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熟千年古镇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市民在湖熟菊花园赏菊

水乡特色

湖熟菊花园

陡门口

湖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市民在湖熟稻乐园骑行

编者按

金黄的稻浪中,第三届湖熟稻花节暨第八届湖熟菊花展圆满落幕,400亩“菊花海”吸引45万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当地旅游、餐饮等收入5400万元;以水乡钱家渡为代表的中部特色田园乡村迅速崛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古镇湖熟文化,一湾碧水成了流金淌银的水乡产业链;深挖4000年湖熟文化内涵,发布系列红色文旅线路,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湖熟文化名片……

千年古镇湖熟位于秦淮河上游,自古就有“金陵东门户”、“小南京”、秦淮源乡等美誉。“十三五”期间,湖熟古镇以农旅融合为契机,深度挖掘辖区田园水乡和独特文化资源,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联动发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迈上新台阶、美丽乡村加速全面振兴,谱写了千年古镇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金色湖熟,农旅融合彰显独特魅力

金秋时节,最美湖熟。11月15日,“缘菊湖熟

幸福稻家”第三届湖熟稻花节暨第八届湖熟菊花展圆满落幕。400亩五彩斑斓的菊花海和大片金黄稻浪共同铺就金色湖熟的最美底色。

相比往年,今年菊展新增20多种园林小菊新品种,还推出了以菊花精油为原料的菊花面膜、口红等深加工产品。据统计,为期30天的展览期间,共吸引45万人次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综合收入达5400万元。

自2013年首届菊花展开幕以来,湖熟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超高人气和大客流让湖熟稻花节成为南京旅游秋季的一个重要节庆活动。近五年,湖熟“菊花展”“稻花节”共吸引游客300多万人次,带动相关菊花经济收入超过2.2亿元,菊展品牌效应日渐凸显,成为湖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菊花园是湖熟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建设项目之一。紧邻菊花园的是湖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年来,园区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高效水产等六大特色产业。布设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农业物联网设备,由中控室、专家会诊中心、LED智慧农业大屏展厅、植物工厂等区域及田间监控摄像头、高空瞭望台、各类传感器、控制设备组成,可对农业园区内菊花玻璃温室、蔬菜大棚、稻田、水产养殖鱼塘实时监控温湿度、pH值等数据,还可对给肥给水、增氧泵、植保无人机等设备进行实时远程控制。

在此基础上,湖熟街道将美食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民宿结合,形成文旅休闲全产业链,彰显独特的农旅融合魅力,新时代“鱼米之乡”焕发勃勃生机。

绿色湖熟,美丽乡村带动中部崛起

悠然水乡,惊艳时光。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江宁区委、区政府于3年前启动中部美丽乡村建设,湖熟钱家渡作为核心区率先启动建设。

从此,这个原本破旧闭塞的小村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村庄房屋改造出新、基础设施同步提升,原本互不连通的河道、池塘,被打造出一条环形水上游线,又架起9大5小共14座拱桥,展现出“悠然水乡、农渔天堂”的现实模样。金陵水乡·钱家渡景区开放至今接待游客逾40万人次,获“2018年度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2018年度南京市水美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钱家渡的蝶变是湖熟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当地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打造出一批村容村貌园林化、特色文化景观化、生态旅游规模化的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村庄精品。其中,绿杨社区李盖头村通过产业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盛开的荷花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花”;东阳社区杨板桥村以“量才文化”为主题,提炼量才文化元素,打造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街道紧扣湖熟“田园、水乡”特色元素,对村庄风貌实施特色化改造,共完成16个市级示范村、15个区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重点整治村、1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的打造,其中,打造省级示范村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1个,金花村1个,有力推动乡村加速振兴。

红色湖熟,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红色传承,初心向党。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湖熟街道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内涵,于6月29日发布系列红色文旅线路及《江宁湖熟初心地图》,它涵盖了三大主题红色文旅精品线路,包括赤山之战纪念广场、龙都烈士陵园、史量才历史文化展示馆等景点,串联起湖熟轰轰烈烈的革命史,书写湖熟筚路蓝缕的建设史。

街道旅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他们经过前期实地调研、现场走访、资料整理,汇编成《初心地图》,目的是把独具区域辨识度的红色文化底蕴融入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时代战略,推出又一张具有鲜明特色的湖熟红色文化名片。

红色基因在湖熟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街道党工委共整顿提升10个基层党组织。着力建设好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党群微家为触角的联动服务网络阵地,以“三集四办五到位”创新工作为抓手,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导帮助和平村、钱家渡打造“鱼水情”党建品牌,指导绿杨村打造“绿杨荷”党建品牌,将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湖熟新市镇PPP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U形景观带”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让党旗飘扬在项目建设一线,进一步提升发挥各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指挥引领作用,助推湖熟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暖色湖熟,历史古镇焕发勃勃生机

秦淮源乡,源远流长。除了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湖熟还拥有独特的江南地区史前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据介绍,西汉时期,湖熟作为“胡孰侯国”的首邑,经济、人文称盛一时。经过历代开垦积累,这里形成了南京外围一个人口聚集的鱼米之乡和商业中心。1949年,钱立三先生在相传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处的梁台土丘断层中发现古石器和陶片,后经曾昭燏、尹焕章考证,将其命名为“湖熟文化”,与“河姆渡文化”齐名。

“十三五”期间,湖熟全力打好“文化牌”,成功举办“湖熟文化”命名60周年系列论坛活动,成立湖熟文化研究院,进一步提高了“湖熟文化”的学术研究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成功“复活”了龙都娃娃鼓、荡湖船、采茶灯等一批非遗项目。如今,街道已有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以及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项,“湖熟文化”这张名片持续熠熠生辉,传递历史的“温度”。

文化引领,千年古镇正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街道预计2020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4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2.5%;规上工业总产值27.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了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17.9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了1443%。

今后五年,是湖熟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各种优势潜力最能有效释放的时期、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最为紧要的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湖熟街道将根据市区部署,按照“12345”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秦淮源乡、文化湖熟”,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湖熟发展走在全区前列。

本版撰稿 丁倩 王怀艳 数读

“十三五”期间,湖熟街道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

街道力争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46亿元,年均增长6.8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亿元,年均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年均增长13.79%;规上工业总产值35.1亿元,年均增长3.44%。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