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越城区“多彩周末
公益课堂”正式开课,在城市广场,一场小朋友间的拔河比赛正在紧张进行,加油声、欢呼声交织,热闹非凡。这堂在户外举行的青少年趣味跑团课,轻松愉快的氛围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在“双减”背景下,越城区在课后服务上做“加法”,为学生作业做“减法”,在周末公益课堂上做“乘法”,在校外学科培训上做“除法”,创新推动“双减”工作在越城落地见效。
课后服务做“加法”
9月5日,越城区教体局发布了越城区课后服务方案,主要包括放学后托管服务、初中晚自习服务、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暑期托管服务,以及为在校学生配套提供的就餐服务等。课后服务将面向越城区每个有需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并将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9月1日,越城区率先启动小学第一时段托管、初中课后托管。9月6日,越城区启动小学第二时段托管,条件相对成熟的小学首批开展课后拓展服务。9月8日开始,越城区所有小学全面启动第二时段课后托管拓展服务。越城区初中晚自习根据用餐、交通、安保等条件具备情况分批启动,建功中学、长城中学、鉴湖初级中学3所学校先行试点,其余初中学校9月13日启动。
从时间上看,越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放学后服务全面推行“5+2”模式,即每周正常的5个教学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日服务时长原则上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相衔接。其中小学第一时段(免费)为正常放学后40分钟,第二时段冬令时间至下午5:30左右,夏令时间至下午6:00左右。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提供延时课后服务。初中课后托管(免费)冬令时间至下午5:00左右,夏令时间至下午5:30左右。晚自习原则上不迟于晚上8:00。寄宿制初中晚自习在学校作息时间晚熄灯前1小时结束。暑假托管服务一般不少于3周,根据要求,可分期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各中小学还将根据课后服务参加人数,制订“一校一策”放学方案,确保错时有序放学。
课后服务的时间里学什么?这是许多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越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常教学日校内课后服务将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模式,基本服务包括看护、指导完成作业、个别辅导、自学指导、学业答疑等;拓展服务指学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小学原则上安排一个时段拓展服务时间。初中课后托管适当安排体育、艺术、科普等拓展服务。初中晚自习不集体上课、不集体测试、不讲授新课。
据了解,提供课后服务的老师一般主要为本校在职教师,学校也将聘请退休教师、有资质的志愿者、学有专长的家长、高校优秀学生、体艺教练、民间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校外人员任课后服务教师。
学生作业做“减法”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塔山中心小学上五年级的熙熙过了一个作业很少、轻松愉快的周末。“从培训班到博物馆,这个周末过得意义非凡。以前的周末孩子常常有各种作业和上培训班,现在作业少了,培训班退了,我们有更多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各类博物馆,让孩子长了不少见识,也萌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熙熙妈妈赵女士对记者说。
在塔山中心小学校长叶燕芬看来,中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发展。“我们正在科学全面地设计作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叶燕芬说,学校在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9月6日傍晚,在北海小学读一年级的瑞瑞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进入开学第二周,学校依然没有布置书面作业,回家只要学唱《国歌》、学做眼保健操、练习跳绳即可。在北海小学校长方明江看来,一年级是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缓冲阶段,对一年级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拼音,不是口算,更不是冷冰冰的分数,而是阳光的心态,是对学校的向往、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将在一年级新生中实施融合教学,努力实现全课程育人的理念,降低学习难度和焦虑程度,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幸福成长保驾护航。”方明江说。
公益课堂做“乘法”
作业少了,培训班退了,空下来的周末可以做些什么有意思的活动?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越城区积极探索既丰富多彩又具公益属性的课后服务,为“双减”政策落地贡献越城方案。
9月5日上午,记者在青少年趣味跑团课现场看到,20多个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有氧环跑、绕S弯练习、拔河游戏等运动,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大家乐此不疲。“跑团课程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我觉得很有意义。”现场的一位家长说,“平台上开设的课程都比较新颖,许多内容是在培训班里学不到的,希望这个平台能一直做下去。”
“多彩周末
公益课堂”是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专为该区青少年搭建的周末公益课平台。该平台以向社会招募的方式,聘请专家教师担任志愿者,免费提供生活类、技能类、艺术类等非学科类课程,旨在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课后的学习需求,丰富孩子们的周末生活。
“通过对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学场地等进行审核评估,我们精选了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并于9月1日开放了线上报名系统,家长和孩子们可以根据需求自主报名。”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金水福说,这个周末有名人与绍兴故事、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等4门课程开讲。
作为“多彩周末
公益课堂”的第一课,“名人与绍兴故事”课程在书圣社区开讲,志愿者老师马云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了周恩来的故事。来自塔山中心小学二年级4班的刘锦颐表示,“这位老师讲的课很有趣,让我听到了绍兴名人的故事,以后我还要来。”
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公德科科长任李静介绍,“自报名系统上线以来,课程报名情况火爆,部分课程一上线学生立刻就满员,高人气的无人机课程甚至推出了第二批班次。”截至目前,已有550名越城区青少年完成报名。
据悉,“多彩周末
公益课堂”平台近期将陆续上线40多门课程,这些课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雷锋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场所为主要阵地,涵盖人文、艺术、体健、科技等八方面。
校外培训做“除法”
越城区作为绍兴的中心城区,现有中小学校79所,学科类培训机构268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653家,在编教师5400余名,在校学生11万余人,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涉及最广的区(市、县)。在全市“双减”工作会议后,越城区迅速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并于9月6日召开了越城区“双减”工作会议,部署“双减”工作。越城区还专门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下设“1+6”工作组,实行统分结合、协同推进,制定任务书、建立责任单、排定时间表,并将在9月底前出台“1+N”实施方案(即1个整体方案,以及培训机构整治、课后服务工作、有偿补课管理等N个子方案),开学后即推进课后托管服务全覆盖、校外培训整治全覆盖。
越城区已制订“十个必须”正面清单和“十个严禁”负面清单,创设全公开监督举报平台,对违规培训、变相补课、有偿私教保持“零容忍”。越城区还突出校内教育、校外培训两大重点,校内教育聚焦“提质量、减负担、增服务”3个方面,创新谋划“课后服务课程库”“健心工程”“阳光锻炼”等创新举措;校外培训聚焦“控数量、限时间、严监管”3个方面,着力探索“黑白名单”“综合执法”“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工作机制。
上周,我市教育部门还对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进行突击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越城区教体局将督促整改,同时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若发现有周末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将进行关停整改,并将之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存在问题的机构只有完成整改后,才被允许继续办学。目前,越城区已有2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列入我市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