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眸“十三五”,浦口开发区演绎“速度与激情”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如今,也成为浦口开发区一张闪亮的名片。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对于浦口开发区而言,台积电的落户,也在园区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此,园区发展迎来了崭新的一页。

五年来,浦口开发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既定目标,紧盯集成电路和高端交通装备两大主导产业,聚焦“产城港融合发展,以高端化、集群化为导向,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五年来,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园区配套等无一不发生了巨大变化,园区人也在这片热土上“乘风破浪”,共同演绎着“速度与激情”。2019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较“十二五”末增长22.79%;财政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124.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末增长45.72%。外贸进出口额由2015年33854万美元增长到1688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由2015年1652万美元增长到77007万美元。

今天,浦口经济开发区正以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链的信心和雄心,有力托举着浦口工业经济发展的希冀。站在新起点,回望“十三五”,我们能从浦口开发区的身上,捕捉、聆听到“江北明珠”经济发展最隐秘的胎息。

产业打底

争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16年台积电落户,浦口区迅速明确了以台积电为引领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向;2018年12月区委四届六次全会,浦口提出要打造“产业地标”;2019年12月区委四届八次全会,浦口正式把“地标性产业高地”明确为“江北明珠”的两大支柱之一。

这与产业相关的每一步,都与浦口开发区密不可分。

产业,是底气所在。

作为全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地标产业”这一支柱,科学布局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两大主导产业,不断打开发展局面。全力打造“芯高地”,园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总投资超3700亿元,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近1/4,产值占全市比重近1/3。同时,加速培育“新引擎”,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0余家,初步形成了涵盖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轨道交通车辆配件及服务配套的产业体系,正在错位布局轨道交通和航天航空细分领域。

“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制造环节有龙头、设计环节有集聚、封测环节有影响、设备环节有支撑的产业格局。”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增长,天水华天破土动工17个月后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今年预计完成产值2亿元。在台积电、天水华天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集成电路产业前三季度实现产值74.1亿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规模。

可以说,没有集成电路产业,就没有浦口区在全市产业布局中的显著位置,更没有开发区在全省经开区排名中的争先进位。今年9月,江苏省商务厅发布2019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浦口开发区在全省11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含28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1,超越8个国家级经开区,在全省91家省级开发区中排名从2018年的第6跃升至第2,首次进入前三名。

产业,更是潜能所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对疫情,园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云招商”,通过“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02.83亿元,同比增长超200%。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160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共12个(不包含2个百亿级);百亿级重大项目2个。

改革赋能

勇当体制改革先行区

能者上,庸者下。在浦口开发区并不只是一句“六字真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举措和实践。

为彻底解决园区普遍存在的部门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管理重叠等问题,今年初,浦口开发区吹响改革集结号,迅速制定改革“作战计划”。这场涵盖园区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绩效薪酬制度、工程领域机制、招商服务机制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力争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再造,将园区打造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引领区和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谋求在构建新体制、探索新模式、展现新作为上走在前列,为浦口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的争先进位奠定基础、激发效能。

部门设置方面,将管委会部门由23个精简为6个,主责主业部门占比近70%,并明确管委会领导层、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三级“扁平化”管理框架,最大限度减少管理层级,实现机构精简、工作高效,真正以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结果的“乘法”。

人员聘用方面,推行“人岗相适”,按照“总量控制、因事设岗、以岗定人、精干高效”原则,中层干部岗位采取重新竞聘、“双向选择”,通过个人自荐与组织选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岗位优化调整;其他岗位面向园区和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公开遴选,力争吸引经济、科技、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园区工作。

然而,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它既需要坚持一改到底的精神,也需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还需要突破既得利益。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要想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就必须打破身份限制,真正做到能者居之。

“奋楫者先。我们应当相信,各地园区在编制、机构设置、人员身份、薪酬等方面打破桎梏,一定能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园区建设运营,让园区这盘棋‘活起来’。”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服务添彩

打造产城融合样板区

“看着园区从最初的寥寥几家企业,到如今厂房林立、道路宽阔平整、知名企业云集,我倍感骄傲。”说这句话的是杨镇煜,一名技术员,他所在的南京依维柯是浦口开发区早期落户的企业之一,2017年,依维柯浦口桥林基地正式投产,杨镇煜也随之一起来到浦口开发区。“那时候觉得这地方怎么这么偏僻,人少,餐饮、超市等什么都没有,下了班以后也没有地方可以休闲放松。”回想起刚来开发区的时候,杨镇煜忍不住吐槽起来,但领导们仍然宽慰大家要对园区发展充满信心。

经济增长的支柱,带动发展的龙头,招商引资的平台,优良环境的窗口,宽敞整洁的马路,成就梦想的所在……建园之初的承诺已一一兑现。

征途仍在向远方绵延。在这片热土上的奋斗拼搏的是无数以杨镇煜为代表的“追梦人”。为了让他们脚踏实地、勇敢追梦,浦口开发区围绕两大主导产业,“硬件”已实现“九通一平”,运营及在建产业载体约150万平方米;“软件”设置产业基金16支,总规模近200亿;配套出台《浦口经济开发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三年行动方案》《浦口经济开发区促进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联合和县经济开发区共建轨道交通产业“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跨界一体化发展再添新活力。

城市配套也不容落后,加速推进桥林地铁小镇、智慧芯城、桥林老城三大板块建设,桥林新城建设迎来新机遇。苏杰、书人等学校入驻;邻里荟商业综合体、V-PARK中央公园等城市配套日臻完善;琼花湖人才公寓、丝兰湖高管公寓、紫峰研创中心人才公寓、人才共有产权房、科学城“三恒”全精装人才公寓等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上江府等保障房住宅全面交付,丝兰湖一期、二期,琼花湖一期等近30万平方米保障房住宅明年建成;丰子河路一期、延陵路拓宽改造、百合路、双峰路东延、步月路二期等50余公里道路先后建成通车;双峰路、紫峰路亮化工程,玉莲湖、琼花湖景观工程等为园区增光添彩,新增绿地超过20万平方米。

敢做梦,勇追梦,勤圆梦。此刻,过往厚重的记忆正与新时代的愿景在这里交融,开发区人正如鲲鹏逐浪,高歌奔向远方……

“十三五”浦口开发区“项目大事记”

2016年3月

台积电12吋晶圆制造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已运营。

2016年8月

空气化工产品(中国)公司,总投资1.2亿美元,已运营。

2016年12月

欣铨IC及其次系统之测试及相关工序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已运营。

2017年11月

申通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项目主体封顶。

2018年5月

江苏毅达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目前完成部分“正负零”。

2018年7月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已运营。

2019年1月

南京知豆电动汽车20万台整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目前在园区载体过渡运营。

2019年5月

挪宝能源中国控股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目前在园区载体过渡运营。

2019年8月

长晶半导体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

2020年5月

CIP集团魔骑中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

2020年5月

和丰能源中国控股总部和交易清算中心项目,总投资116.5亿元。

2020年9月

亚太航空飞机智能再制造总部项目,总投资481.86亿元。

2020年9月

芯德半导体一站式高端封装测试基地,总投资60亿元。建成后将与华天、长晶科技形成集成电路封测领域“三巨头”。

本版撰稿 许媛媛 吴晓倩 本版供图 浦口经济开发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