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北“高新”板块,光环加身的华丽蝶变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今年9月18日,顶着江北首个地铁上盖TOD项目和最大商业单体的江北天街落户星火路,轰动一时,改变了长期以来桥北商圈一家独大的格局,让高新区迎来高光时刻。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以星火路为轴线,一座座地标性商业体正在陆续拔地而起。集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北站CBD等众多光环于一身的高新片区,纳入江北新区直管区后,正在华丽蝶变为一座“产业+”新城。

A

桥北商圈北延,高新商圈要来了

11月10日傍晚6点不到,华灯初上,地铁3号线星火路站附近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与以往各回各家,街道很快从喧嚣转为安静不同,江北天街的入住,让居民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不敢想象,我在这里工作4年了,从来没感觉晚上这么热闹。”刚下班的刘林洋在餐饮区与家人等待就餐。他在学府路北侧生物医药谷上班,并在天街背后购买了一套房产。上班方便,家门口大商场,走几步就是地铁,这样的选择让当初看不上高新片区的同事非常羡慕。

高新片区的前身为国家级南京高新区,位于泰山街道西北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街道构成了产城分离的状态。即人们在高新区工作和创业,在泰山街道居住和生活。在泰山街道城市管理办副主任柴旭升看来,高新片区的兴起是新区城市发展的必然。过去,街道城市功能区和高新片区产业区泾渭分明。围绕大桥北路两侧形成了超级居住大盘和商业体,成为江北人气最旺的地方。但街道的发展过度集中,需要向西向北延伸,与高新片区实现城市功能的融合。

弘阳广场、新一城、太平商场、金盛等商业体,曾是江北人购物休闲的主战场。而这种一枝独秀,正在转变为“遍地开花”。江北天街之后,未来周边还会有万象汇、王府井等入驻,打造白天夜晚各具特色的经济商业圈。

在星火路地铁站北侧的浦泗路交叉口,将规划8幢合围的总部基地,其中2幢100-150米构成双子楼,成为片区新地标,并有商业设施设计。再往北直抵龙山南路生物医药谷,沿途还将打造药谷商务中心、现代产业创新中心,以及龙山旁的活力源商业体等多个创新和商业地标。而同在文景路边的3号线东大成贤学院站边,大型商业综合体也将入驻。其将规划建设5A甲级写字楼、国际五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时尚购物中心,打造高端商业综合体。而在南大浦口校区东侧,高新路、学府路交叉处,还将再添2座商办综合体。

这些商业设施的布点,将集聚人气和活力,扩大江北新区城市发展版图。而南京北站谋划的枢纽经济和CBD,将重新塑造片区格局,奠定高新商圈地位。

B

“双城叠加”,挑起新区的发展担当

江北新区正在加速构建以“基因之城”、“芯片之城”与“新金融中心”为代表的“两城一中心”现代产业体系。而高新片区,也挑起了建设“基因之城”“芯片之城”的大梁。

目前南京江北新区已经拥有了台积电等一批行业龙头,集聚了数百家集成电路产业企业,覆盖行业内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新区还为人才准备了一系列红利。如在高新片区创智大厦成立全国首个涵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产业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发布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试行政策,在设计方面给予中江,落户、教育、健康医疗、个人所得税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度优惠扶持。

2019年的数据显示,半导体全行业平均薪酬为12326元/月。虽然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大量入驻,人才缺口也不小。今年10月,江北新区管委会与东南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芯片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其授课地点目前就在高新片区东大成贤学院,重点培养集成电路人才。而就业和创业指导办公室,也将为学院和高校、企业之间架起红线,支撑江北新区千亿级芯片之城的人才需求,打造人才高地。这里还是北斗产业的发展基地,龙王山一侧,中国气象谷将打造世界性的气象主题创新产业平台。

新区另一个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即以“一谷一区一中心一基地”为空间布局的基因之城。“一谷”就是南京生物医药谷,位于星火路北侧龙王山片区。总规划面积14.9平方公里,已集聚800余家基因及生命健康领域企业,2019年实现营收800亿元,是江北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导板块。

