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丽攸县”款款走来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李文峰 周怀立

“快捷交通牵引新型城镇扑面而来,新型城镇统领大好城乡协调并进。”

106国道纵贯攸县腹地,绵延120余华里。国道沿线,便是攸县正在崛起的新型城镇带。这个城镇带,显示着该县“一区三园”的雄厚实力,描绘着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的发展宏图。在这里,以县城攸州工业园为龙头,以网岭循环经济产业园、菜花坪再生资源产业园为侧翼,新市、酒埠江、桃水等乡镇工业企业为补充,形成攸县省级工业发展集中区,不仅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也是带动株洲南部高速经济带的重要引擎。

在各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攸县展示出宏大的气魄——要在全县2648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打造亦工亦农、亦贸亦旅绿色生态现代都市。县委书记胡湘之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我们激活全域交通神经,着力深化工农贸旅产业与促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双轮齐驱,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交通引导,规划先行

——展开一幅好图

106国道穿过攸县县城的一段,被称作“攸州大道”,攸县人谓之“十里长街”。

举目望去,这条宽阔而繁华的长街,犹如一条五彩缎带,连接着攸县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边是以商贸居住为核心的千年古镇,一边是以工业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南北两厢新老城区竞妍斗艳。现在,呼应衡茶吉铁路,一头向南跨过洣水二桥,与衡炎高速攸安连接线交互发育,形成以旅游休闲为核心的城南片区;呼应沪昆高速,一头向东伸过攸水大桥,与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东城新区贯通一体。

交通引导,规划先行。

作为湘赣两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及国家平安畅通县,攸县城乡路网干支相连,公路覆盖率和硬化率均居全省前列,尤其是人均拥有公路里程站在全省排头,现已构成境内连接城乡镇村“1小时通勤圈”和对接长株潭城市群“2小时通勤圈”。

县长龚红果表示,攸县不断促使城乡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于越来越便利的“通勤圈”里,将新型城镇化推进到全县每一户人家门口,让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秉持“整体协调、全域覆盖”理念,有“梅城”之称的攸县县城,在开疆拓城路上,大手笔编制城镇规划,“两江四岸、一城四区、两轴三核、山水融城”的大城风貌日趋清晰。到2020年,将建成40平方公里面积、4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宜居城市。同时,与全县21个乡镇整体形成“以县城为主,网岭为次,皇图岭、酒埠江、渌田为副,其他镇区为点”的“一主一次三副多点”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城乡和谐融合,攸县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思路,高起点编制村庄规划。县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总体规划180个中心村,突出在106国道、网朱公路示范带和酒仙湖风景示范区,规划建设22个新农村重点示范村、15个特色村庄和25个绿色村庄。目前,全县成功创建罗家坪、新联、谭桥等一批省及株洲市示范村。

攸县还高标准编制土地利用总规、城乡产业发展详规等10余个专项规划,涵盖水土到山林、资源到产业、生产到生态等各领域、各层面,形成更加明晰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线图。

产城融合,兴工强农

——兴起一方大业

攸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年轻的工业城市。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是其必须要做的答卷。

回应这一划时代的重大命题,致力于打造发展升级版的攸县,首先致力于理念升级——立足“城区、园区、产区、景区”重点区域,把城与乡当作一个美丽的“生态园”来加速建设,其发展重心是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和公司实业,发展途径是以项目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兴工强农,发展方向是全面协调区域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攸县已连续5年着力推进10大产业布局、10大基础工程及10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每年除财政专项列支10亿元,用于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体系的基础建设外,还以70%的财政收入投向就业、就学、就医和全民社保、城乡低保“三就两保”等重点民生领域,强力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三产向城区景区、土地向种养产区、农民向城镇社区集聚。

走进攸州工业园,犹如置身“工业新城、城市新区”中。这里,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生态产业“园中园”生机蓬勃。园区管委会主任李良俊说,园区历经10年开发,已累计投入8.3亿元,入园规模企业59家。目前,又与江桥街道实行“园政合一”,正在走一条“现代工业反哺都市农业”特色之路。

越过攸州工业园,向南远眺,可见南城片区16平方公里洣水生态新城开发正酣;向东遥看,可见控规10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城正在迅速崛起。过去攸县县城新老城区总面积不过20平方公里,现在县城作为县主中心城区,拥有11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发展空间。

在县城往北20多公里处的网岭镇,区域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正在作为县次中心城区,成长为工业强镇、商贸大镇。这里,网岭循环经济产业园煤电一体化和旭日陶瓷、干法水泥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个园区还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酒埠江风景区及江南最大的亿吨级煤田黄兰煤田所在镇区互为依附,形成别有风情的绿色产业“同心园”。

这个“同心园”里,一直靠吃矿资源饭的黄丰桥、鸾山、湖南坳等镇,一手以网岭煤电一体化项目为依托,自觉将黄兰煤田94家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为14家资源企业集团,开启煤能提升新征程,另一手则发掘坐拥景区的潜在资源,升温旅游经济,发展商贸物流,推动三产繁荣。

如今,酒埠江风景区继“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授牌后,通过对景区封山育林200万亩,喜摘“攸州国家森林公园”金字招牌。景区酒仙湖、攸女仙境、宝宁寺、仙人桥、白龙洞等景点串联一体,散发更加迷人的魅力。而与之配套开发的鸾山镇旅游特色一条街、黄丰桥镇山乡都市不夜城等休闲之地,也在吸引着更多游客。

一路走来,兴业场景热闹城乡。在城里,湘东大市场提质升级,高档家居城及湘东汽贸城建成开业,步步高、沃尔玛大型超市及两家五星级酒店等高端服务企业在此落户。在乡村,流转土地30多万亩,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571家,形成10万亩油茶、65万亩优质稻、200万头生猪和1000万羽麻鸭等现代农业产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处于全省较低水平。

来到被誉为“现代都市袖珍版”的莲塘坳镇春塘龙新型农村社区,村委会主任刘建生介绍,村里又在建一个亲近自然、城乡互惠的养生休闲现代庄园,引进的一个投资1亿元的农渔庄园也在加紧筹建。

置身美丽攸县大好城乡协调画卷里,处处是城是园,步步皆景皆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