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领导的眼界,往往决定一个城市的未来。
长沙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高起点、高标准和大手笔,吸引了众多世界名企把投资的橄榄枝伸向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全国各路商帮也纷纷登陆抢滩,书写新的财富篇章。一部城市招商史,浓缩着一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史,也书写着一部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向海洋文明(工商文明)嬗变的改革史。
4年前,看大河西先导区的宣传片,既有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享受,更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先导区宣传片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政策,直着嗓子招商,而是以国家战略、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和市民品质生活方式,层层展开,抽丝剥茧,环节相扣,娓娓道来,动人心扉。通过片子,我们感知这个未来新区的思想理念、发展脉搏和生活品质。片子还以落户长沙的外来科学家的视角,展现先导区前瞻的理念,诗意的环境,快乐的生活,豪迈的事业,画面很美,人文关怀方面拍得很细腻,很真诚,很动人。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屈原《湘夫人》结尾里的这句诗,表达着真诚欢迎远方客人的美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开国领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发的湘江美景。自由自在,生存发展,多么令人向往。这不啻是先导区滨江新城壮阔寥远、活力矫健的生动写照。
滨江新城名商巨贾荟萃,好项目不胜枚举。在可圈可点的一个个大项目中,长沙渔人码头更为光彩夺目。这是湘江首席滨水休闲旅游商业综合体,也是全国内陆省市首个以海洋文明为主题的大型纯商业项目。湖湘文化与海洋文明首次亲密接触,在滨江新城风情邂逅,在渔人码头汇聚交融,必将演绎出激荡人心的人文佳话和财富传奇。
“渔人码头”是世界海洋休闲旅游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渔人码头”的概念来自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那里原来是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而在失去了码头功效后,经过商业包装,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地段。渔人码头位于Jefferson街与Taylor街交叉处,是旧金山的象征之一。看到圆形的大螃蟹广告牌,就到了渔人码头。范围大致包括从旧金山北部水域哥拉德利广场(Ghirardelli
Square)到35号码头(Pier
35)一带,聚集了很多购物中心,给游客提供了吃喝玩乐的一条龙服务。路上,旧金山蟹的卖家鳞次栉比,街上的乐师和艺术家们的表演也是目不暇接。在泊满渔船的码头上,其中有一艘叫“巴尔克拉萨”号(Balclutha)的三桅帆船,是
1883
年在苏格兰建造的,改装成一座飘浮博物馆供游客上船参观。当年曾满载贵重的货物,由欧洲经智利的合恩角运抵旧金山,代表着旧金山光荣的历史,现在停靠在海滩路(Beach
Road)旁边的海上。而“蜡像馆”则位于杰佛森街上,里面展出的蜡像都是名人。花了400万美元兴建的“水底世界”,坐落在39号码头旁,参观者如站在一条会移动的走道,经过一座玻璃制成的透明隧道,抬头往上望,可欣赏旧金山湾的海底世界。渔人码头已成为旧金山最炙手可热的观光景点。
其后,渔人码头在世界各地城市陆续出现。蓝色清悠的渔人码头,是一种海洋文化的象征,一个代表着蓝色、清悠、自由、浪漫、放松、心情飞扬的地方。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蒙特利尔、英国的利物浦等城市,都有著名的“渔人码头”。新加坡克拉码头(Clarke
Quay)也是在旧驳船码头上,仿效“渔人码头”模式兴建的购物、就餐、娱乐天堂和著名景点。
“渔人码头”代表的,是一种欧陆怀旧式的市井休闲、一种港埠特有的海洋文化,一种平民化的欢娱方式,一种带着渔家回忆的人文风情。
15年前,渔人码头率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县淡水镇成功复制。淡水渔人码头成功转型为观光休闲码头,之前为淡水第二渔港,情人桥完工后,及启动蓝色公路乘风破浪遨游淡海,使得渔人码头进一步带动周边交通与观光人潮。白天和晚间的渔人码头,有着不同的景致,黄昏的夕阳与晚霞,以及晚间华灯初上后,情侣漫步在木栈道上,初夏晚风徐徐吹来,真是美丽浪漫,心旌荡漾。渔人码头边停满了许多渔船及游轮,更常成为台湾广告电视片拍摄的场景。
9年前,在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及渔人码头主席何鸿燊揭幕下,澳门渔人码头正式开张。这是中国澳门首个主题公园和仿欧美渔人码头的购物中心,坐落于外港新填海区海岸,东面向着潾潾碧波的大海和具有后现代设计概念的友谊大挢,比邻日夜繁忙的港澳码头。澳门渔人码头集娱乐、购物、饮食、酒店、游艇码头及会展设施于一体,结合不同建筑特色及中西文化,特色商铺林立,更有兰桂坊式、欧式餐厅酒吧,还有赌场、酒店,将不同元素综合于一体,宛如一座美轮美奂的风情小镇。
