

“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今年利用春节举办的这个系列活动好好补偿一下孩子,告别饭局一家人过个文明年。”家住巴黎都市的朱兴邦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参加陆续开展的系列活动。

据了解,除了当天的“拼图游泗阳”以外,“愿望卡片送祝福、我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代言”、“你选书,我买单”、“屏”水相逢,与你“阅会”、读书“寻宝”……

由泗阳县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推出的一系列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在浓浓年味中为市民烹出一道道满溢书香的文化大餐,“初一至初六”一场场欢乐有趣的新春系列活动,让泗阳的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并且安全的春节假期。

和睦

留泗过年 温暖热闹

包饺子、搓汤圆、写对联、剪窗花……大年三十,江苏泗阳永益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堂内十分热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泗过年的外地员工们的关系更加和睦,大家心里暖意融融,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与快乐!

“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饺子,是北方许多地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下午两点多,食堂内,十几名员工正围在一起各司其职忙忙碌碌包饺子。和面、揉面、调馅、包饺子,有条不紊,其乐融融。

“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过年,感觉很热闹,平时是同事,此刻我们就是一家人。”29岁的夏超来自四川,他说,他们老家过年一般会吃麻食,他是第一次在除夕揉面包饺子,这次留在泗阳过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但一样的温暖。

今年42岁的孙连军来自河南,往年的除夕,他会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品尝年味。今年春节,他虽然没回去过年,但是,他通过微信把自己除夕忙碌包饺子的身影传给家里人,传递了他异地过年的欢乐与喜悦。

虽与家人相隔万里,但是只要点点手机,就能和家人云上团聚,线上传情。公司员工梁宁夫妻俩来自河南,她们的儿子也在泗阳上学,一家三口参加公司举办的除夕活动,热情高涨。在她和老家亲人建立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她分享了许多活动的视频与照片,点开其中一个小视频,拍摄的是儿子张子轩专心剪窗花的样子,“家里的亲戚都夸我儿子剪得好,说我们在这里过年挺热闹的,我也觉得有意思,在泗阳我们也能过好年。”

忙活差不多了,食堂厨师将众人包好的饺子下锅。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就端出来,装在6个大盘子里,20个人围坐在3张餐桌上品尝年味。

“新春快乐,牛年大吉!”在暖融融的气氛中大家举杯欢庆,共贺新春。

勤奋

公共自行车维修员倪以春:坚守岗位

保障市民绿色出行

春节期间,泗阳城区车流量、人流量明显增加,加上温暖舒适的天气,不少市民出行选择公共自行车。为保证春节期间市民绿色出行,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泗阳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们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保障市民便利、安全骑行。

今年52岁的倪以春是一名公共自行车维修人员,春节值班期间,他像往常一样,早上八点半来到公司,把维修工具收拾一下,又将四十多块满电锂电池整齐摆放在车厢里,开着工具车开始对自己负责的各个自行车站点进行检查与维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工具包里有螺丝刀、扳手等,站点上的车如果碰到车座歪了、螺丝松了这样的小问题,立马就解决了。修不好的车就要推到旁边锁起来,上报公司,集中维修,日常主要工作内容还是为助力车更换锂电池。”2月15日下午四点多,在人民路上一个自行车站点,倪以春在对站点上所有车辆进行检查后,并未发现需要维修的车辆,经他用手机扫描确认后,站点有6辆助力车需要更换锂电池。他从工具车的车厢里拿出一块块满电的锂电池进行更换并在工作本上进行登记。“春节期间,我们轮流值班,三人一组,我一天要跑二十几个站点,一般情况下,一个站点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节假日工作已经习惯了,尤其是像春节这样万家团圆的假日,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频率会更高,我们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仔细检查,保证站点车辆的安全与可使用,方便大家出行。”

假日期间,正是因为有像倪以春这样,在公共自行车运营一线默默付出与坚守的工作人员们,我们才能享受到健康舒适、绿色安全的出行体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