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城市更新”打造“更”美玄武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当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变,实施城市更新已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12月16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玄武分局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更”美玄武的开放日活动,聚焦城市更新,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围绕城市功能升级和品质提升,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为推进“美丽古都”建设、打造大美玄武发挥规划资源部门担当。

城市更新,玄武区开启南京试点

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市规划资源局、玄武区政府办、区建设局、区城建集团等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等人员到场。通过观摩该区规划城建图片展、城市规划沙盘模型等,展示了玄武区“十三五”以来的发展成就和未来的规划蓝图。而参观百子亭历史风貌区,则呈现了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模式下激发出的新活力。

市规划资源局玄武分局局长刘光治表示,以“更”美玄武为主题一语双关,既代表了对玄武区发展更美更好的期待,也暗含着当下城市更新。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时代,相较于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的“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涉及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从追求经济效益向兼顾社会、环境和文化效益转变,从单一的征收拆除向精细化的“留-改-拆”转变。

今年5月,南京市规划资源局、市房产局、市建委联合印发《开展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玄武区卫巷片区是南京第一批启动的4个险房消险试点之一。据介绍,实际上早在2019年,玄武区就已先行先试。从片区整体空间环境提升、历史记忆留存、邻里关系延续、户型设计优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造更新工作探索。玄武区在市规划资源局有关处室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完成了规划设计方案,并于6月24日获市政府同意。目前,正在进行产权人(使用人)意见征询工作。此次更新,居民不仅可以留下来参与改造,过去逼仄的生活环境,将通过公共空间挖潜,实现品质升级。

结合此次卫巷片区改造试点工作,分局也积极研究城市更新相关政策要求和先进经验,初步判断玄武区内城市更新可采取危旧房改造、低效用地再开发、功能置换等更新方式。在实施层面,初步确定采取片区统筹、分板块实施、试点先行的发展思路。

通过试点工作,市规划资源玄武分局与区房产部门、玄武城建集团等相关部门就城市更新路径形成了共识,并结合“十四五”棚改计划梳理工作超前谋划全区城市更新工作,走出一条适合玄武区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百子亭,历史保护更新的玄武名片

玄武区位于南京老城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保建筑、历史建筑众多。百子亭历史文化风貌区,曾经是民国政府要员和文化大家的集中居住片区。在过去的保护思路中,更多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许多建筑在封闭中不断老化,也难以彰显其历史文化的价值。

如何让这样一座历史街区恢复昔日荣光?刘光治表示,南京市和玄武区自2013年便开始谋划百子亭片区的保护与利用,逐渐形成了片区整体打造、文化与旅游功能串联的发展思路。尤其是2017年,国家文物局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指导文物建筑合理有效利用,进一步促进文物建筑对社会开放,市规划资源局玄武分局对百子亭风貌区项目进行了深化研究。2018年12月,南京市政府批复《百子亭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确定了“南京民国时期重要近现代风貌展示区、南京重要的文化艺术创意区、具有南京特色、功能复合的时尚休闲街区”的发展定位。

据玄武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百子亭历史片区更新分为四块,目前正在实施的为名人故居片区。保护修缮严格遵守“修旧如旧”,对墙面、屋面、门窗、木楼梯、木地板等要素的样式和施工技艺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外墙涂料,是通过取样在实验室通过多普勒、红外分析等手段推测其成分,并复制出了涂料。目前已完成12栋中的9栋保护修缮工作,傅抱石故居、徐悲鸿故居,通过更新获得新生。今年国庆节期间,为呼应长江路文旅集聚区的建设,百子亭天地项目一期南侧地块作为第四届玄武国际城市休闲旅游节的主会场,举办了展示区开街活动。活动期间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到这打卡,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迅速成为网红地。

按照规划,百子亭未来还将继续北延至玄武门广场,通过挖掘地下空间、优化交通组织等方式释放地面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新地标。百子亭一期计划2022年夏秋之际全部对外营业。

通过保护和更新,百子亭历史风貌区将成为精致的生活微缩名片、展示精品金陵文化南京窗口,激发历史文化片区活力,打造历史保护更新的玄武名片。

未来5年,谋划新玄武幸福打开方式

玄武区正深化建设南京创新名城中心区、美丽古都展示区、省会城市标杆区。市规划资源局玄武分局副局长明敏表示,玄武区山水资源丰富,今年以来,围绕空间利用,强化规划引领。牵头推进《钟山风景区北入口旅游服务中心项目规划及方案设计》《钟山风景名胜区东入口详细规划》《紫金山山北民风区城市设计及太岗路地下通道接北环线道路方案》等规划编制工作。主动对接服务钟山风景名胜区,配合紫金山玄武湖规划保护建设指挥部相关工作,积极推进钟山风景区旅游服务中心项目、钟山山庄东侧地块旅游配套设施等项目落地实施。目前北入口项目已获市政府批准,东入口项目已上报待批复,山北民风区城市设计已通过市规委会和名城委审议。

面向“十四五”,市规划资源局玄武分局将结合三调、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梳理和指导今后五年的城市更新工作。依托项目逐步在更新政策、更新方式、项目运营、融资渠道等方面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形成常态化发展路径。在“十四五”期间,努力确立城市更新多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城市更新的建设开发、投资运营的玄武方案,力求将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难点、痛点”转化为“重点、亮点”。

接下来,玄武区城市更新将覆盖七大类型:继续推动以百子亭、梅园新村为代表的历史地段保护展示和活化利用;以卫巷为代表的老城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更新;以双拜巷、黄家圩为代表的老城周边棚户区改造更新;以徐庄高新区存量工业用地提容改性为代表的工业改科研增加创新载体的更新工作;以花园路公交场站复合利用为代表的低效用地再开发;以南京卷烟厂、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为代表的功能置换推进工作;以紫金山、玄武湖、红山动物园风貌提升为契机,周边地区功能、形态、环境提升工作。

玄武分局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有获得感”初衷,谋划未来五年新玄武的幸福打开方式。城市更新也将在推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格局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产业创新中,为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玄武注入新活力、彰显新魅力。

何子 张恺 张昊 项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