6年前,渔人码头首次进驻中国内地,落户大连老虎滩。大连渔人码头堪称是大连市区“最后的渔港”,位于中山区滨海路虎滩渔港内,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拥有长达1768米的海岸线,西侧和东南角区域有天然沙滩,在南侧有一条长约280米的栈桥。这是集观光、娱乐、文化、餐饮、购物、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主题商业区。任何人到了这里,精神都会不自觉振奋起来,恍如步入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5年前,广东省湛江市兴建霞山渔人码头。设有观光休闲区、酒店服务区、游艇码头区、酒吧体验区、美食购物区和海鲜加工区,形成一个具备旅游、休闲、交通和贸易功能的四功能、六分区的特色旅游区。市民可以平台观景,可以漫步海边,更可在码头身临其境地感受渔民的劳作活动,当一回实实在在的渔民。
3年前,渔人码头犹如一颗明珠,闪亮在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蓝图,镶嵌在滨江新城这个城市皇冠上。作为世界海洋休闲商业文化的典型符号和第一品牌,首次踏足中国内陆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结缘。长沙,这座最具时尚文化因子、最具活力与思想力的中部城市,没有理由再对海洋文明保持低调,或者漠视,或者羞涩的缄默了。
作为实力浙商的优秀代表,中国圣鸿集团董事长胡启洪、中国千秋集团董事长章华彪、浙江圣雪休闲用品公司董事长朱晓辉、浙江双超运动器材公司董事长应超杰,均具有超凡的商业敏感和专业嗅觉。这四位各自在实业领域和商业地产领域取得斐然成就的浙商企业家,因为长沙渔人码头项目,而强强联合。他们独具慧眼,选择了长沙,选择了大河西先导区滨江新城,选择了渔人码头项目。他们志在必得,竞标拿下了长沙渔人码头项目,不仅仅被项目本身的价值和魅力所吸引,更被先导区领导“凤求凰”般招商热忱所打动,而且高度认同长沙市领导高瞻远瞩的城市发展哲学,以及高起点、高水平、高品位的新城建设美学。
长沙渔人码头项目位于长沙河西滨江新城,雄踞银盆岭大桥西头,东临湘江,西临潇湘大道,南接市政湘江绿化带,北接市政湘江清水处理站,建设总建筑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人民币,以缔造中国滨江情景式商业新范本为建设目标。作为中国内陆城市首个以“海洋文化”和“渔文化”为核心主题、以亲水平台、文化体验、高端餐饮、时尚娱乐、精品购物、休闲旅游、商业服务、游艇码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商业综合体项目,与周边高品质的滨江新城高端住宅聚居区一起,媲美巴黎塞纳河左岸,打造“渔人码头”升级版。
长沙渔人码头是滨江新城最美的人文封面,注定是海洋文明与湖湘文化的一场神奇邂逅。海洋文明标签,在长沙渔人码头得以充分展现。世界排名前五的著名景观设计公司、香港贝尔高林建筑景观设计研究院,利用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结合东方文化智慧,为海洋文化植入渔人码头提供了卓越的专业设计。
其一、出入口的海洋文化符号。
渔人码头在潇湘北路南入口,设置海豚艺术喷泉,在水柱上可爱的海豚不停跳跃狂欢,必将牢牢吸引市民和游客眼球,与香港迪斯尼大门口的米老鼠喷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北入口,设置轮船舵艺术雕塑,强调独特性、导向性和可识别性。
其二,欧式建筑艺术。
长沙渔人码头建筑风格秉承欧洲八国风情建筑精髓,是一种带有第二帝国风格、维多利亚式风格以及盐盒式殖民地建筑风格的多文化遗迹建筑,通过23幢欧式独立单体建筑和江景独栋建筑、西式教堂、塔楼、屋顶平台、尖顶、钟楼等建筑元素清晰地表达,互相联系并创造出一种具有海洋文明特色的建筑轮廓线。这样的建筑群落直观展现了异域文化和人文印记,让游客从视觉体验中感受现代海洋文明与湖湘文化的交汇。
其三,舟船文化长廊。
舟船文化是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舟船,就谈不上海洋文明。中国舟船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一样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五彩缤纷的舟船文化仿佛是个万花筒。海洋(工商)文明的舟船文化,培育的是冒险精神和沉着机智的品格,激发的是人的扩张野心和征服世界的欲望;而大河(农耕)文明的舟船文化,犹如轻轻摇荡于逶迤绿水、微动涟漪之际,内心被细腻、柔软、温顺的水波轻抚,生发摆脱桎梏、融于自然的审美愉悦。
渔人码头在八百米沿江游步道创建中国首个舟船文化长廊,由古及今,依次设置舟船景观雕塑,包括世界上最早的“船”木筏、大禹治水的独木舟、木板船、帆船、渔船、钢船,以及柴油机小船、商船、游艇、军舰、核潜艇、郑和宝船、远望一号船、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模型,让市民游客见证舟船史话,体味水乡船韵,欣赏名船世界,浏览船舶科技,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姿与风采。并通过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展示“未来船舶”,体现新能源、新空间、新生活,探索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和海洋文明的新范式。
渔人码头通过对舟船雕塑、游艇码头、水面和水岸的组织,构成一个以秩序美与灵动美相结合的景观场所,展示舟船工业文明内在的力量美、智慧美和秩序美。
其四,古希腊雕塑。
