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居岳麓赏心“岳”目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在山的映照下,在水的流转中,在洲的依托下,在城的嬗变里,岳麓区怀天赐之宝,顺大势而为,勇往直前。

岳麓区,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生态新城,正崛地而起——

本刊记者 谢璐 向敬之 熊远帆

■岳麓亮点

橘洲观潮

橘子洲地处湘江之中,四面环水,素有“天下第一洲”之美誉。洲上风景优美,园林小品精致典雅,亭台楼阁尽显大方。伫立洲头,东眺古城长沙,西屏名山岳麓,南望水天一色。

爱晚枫红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与醉翁亭、西湖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坪纵横10余丈,紫翠青葱,流泉不断。四周皆枫林,深秋时节红叶满山。

书院丝弦

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经历宋、元、明、清,为“千年学府”。清人所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于大门。

云麓霞彩

云麓宫位于岳麓山右顶峰,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宫内楹联很多,均出自名家手笔。

桃花漾春

在建桃花岭景区约4360亩,结合层层分布的人工鱼塘,打造一处现代桃源。专业的山地自行车道、登山游步道,供骑行爱好者和市民登山健身。

洋湖镜月

洋湖湿地景区面积400公顷,汇聚植物3000多种、鸟类300多种,可体验“蒌蒿满地芦芽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迷人景象。

梅溪夕照

梅溪湖位于汽车西站南侧,湖面约3000亩,景区内建设有桃花岭山体公园、梅岭公园、麓松公园等景点和东亚弧线最长的音乐喷泉。

莲花雅韵

莲花镇位于岳麓区西部。境内有莲花山,著名古刹灵瑞寺、六合寺隐逸于秀丽群山之中。镇内民居白墙、灰瓦、花窗,极具湖湘情调。

山水洲城:亲近自然的休闲福地

新岳麓八景:名山、名水、名洲、名院,美在其中

长沙之美,美在山、水、洲、城。唯岳麓一区集此“四美”于一体。

岳麓区十分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千年古刹麓山寺、四大名亭之爱晚亭、西汉王陵、三国北津城等众多人文景观资源,集名山、名水、名洲、名院于一域,常使中外游客发出“观一路名胜,读一部史书”的感叹。

近年来,岳麓区旅游产业按照“规划引领、片区开发、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思路,规划建设了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汉长沙王陵遗址公园、桃花岭景区、洋湖湿地景区、梅溪湖景区、西湖文化园、莲花生态旅游长廊等新兴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景区已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洋湖湿地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晚安工业园成为了首批省市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

橘洲观潮、爱晚枫红、书院丝弦、云麓霞彩、桃花漾春、洋湖镜月、梅溪夕照、莲花雅韵——新岳麓八景,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丰厚资源是发展资本,也是发展基础。岳麓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湘江湖湘文化旅游带集水上运动、度假、演艺于一体,“东有坪塘,西有莲花”的特色乡镇旅游线,以西湖文化园为代表的都市休闲游,以谷山生态文化园、湖湘(曾国藩)文化园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游,以雨敞坪—莲花都市农业示范区为代表的乡村生态观光游……

精心策划的品牌活动,成为全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长沙国际马拉松赛、橘子洲音乐节、沙雕艺术节、岳麓红枫节等品牌节会,使岳麓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市民亲近自然的休闲福地。

这些硬件和软件成了岳麓区旅游产业强有力的支撑。在湖南省2012年度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市、区)中,岳麓区以年接待游客量近1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89.2亿元的综合成绩,荣登榜首。

岳麓山的苍翠葱郁,橘子洲的秀美瑰丽,岳麓书院的典雅厚重,梅溪湖的波光荡漾,洋湖的亭台水榭,莲花镇的绿树成荫……不仅吸引着长沙市民多次旧地重游,而且是向外地游客推荐的游玩好去处。

一处处景观,一幅幅美景,使人目不暇接,沉醉不已。区委书记陈中自豪地说,岳麓区就是一幅山水画、一个大景区。

“两型”新区:绿色都市的生态样本

8大片区新风采:天蓝、水碧、云白、音静,美不胜收

当生态“两型”梦、产业发展梦、区域崛起梦互为呼应时,岳麓区无疑是最佳筑梦空间。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岳麓,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使命。

奔跑的方向确立,岳麓区一路奋进——

全面更新、优化、提升城市建设形态。这是岳麓区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按照“路网先行、基础配套、功能提升”的思路,岳麓区认真做好“保护省会绿心、雕琢黄金岸线、建设世界名洲、构筑国际新区”四道课题,打造现代气息浓郁、湖湘气质厚重、国际气派彰显的宜居岳麓。

显山、活水、靓洲、拓城。7年来,岳麓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到相对高差大于30米的山体不挖,面积大于2公顷的湖泊不填;并且按照“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战略,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着力发展高效、低耗、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橘子洲、傅家洲、巴溪洲、鹅洲、柏家洲“五大洲”,是上天赠予岳麓区珍贵的礼物,对其整体规划建设正在进行,使每个洲都有不同的生态特色和服务特色。

