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翔
近一段时间,给孩子上英语课外培训的家长们挺糟心的,因为一个事件越演越烈了。这就是20年的老牌培训巨头——韦博英语说倒就倒,关店潮席卷全国。这机构,咱镇江也有门店。
最初的报道,如央广中国之声10月11日的新闻:近日,网上爆出一张自称是“有良心的韦博英语员工”贴出的公告,称这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北京全部6个校区已经很久没有发放员工工资,韦博英语北京公司将宣布破产,学员会员费与员工工资均无处追讨。
这立刻引起了韦博英语学员的广泛关注,大量学员到店要求退费。然后,事件持续发酵。有报道,韦博英语北京、上海、成都等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均已人去楼空,大批韦博英语员工从8日至今也相继离职,网络社区上关于韦博英语的曝光和投诉也愈演愈烈……而随着媒体的追踪调查,更多问题爆了出来:上亿学费退不了,还有金融套路、资产转移疑云。甚至,有新消息报道,韦博英语停业前仍大量招生,9月进账2700多万,不少学员还未上课;有记者发现,即使事情闹得这么大,韦博英语在线业务还在继续开展中。
乱象很烈,韦博英语事件可分析评论的问题也很多,咱只说一点,关于培训费“三个月一交”的事儿。
先看一组相关新闻。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培训费一次性收取的时间跨度作出规定,要求“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当年11月8日,北青报记者调查20家培训机构发现,九成机构仍违反禁令乱收费,预付费周期普遍超一年总价普遍在2万左右。11月19日北京晚报的新闻调查则如是描述:“仨月一交费”遭软性拒绝。
今年1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中,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的“培训贷”,其中华尔街英语被点名。乐知英语、博学教育等机构在收取学员高额培训费后卷钱跑路,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然后,7月15日,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再次重申“校外线上培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个月费用”。但8月14日北京晚报报道,记者再次暗访高密度分布课外培训机构的北京海淀黄庄地区,发现,严格按要求公示教师资格,落实上课时间、课程标准等要求,绝大多数辅导学校都已经整改到位,但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在学费收取上仍有猫腻。然后,时间便来到了韦博英语事件爆发的10月……
这组新闻说明了什么?校外培训收费早已乱象横生,有关部门也早知道,早就开始整治。但为什么偏偏收效甚微,尤其是对比《规范意见》中其他方面的整治要求。需要反思。
其一,收费时限为什么设定为3个月?笔者不知道。但一般规律是,课外培训机构培训周期往往是与学校学期相同,即春秋季两个周期,分别是3月到5月和9月到1月,再有冬夏季两个假期的培训周期。如是,3个月时间明显与春秋季的两个周期不相符。事实上,按完整的一个培训周期收费,即使超过了3个月,家长往往是接受的。其二,既然有清晰的政策意见、明确的整治要求出台,为什么没发动家长们的监督作用?既然有媒体多次曝光,为什么没严格执行严厉打击?
于是,两点感悟。一、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政策依然且必须接“地气”,否则只会是“墙上挂挂”。二、政策一旦出台,需要广而告之,使之深入民心,更需要发挥群众的力量,或监督或助力,才能让好政策得到严执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