在今天,健康越发受到重视。而基因之城则通过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以及基础医疗、健康体检、养老康复等专业健康管理,共同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

2018年,通过园区整合效应,南京国家高新区在全国排名晋级7位,首次进入20强。而在产业产值、企业研发投入、净增高新技术企业等多个指标中,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在全市15个高新园区中均排在首位。高新片区既是国家级江北新区一部分,也是国家高新区,在新区高端产业发展中位置举足轻重。

C

北站加持,高新片区正迈向价值高地

未来的高新片区会怎样?2019年,新区公布了《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直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整合》,划定了高新区范围和发展思路。南京高新区范围即江北新区直管区范围,总面积386.25平方公里。包含18个控规单元,重点整合新区核心区、桥北、高新、化工园等。

直管区城市设计提出聚产业、塑城心、链山水、策文化、畅公共、优交通六大策略,建构一脊两带、四心六轴、水绿穿城的创新空间格局。其中四心即北站中心、江北中心、大厂中心、三桥中心。

可以说,北站的建设对高新片区城市发展影响最大。南京北站位于老高新片区西侧、泰山街道花旗社区,目前还处在征收阶段。日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签订了《北沿江高铁南京北站土地综合开发框架协议》,标志着北沿江高铁南京北站的建设和站城一体化开发正式进入“快车道”。

作为第四代高铁站,南京北站在设计理念上更进一步,最大特点便是站城一体化。

为实现站城深度融合,北站将围绕上盖开发,形成包括酒店、会议、餐饮、娱乐等组成的环状商业形态。对比南京南站周边交通、环境和CBD面貌,4.0版的北站无疑更值得期待。

作为一个铁路枢纽,北站片区不仅要构建发达的路网体系,而且还将规划充分的轨道交通走廊。地铁3号线顺势接入北站,从而实现一条地铁线连接南京三大火车站。目前宁滁城际(S4)滁州段正在建设之中,未来将对接3号线,连入南京北站。

11月初,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和南京市发改委联合召开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的潜洲锚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原则通过报告。梅子洲锚地搬迁至新潜洲的前期工作正加速推进,也为4号线二期过江段隧道进场创造条件。4号线从龙江开始过江后,在珍珠泉结束。而根据规划,未来还将继续延伸至南京北站。15号线也是在规划中的地铁线,其始于北站,将穿过江北核心区,最后抵达老山。可以预见,北站建成后,是江北新主城辐射安徽和苏北的重要节点,也让高新片区光环加身。

D

医疗休闲全面开花,高新更有归属感

作为快速发展的产城融合区域,医疗资源的布点也在加快。今年9月10日,东大附属中大医院在家附近破土动工。作为高新片区首个三甲医院,其坐拥龙王山风景区,紧邻江北大道和地铁S8号线,计划2024年投入使用。

此前,片区内最大的医院为高新医院,在新区成立后也加入了鼓楼医院集团。2018年,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在浦珠南路国际健康城区域开诊。目前,南医大四附院柳洲东路分院建设已近尾声,高新及周边诸多区域,看病不过江的医疗格局正加速成型。高新第一家三甲医院中大医院已经在建,预计2024年建成。中大医院主体力量将迁移至江北新院区,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工作,丁家桥院区将继续保留医教研功能。

居民的涌入,也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座曾经的产业聚集区,也正朝着公园之城蝶变。

最近,江北新区两座别具风格的景观地标,出现在高新片区。在规划的双子楼新地标的东侧,文化与创新中心城市公园已对市民开放。这是江北新区首座集音乐喷泉、湖滨跌水等为一体的景观园林。

彩色的跑道、清澈的湖水、浓浓的秋意,让周围的住户在此流连忘返。举目四望,周边居民楼、人才公寓、酒店、医院和科创大楼依次分布,共享这一城市客厅。不远处,一座新媒体公园也刚刚建成。公园除了绿化,还充满了各种媒体元素装置,记录着从纸媒到数字化的时代变迁。