在建设中,岳麓区坚持规划先行、“两型”引领,按5年内建成区1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的城区规模,实施滨江新城、梅溪湖等8大片区开发,奠定大河西金融商贸中心、国际会展研发中心、总部经济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旅游中心“五大中心”格局,以都市片区的崛起带动新城形象的提升,进一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区品位,“两型”新区风貌日益凸显。

要保护好生态,就要对污染企业动手术。2007年以来,岳麓区大规模开展污染企业退出和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退出了长沙锌厂、新城热电厂等47家重污染的传统工业企业,关闭了21家非煤矿山,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去年11月,68家涉污企业已从岳麓区版图上彻底消失,实现每年减少向湘江排放废水204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11625吨、氮氧化物1017吨、粉尘2735吨。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07年的82.92%上升到现在的91.9%以上。

要保护好生态,就要对生活环境行优化。岳麓区实施湘江段干支流全线截污,关闭了湘江西岸、龙王港、靳江河流域近30个排污口,结束了岳麓区污水直排的历史,使城市污水处理率从零提升到90%以上;2012年,全面取缔了湘江西岸的70艘流动餐饮渔船。经过治理,岳麓区流域水质有了明显提升。

要保护好生态,就要对环境保护负责任。岳麓区大力开展“311”5年行动,即治理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噪音排放,统筹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大力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并进行岳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生态修复,重塑了桃子湖600亩生态园,打造了3000亩梅溪湖、2600亩西湖和6000亩洋湖湿地,以及10多个城市公园与绿化广场。

岳麓区全力打造“河西靓城”,让天更蓝、水更碧、云更白、音更静——一条风光秀美的湘江西岸生态风光廊正逐步成形。

美丽家园:乐享生态美景

生态西大门:白墙、灰瓦、花窗、绿道,美不暇接

近年来,岳麓区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民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的标准,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

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格局初步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生态乡镇破茧成蝶。

岳麓区扎实推进城乡品质工程,提质改造社区20个、背街小巷19条,完成建筑“坪改坡”303栋,建成枫林路等特色景观街7条、橘洲新苑等社区公园19个,农民安置小区推行开放式物业服务管理16个,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才几个月工夫,屋门口的路变得很好走了!”走在咸嘉湖社区门口新马路上的徐娭毑如此赞叹。几个月前,整条路都还是破损的水泥和黄泥巴,如今变成了十分漂亮的街巷:700米长的沥青路面平坦整洁,道路两旁香樟树绿意葱葱,新安装的20盏新型路灯,具有时控和光控功能,将夜晚的道路照得通明透亮。

与城区建设同步,乡镇建设亮点颇多。岳麓区涌现出了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

在坪塘、含浦、莲花、雨敞坪,建设了近万个四格化粪池,全程保护农村饮用水源。

全区新增9座垃圾中转站、31个垃圾分类站房、1万多个垃圾收集池,2900个崭新的分类垃圾桶立于道路两旁,9万多个家用垃圾桶直送到村民家中,可卸式垃圾转车、保洁洒水车、电动收集车、保洁车等每日往来清扫,确保环境的干净整洁。

莲花镇凭借“一线两厢三点四区五园”的雅致田园风情,凸显“白墙、灰瓦、花窗”的湖湘民居特色,成为长沙市的“生态西大门”。前不久,长沙市文明社区的荣誉,花落该镇莲花社区。

环境优美了,文明的春风也随之吹来。不少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全天免费开放,美食烹饪、保健养生、种植养殖等实用性书籍深受人们喜爱,这里已经成为大家长知识、学技术的精神乐园。

“现在喝酒打牌的少了,读书的多了,我们邻里间关系也更融洽了!”莲花镇桐木村李阿姨笑呵呵地说。

秀美的山川、雅致的公园、便捷的交通、方便的超市、星罗棋布的绿滩、高品质的住宅区,以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条龙”的教育体系……生态绿廊、人文蓝带、休闲胜地,岳麓区已然成为了城市里最美的生态家园。

■记者手记

生态新时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几乎是一张为岳麓区描绘的生态名片。

岳麓区集“山水洲城”独特风情于一体,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于一城,堪称华夏山水城区代表与典范。

今日之岳麓,青山绿水中云楼林立,往来交通旁花草丛生,成为了荣膺国字金招牌的生态示范区。

全区公共绿地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52%,这对许多患“城市病”的城市来说,是不免眼红的数据与佳绩。

生态靠保护而存在,也靠建设而发展、优化和美化。岳麓区在建设生态现代生活环境过程中,敢打硬仗,执法护绿,

山体不得胡乱挖,湖泊严禁擅自填,一切有限度、有底线,这是死命令,违者必究;道路建设展开了大竞赛,看谁走在前列,评选哪条最美……创造出一片人与自然同生同存、人与人友爱和谐的人间胜景。

对环境打造,树星级标准,所有岳麓人都在为并非另类的生态“五星级”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能做到这样,无疑是把一个“生态兴区”的战略融进了湘江西岸崛起的步伐,融入了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美丽岳麓”的主旋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