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吕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扬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从历史的视角,对比分析扬中的惊人巨变,研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四个自信”,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扬中七十年的历史巨变
1.1949年扬中的悲惨境遇
1949年7月25-31日,扬中发生严重水灾。刚刚解放的人民政府进行了艰苦的抢险救灾工作。1950年3月,扬中县第一届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上有报告专门总结了1949年12月5日至1950年3月25日三个月生产救灾工作的情况。该报告真实呈现了解放之初扬中的民生困境:扬中当时共有灾民43009户、200829人。因为极度的生活困难,广大扬中灾民不得不依靠救济、乞讨等方式求得生存,甚至出现了吃菜根、观音土,卖儿女的人间惨剧。该报告不仅对当时的扬中灾情进行了全面统计,而且记载了多个因饥饿而死的真实案例。
2.2018年扬中的巨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扬中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已经从一个水患频仍、民生凋敝的穷苦沙洲,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的江中岛城。根据《扬中市统计局关于扬中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一是综合实力已显著增强,位列201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3位、“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8位。2018年扬中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76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二是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2459人,全市常住人口34.39万人,城镇化率64.26%。三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30.2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05.4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90.8元,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774.4元。居民生活消费更加多元,旅游休闲和健身娱乐活动消费已然成为扬中人的生活新时尚。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8.7%。四是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1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65元,982户1920人实现脱贫。扬中走在了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二、七十年扬中巨变的历史分析
1.新中国成立前,扬中陷入悲惨境遇的原因探析
(1)直接原因。从1949年6月底开始,镇江地区持续阴雨,江潮上涨。7月11日,狂风暴雨袭击镇江,低洼地带成为水乡泽国。7月25日前夕,六号台风过境,暴雨再次席卷镇江地区,潮水猛涨,高达7.83米,沿江江堤大部漫水。四面环江的扬中县决堤65处,淹没农田6.5万余亩,大量民房被冲毁,人民流离失所。
(2)根本原因。旧政权的腐败,连年的兵灾,加之各项苛捐杂税、上下盘剥,导致扬中人民生活普遍极度贫困。据《扬中县志》记载,扬中在清代除田赋外,还有厘金(又称统捐)、当税、牙税、盐税、地税、军粮运费等名目。民国基本沿袭清制,且较清代更为繁多。1933年农民反抗苛重田赋,进行抗税斗争,导致国民党县长冯沛三投江自杀。1949年,扬中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只有2417万元,人均只有约120元。
2.新中国成立70年,扬中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透视
(1)直接原因。扬中解放70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勇敢的扬中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扬中的发展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20世纪50年代,渡过灾荒、迈进新社会的扬中人民,焕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过程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先进典型。1958年1月30日、1959年7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先后以《扬中擂起战鼓力争成为三麦千斤县》《三麦增产多
出售余粮多
社员收入多》为题报道扬中农业发展的成就。1959年1月21日,《新华日报》提出了“向扬中看齐,同扬中竞赛”的口号;60年代,扬中人民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三年自然灾害”,战胜台风、龙卷风、暴雨、冰雹、疟疾等灾害疾病,恢复并发展生产;70年代,扬中人民大力兴修水利设施。仅1978年1-3月份,全县就动员了7万多民工突击加修江堤。加修后的江堤高9-9.41米,顶宽4-5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扬中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世纪80年代初,扬中及时抢抓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社队工业的基础上,兴办乡镇企业,以“四千四万”的精神大力发展“供销员经济”;90年代,扬中敏锐把握浦东开发开放和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集中民资民智民力,建大桥(扬中一桥)、修大道(扬中大道)、筑大堤(环岛120公里江堤达标)。党的十五大以后,又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进入新世纪,扬中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若干骨干企业;迈进新时代,扬中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抢抓“长江经济带”“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打造长江生态旅游岛,推进扬中高质量发展。
(2)根本原因。扬中与960万平方公里中国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地区一样,处在了一个伟大时代,一个必定在5000年中国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伟大时代!
在这个伟大时代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的伟大征程中,勤劳勇敢的扬中人民,始终与伟大祖国伟大的党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同行。
就如同扬中过去的苦难是苦难中国的一个折射一样,今天扬中的巨变也是中国巨变的一个缩影。抚今追昔,过去曾经的苦难我们不应该忘记,务必加倍珍视现在的美好生活,加倍维护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站位新时代,立足新起点,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奋发作为,接续谱写好新时代“强富美高”的扬中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扬中市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