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职能转变办公室从全国各地及国务院各部门推荐的案例中择优编发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作为全市首批“零材料”申报改革试点部门,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的危险化学品许可(变更)“零材料”申办流程图作为范本在案例中予以展示。
“十三五”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宁满意”工程建设,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在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让企业在宁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目前,在实现所有审批事项“一网通”办的基础上,南京市应急管理局还打造了“一照通”“一城通”“四端融合”“跨区联办一件事”等“N”个多元化服务场景,形成“1+N”个多元化、同源多端服务矩阵,从细微处真正做到让企业“宁满意”。
省事!
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一网通办’,很畅通!”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分公司的王蔚宗介绍,因为自己一直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相关审批工作,这几年是眼看着南京办事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22个安全生产审批事项都能享受‘一次注册、全网畅行’的服务,真的很省事。”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已经成了大多数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首选。但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平台,因为互相不联通,信息、数据之间常常存在壁垒。群众办理相关事项时难免出现“进多站”、“跑多网”,重复填写、上传资料的情形。王蔚宗回忆,以前在网上办理应急预案备案、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审批时,必须先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综合平台找到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填写上传相关申报材料,再登录江苏省业务许可系统,再次填写。“虽然线下不用多跑腿了,但线上的‘门’也没少进。重复填写申报材料过程中,还可能会因填写有出入等情况,导致审批不通过。万一碰上网络或电脑故障,填写个几遍才能过的情况也是有的。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次性注册、登记,全网畅行。”
其实早在2017年,原市安监局就注意到“线上进多站”的问题,提前谋划,主动协调省、市政务办及多个审批平台开发公司,将本条口使用的业务审批系统接入南京政务网,在全市率先实现信息一体化和系统“直通车”的“一网通办”服务;不仅效率更高,还实现了审批服务办公平台全过程留痕、阳光下运行。目前市区两级应急管理事项均已实现深度“一网通办”,许可审批服务事项的“网办率”100%。
紧接着“一网通”,“一指通”“一城通”也随之而来。“一指通”是将审批事项及“南京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接入江苏政务服务App,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查询、“三项岗位人员”考证查询、相关许可等移动端“指尖”查询和办理。基于“一网通”及全市条口标准化事项清单的完善,全市应急条口22个审批事项可无差别“一城通”办。市应急管理局还利用系统增设了证书过期提醒功能模块,通过证书状态查询,提前介入。比如有企业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快到期,窗口工作人员会提前通知企业准备哪些材料,避免以往由企业自行申报,如果材料不足就要被退回反复申报的麻烦,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有效实现事前服务和持续、适时动态监管。
秒办!
零材料申报“很超前”
最近,一口气办了将近200家加油站法人变更的企业办事人,在接受省政务12345热线随机回访时表示,自己几分钟就办好了许可,不仅不用跑窗口,还不用提交任何材料,只是在南京政务网“一照通”零材料模块录入了公司和法人名称,零材料完成换证,办好的证直接快递到手,流程少,时间短,“很超前”。
危化品经营许可(变更)“一照通”零材料申报服务,是市应急管理局在率先实现审批事项“一网通”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性突破,也是我市首个实现“零材料”申报的“一照通”事项。该事项从法定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当天办结,申请人从需要两次到窗口,到无需再跑窗口,极大提高了便利性,对标深圳、杭州都处于领先地位。
“‘一照通’零材料是互联网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最终的结果。”市应急管理局法规处陈静表示,“零材料”申报中的“0”指的是数据后台自动匹配,无需企业办事人再重复准备材料。企业办事人通过法人授权委托代理人进行企业激活后,就可以直接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旗舰店“一照通”零材料申报界面,凭营业执照自动代入企业相关信息至申报界面,同时企业名下政府批文、证照等数据可实现互联网共享和调取。企业办事人只需填写危化品经营许可变更相关字段并提交,申报内容就会在后台多个系统中自动流转、进行数据匹配和交换,审批通过后自动生成电子证照,企业相关信息自动同步推送到市政务综合应急窗口,证照物流快递送达企业。
受可共享数据容量的限制以及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的更新要求不同,实现“一照通、零材料”并不容易,背后是实打实的海量数据细化、对接。以危化证“零材料”换证为例,市应急管理局需先结合应急部门审批事项特点,梳理出除营业执照外其他证照较少、企业无需或自备简单的申报材料、通过流程优化可实现“一照通”的事项,并围绕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等要素,将危化品经营许可拆分成了危化品经营许可变更法人、企业名称等若干个子事项,再搭建好数据交换平台(一网通),调取企业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并推送到业务审批系统,通过系统间数据自动交换后完成变更。
今年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南京应急管理的“一网通”“一照通”零材料服务“大显身手”,多维度提供“非接触式”服务,所有审批业务正常开展。针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的高频事项,不需要现场核查的危化品经营许可(变更法人、企业名称),实现“零材料”申报,让企业体验“无感”“秒批”服务;对需要现场核查的危化品经营许可首次、延期换证的企业,在“一网通办”的基础上,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创新执法人员现场核查见面手段,采用线上(南京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企业自查和“承诺制”,政府端线上核实流程“云处理”,“全程不见面”换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据统计,疫情防控的严峻期,市应急管理局累计“零材料”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26件,“一照通”办理14件,“承诺制”办理43件。
便利!