长沙渔人码头在23幢独栋欧式建筑中,巧妙布局,重现古希腊雕塑的经典作品。古希腊是世界海洋文明的杰出代表。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这种艺术文化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古希腊雕塑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其五,游艇俱乐部。
游艇,是海洋文化一个特色标志,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商务活动、休闲旅游的需要。游艇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一个庞大、热门的产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在发达国家,游艇像轿车一样多为私人拥有,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游艇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全球每年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元。一般情况下,当某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成长了。
游艇越来越被商务人士所接受,已经不是一个运动产品和水上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一种高端商务活动载体和新兴旅游度假方式。中国游艇产业仍然处于积累和起步阶段,30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珠海等城市。而游艇俱乐部在香港、澳门、深圳、三亚、上海等发展较快,青岛、日照由于承办2008年奥帆赛和世帆赛,游艇业发展非常迅猛。中国江河游艇业发展相对较慢。长沙渔人码头与美国亚历山大游艇集团强强携手,创建湘江首个游艇俱乐部,首批拥有近30个泊位,业务涵盖水上娱乐、会员服务、游艇租赁与经营、游艇保养、维修、驾驶技能培训等特色专业化服务,将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名流的湘江聚集地。长沙渔人码头游艇俱乐部填补了湖南省游艇业发展的空白,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其六,渔文化元素的景观小品和视觉传达系统。
通过对建筑物外立面、阳台、布棚、楼梯、台阶、地砖、休闲椅子、景观小品、VI视觉系统、项目导视系统,有机植入渔文化元素,带给人极为丰富的海洋文化视觉感受。
其七,多元化、国际化的滨水休闲文化氛围。
长沙渔人码头涵盖游艇俱乐部、豪车展厅、国际名品汇、滨江风情餐饮、美容SPA、五星级主题酒店、滨江酒吧街、高端休闲会所、婚纱摄影、广场文艺、亲水平台等于一体,引入欧洲经典商业模式与元素,将欧洲风情融入环境,使建筑景观化,雕琢欧洲风情的湘江首席滨水情景商业区,打造一个集欧洲浪漫时尚的悠享空间。经典的欧式骑楼、走廊,精致的欧式街灯、阳伞,雅致的街边小景、雕塑,潮流的橱窗、海报,还有别致的钟楼、鼓楼等,营造出浓厚的异域商业风情。
世界情景商业理论首创者、中国商业地产教父、清华大学教授姜新国高度概况了长沙渔人码头的目标定位:“中国左岸、中部外滩、湖南客厅、长沙名片”。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要落地成真,必须专业专心,兢兢业业,求实精进。
湖南省各级领导对长沙渔人码头建设高度关注,一直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末,在渔人码头项目建筑全部封顶之际,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观清、长沙市委常委、秘书长陈献春、长沙市委常委、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赵文彬、长沙市岳麓区委书记陈中、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副主任、长沙先导控股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刘继雄,先后亲临现场指导,提出了殷切期待,高度肯定渔人码头的商业理念、规划设计与运营战略。易炼红寄语渔人码头:“加快招商,尽快竣工,打造印象湘江文化新内涵。”
渔人码头不辱使命,先声夺人,获得了“长沙市十大景观建筑”、“长沙风尚商务地标”、“中国城市大赏年度顶级滨江情景商业地产”等殊荣,并摘取了“2013年度最具投资价值楼盘”、“2013湖湘财富人士最推崇品牌”、“第十届中国(长沙)房地产网络人气榜榜首项目”、“2013年湖湘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2013湖湘地产最佳城市运营商、最具投资价值商业综合体”等十多个具有含金量的桂冠。
长沙渔人码头的开发,绝不是一般意义的商业综合体。首先是城市地标,然后是中国内陆首个海洋文明主题的滨水情景商业综合体。在推进滨江新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项目生态、景观、商业、人文与旅游等功能融为一体,更注重项目对长沙城市文明的培育滋养,更注重项目给区域经济的增加值和湖湘文化的正能量。如果说,开发一般性商业项目,需要的是开发运营策略;那么,建设一个城市地标和创新商业经典项目,则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和使命。对开发商而言,也许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充裕资金,还要具备决策心智、商业思想和商业模式的软实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