“高新片区虽然绿化也不少,但是没有可以赏景的公园。现在北到龙山,南至江边,每走一段路,都能看到小游园或者大公园。”在城市公园亲水平台散步的市民彭阿姨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仅泰山街道,2018年以来就在泰山庙附近小平山、S8泰山新村地铁站附近八营山等处打造多个口袋公园。朱家山河北连滁河,南接长江,部分段落环境堪忧。通过一期环境整治,变成沿河风光带,每天吸引居民休闲赏景。分散在区域内的各类游园绿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色生态。

E

学府林立,创建高新知识城市

在高新片区工作超过10年的李东告诉记者,曾经的高新区就是上班的地方,街道冷冷清清,年轻人没有归属感。那时,他租住在大桥北路,虽与高新区一路之隔,却感觉像两个世界。

的确,在很长的时间内,高新区仅有高新花苑等少数居民楼。高新片区内坐落着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江北校区。这里虽然是产业高地,但街道的空旷、设施的缺乏,是一届届学子们最深刻的记忆。

2014年,市民田小姐在高新路旁泰来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彼时先生在南京软件园上班,她在新街口商场。过江的艰辛,孩子半夜发烧的痛苦,她都经历过。那时,他们心中向往的是江南。江北新区成立1年多后,高新区划为直管区,这里的医疗教育资源也提振了她的信心。

泰山街道社会事业办教育条口工作人员滕飘介绍,住在江北的年轻人多,适龄儿童多。过去公办、普惠园较少,使得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经过清理25所无证园后,符合条件的申请注册登记,转化为惠民幼儿园,2年时间新增2000多个学位。目前,街道已形成37所公办园,27所民办园,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在优质教育资源方面,高新南路旁,南京一中与十七中合作,挂牌一中泰山分校。今年,浦口实小新增迎江路校区。实小、琅小、力小还成立教育集团,放大教育资源优势。

2015年,浦泗路、高新路交叉口的金陵中学高新分校挂牌;2016年,浦口实验小学高新分校在生物医药谷片区开学,并于今年更名为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2018年,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也在龙山南路新建居民区开学。此外,近期规划显示,在龙山南路南侧、高新路以东,还将规划一所高端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据最新规划,位处地铁S8号线高新开发区站口的G06、G07、G08和G09四幅地块,由金地、新力、碧桂园联合开发,其中G07和G09地块被规划为教育用地。据悉,这里将引进国际学校,要求为全美排名前1%(美国华盛顿邮报2019年最新排名)或全英本土排名前30(英国A-LeveL考试成绩2019年最新排名)的品牌学校。

田小姐告诉记者,高新片区搭上了江北新区发展的顺风车,她身边落户这里的同事也越来越多。而她的孩子明年将步入小学,为此,他们又在龙山南路附近买房落户,准备选择附近学校上学。“片区发展了,配套改善了,产业革新了,教育有着落了,知识城市的印象也开始建立,住在这里对未来生活更有信心。”田小姐说。

在大厂至三桥之间的高新区除了4大中心,还规划了6大风貌轴。其中高新片区施划了浦泗路风貌轴和星火路-龙山南路风貌轴。

浦泗路是高新片区新产业、新城市的重要轴线,更是南京北站疏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浦泗路还将实施快速化改造,通过浦泗立交对接浦仪公路、和燕路过江通道与江北大道,形成一条东西相连的交通大动脉和发展轴线。而星火路-龙山南路风貌轴与浦泗路形成相交,分布着高新产业载体和生命医药健康产业矩阵,是建设基因之城、芯片之城的产业聚集区。这条风貌轴随着居住区、商业区、学校、医疗、城市公园的布点,也将是高新片区最具颜值和品质的城市发展轴线。

5年前,高新片区是产业的高地,在许多人眼里却不是落户江北的优选之地。5年后,作为知识型产业聚集地,不事张扬的高新片区已历练为江北新贵。新一轮的发展大幕即将开启,高新片区,未来可期。

本版撰稿 何钢 朱雅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