“四端融合”选着办
虽然网上办事越来越方便,可如果有人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操作,在政务服务中不会网上办理,怎么办?市应急管理局再次创新举措,落实“宁满意”工程,在全市首家开发完成了“四端融合”申报服务,这样一来,企业办事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线上和线下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办理。
“四端”指的是政务服务PC端、江苏政务App端、自助终端及线下窗口端。四条申报途径都设置了相同的申报材料要求和办理流程,所有数据上传后,均通过一个端口推送到业务审批系统,避免发生不同申报途径申报材料不一致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压缩后台审核人员手中的“弹性空间”。同时,“四端”通过后台系统相连,可实现数据交换、证照共享。办事人员在不同的端口办理同一事项时,不需要反复提交材料,后台可直接云交换、云共享,避免重复上传、多次核验。
具体选择“四端”中的哪一端,企业办事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选择自己最适合的申报途径。比如说,办事人在线下窗口办理时发现排队时间较长,就可以选择直接在自助终端办理,避免排队时间;也可直接在江苏政务APP端、PC端办理。据统计,从实现“一网通办”以来,企业已经通过“四端”累计办理应急管理审批事项2000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应急管理还在全市首家开发了“危化品经营许可跨区联办一件事”。陈静介绍,“跨区联办”之前,危化品经营企业需要办理至少4张许可证件,共计提交16份申请材料。如今企业只要一次性提交相关申报材料,经市区两级“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统一发证”联审联办,即可完成“安全合格证内部核实、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核发”三个步骤,证照办理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提速超过87%。该局还将《安全合格证》系统,直接接入政务服务大厅24小时服务区自助终端,随时为办事人提供“安全合格证”自助打印和制证服务。
“对企业来说,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申办、到期换证,是个复杂的‘细致活’,难免会遇到一些搞不明白的问题。”应急窗口的服务人员表示,为了更好地帮助危化品贸易企业顺利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他们全部公布了个人微信,通过视频通讯、建群等方式,24小时在线,“面对面”“手把手”对企业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还有一些人主动加我们做微信好友,我们也可以线上和他们‘面对面’辅导办事。江苏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上线后,全省共通报“差评整改”和“好评推广”案例各14起,市应急管理局窗口不见面审批项目,成为南京市唯一入选的好评推广案例。
从“一网通办”到“一照通”零材料;从“四端融合”到“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跨区联办一件事”……市应急管理局每“解锁”一项服务场景,都是对推进“宁满意”工程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就政务服务来说,建立电子证照数据库并实现互联网共享和调取,是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目前,对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指标,该局已经提前两年建成了省市区三级联动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审批平台,为互联网的数据联通与共享交换搭建了技术框架;同时,随着江苏政务网南京旗舰店个人空间和法人空间等区块链的数据不断扩充,未来,市应急管理局还将逐步实现审批数据、电子证照本单位内部、市区两级、全市各部门之间的互联网共享和调取,不断打造流程更优化、办事更快捷的便民服务场景。
本版撰稿 陈静 李鸿雁 杨欣 张安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