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航母杀手”首现东海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联合军演不针对第三方

随着俄方参演舰艇18日抵达上海某军港,备受关注的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即将拉开大幕。“这次演习性质是防御性演习,不针对第三方,对其他国家不会构成威胁。”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从演习时机上看,这次演习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张军社说,中俄海军在东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是两国海军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加强两军友好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巩固发展中俄两国两军间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中俄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能力,共同维护和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从演习主题看,演习以海上联合保交行动为主题,重点演练海上联合保交行动的指挥协同和保障,说明此次演习性质是防御性的。张军社说,所谓“保交”,就是保卫海上交通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海运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目前90%的世界贸易运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海上交通线安全直接关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安全。在这个意义上讲,中俄海军此次演习重点演练联合保护交通线行动,将有利于维护世界海洋安全与稳定。

从演练课目看,中俄两国海军重点演练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等课目。张军社说,这些课目,一部分是海上防御作战的基本战役战术,一部分是海军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所需的基本技能,都是海军必须具备的基本作战能力,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海军经常演练的内容。比如,联合护航和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等课目,就是中俄两国海军自2008年以来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持续护航和打击海盗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张军社强调,中俄联演体现了两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良好愿望。

首次演练联合防空课目

“此次演习的亮点之一在于重点演练海上联合保交行动的指挥协同和保障。”张军社说,所谓“保交”,就是保卫海上交通线。联演中,中俄海军将围绕联合保交这一战役行动所涉及的指挥协同、保障和各种战术行动进行重点演练。演练的战术行动课目包括联合护航、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对海突击等。

张军社说:“中俄海军将首次演练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课目。”“查证识别”是实施海上防空的必要程序和行动,无论是舰艇防空还是区域防空,都需要首先查证、识别空中目标,而后才能采取适当的防御行动。演习中,中俄海军将对查证识别的兵力指挥、兵力行动和程序进行演练。双方海军将利用飞机和舰艇雷达等兵力手段对出现在海域上空的飞行目标进行查证和识别。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等飞行诸元的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而后决定对其采取行动的样式,包括飞机拦截、驱离等行动。

多种先进武器首度现身

“此次演习中,中方有许多先进武器装备是首次参加中俄联演,除了被称为“中华神盾”的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郑州舰和宁波舰等多艘舰艇外,还有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俄罗斯海军“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以及苏-30型、歼—10战斗机等。”张军社介绍,苏-30飞机是一种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可携带中距空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主要担负制空和对水面目标攻击任务,具备较强的防空和对海攻击能力。歼—10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它们的参演,将使中俄海军联演中的联合防空和联合对海突击课目更加逼真,更加贴近实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两国海军海上防御作战能力。

张军社说:“此次演习的课目设置更为务实,与以往中俄海上联演相比,演习双方首次将参演舰艇全部混编,首次组织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安排潜艇与水面舰艇自主对抗,演习的联合性、实战性明显增强。”

张军社介绍,此次演习内容涵盖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多个领域。演练这些课目,是中俄两军务实性合作的重要体现,对于两国海军提高海上实际防御作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联合防空、反潜和对海突击等课目的演练中,双方军舰和飞机上的多种雷达、声呐和光电、通信等电子设备都要打开和使用,因而双方武器装备的战术特点、技术性能和数据都将向对方展示。而这些只有在两军具有很高战略互信水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中俄海军联演也体现了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两军战略互信的高水平。

(据新华社上海5月18日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