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的第3年。作为绍兴全市域科创大平台,绍兴科创大走廊由一纸蓝图逐步变成了现实,科创大走廊的龙头引领、辐射带动、要素集聚作用日益凸显。
今年初以来,绍兴科创大走廊全面落实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各项建设渐入佳境。绍兴科创大走廊还被成功纳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迎来快速跃升发展的重大机遇。
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正在朝着世界级产业创新策源地、长三角开放创新示范区、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田、杭州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目标不断前行。沿着这条“黄金廊道”,人才、资本、技术、项目等高端要素不断集聚,为我市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平台聚力
点燃科创新引擎
今年年初,以绍兴科创大走廊被列入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对标省级战略平台标准,我市高质量编制绍兴科创大走廊“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绍兴科创大走廊战略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建设机制,加强绍兴科创大走廊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推动标杆科创平台打造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使绍兴科创大走廊的辨识度、集聚度、辐射度不断提升,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绍兴科创大走廊持续推进实施标志性工程和“百项千亿”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科创大走廊重点实施标志性工程9项、年度重点项目83项,总投资15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6亿元,截至8月已完成投资超7成,“黄金廊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镜湖科技城继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建设镜湖创研科技园、湖东金融创新基地等科创平台。镜湖创研科技园总投资达100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约21.3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3.3亿元。湖东金融创新基地已完成总投资20.9亿元,其中今年投资约5.2亿元,4栋金融机构总部大楼将于今年10月份结顶。镜湖科技城建成后,必将成为绍兴科技创新平台新高地。
在美丽的迪荡湖畔,作为2021年绍兴科创大走廊标志性项目之一的迪荡湖科技CBD项目已进入佳境。目前,迪荡湖高创园已完成建设,中关村·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已集聚企业138家,吸引了高层次人才670余人前来创业。复旦科技园绍兴创新中心已完成装修,已明确落户意向的项目20余个。迪荡湖科技CBD已成为绍兴“创新大脑”的集聚地。
与此同时,杭州湾协同创新中心、滨海科技城精准医学产业园、柯桥东盛慧谷、新昌县高端科创园等标杆性项目加快推进,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各地同步加大谋划建设力度,G60诸暨创新港、嵊州市艇湖未来科创城等重大节点平台等战略谋划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项目为王
集聚创新新优势
作为创新发展的高能级平台,随着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不断深化,优质科创资源和高科技项目持续往“黄金廊道”内集聚发展。众多重量级科创项目正在由图纸变成现实。
在柯桥区,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一期项目加快建设,10个破解“卡脖子”难题的科研项目进入了中试阶段,重点在时尚化、绿色化、数字化、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在上虞区,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新材料创新基地将于今年3季度完成一期建设,将为我市高分子材料、能源和催化材料、功能性复合材料等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硬核支撑;在滨海新区,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的90%,计划于2022年1月开始试运营,目前已有6家企业有意向签约入驻;在诸暨市,数智安防产业园通过数智安防示范场景建设,全力打造“枫桥经验”数字化实践样板,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数智安防产业融合发展。
主动对标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标准,谋划推进绍芯集成电路实验室、现代纺织鉴湖实验室、曹娥江高分子新材料实验室三大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科创大走廊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着力打造“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工作新格局。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赋能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去年,在绍兴科创大走廊科技金融合作推进大会上,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与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在3年内累计安排1000亿元贷款额度,专项用于绍兴科创大走廊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召开全市金融支持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推进会,完善相关政策举措,积极探索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916亿元,较年初新增116亿元,其中,“1+7”重大科创平台新增授信54.4亿元,人才创业企业新增授信23.4亿元,科技型企业发债总量突破200亿元。
同年4月,市科技局会同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及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绍兴市关于强化政策协同加快提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实施方案》,共同筛选七大类科技奖补企业清单。截至7月末,已累计向全市1604家享受科技奖补政策的企业配套发放贷款167亿元,占全市科技奖补清单企业总数的62.4%。
协同联动
打造开放新高地
绍兴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以来,建设专班以“廊”为媒,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融杭联甬接沪”发展战略,全面对接长三角科技人才创新资源。绍兴科创大走廊与上海G60、杭州城西、宁波甬江三大科创走廊的合作持续升温。今年初以来,绍兴科创大走廊先后参与了上海G60科创论坛、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科技金融对接会等活动,与G60联席办、甬江科创大走廊指挥部进行专题对接,还邀请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指挥部专题调研了绍兴科创大走廊,双方在产业创新科技服务平台互通协同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今年初以来,绍兴科创大走廊会同相关区(市、县)赴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推进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大、中科院、中科院杭州研究院、之江实验室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快长三角硬科技创新研究院、碳中和实验室、上海交大校地合作、中科院杭州研究院绍兴技术转移中心等项目落地。同时,大力推进研究院建设,对30个产业创新研究院进行绩效评价,并在5月底举办浙江省大院名校创新载体合作对接交流会,谋划推进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一院三中心”建设,与天津大学共建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加强产业研究院绩效管理,有效促进产业科技创新。
“人才兴则产业兴。”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大走廊积极开展科技招商精准对接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先进智造等领域的科技人才、项目资源落户绍兴。
随着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不断深入,全市域推进科创大走廊建设的共识逐步形成,喊响了口号,打出了品牌,影响力不断凸显。绍兴科创大走廊展示馆建成后,今年初以来接待各类考察调研100多批次,接待考察人员1500余人,提高了科创大走廊形象辨识度,已成为绍兴科技创新展示、招商、服务的重要平台。
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将对标一流科创平台,高质量编制科创大走廊“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各地依托创新优势领域和主导产业,聚力打造辨识度高、特色鲜明、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能级科创平台,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全市域高能级科创平台集群化发展态势,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先进作用,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提供强有力的科创支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