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的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过近两年的规划设计和前期筹备,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建,预示着省府旁首家三甲大型综合医院建设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医院建成后,将辐射长沙市南城及株洲、湘潭2300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填补长沙城南缺乏大型综合医院的空白。目前,该项目已纳入湖南省重点建设工程、长沙市重点建设工程。
医院总占地面积155.9亩,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体建设综合门急诊大楼、办公楼、科研孵化楼、医技楼、住院楼、高级病房、辅助楼、健康体检预防中心、职工配套住宅、学生公寓等,设有病床2600-3000张。医院建设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计划投资15亿元,完成1500张病床、3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计划于2016年10月竣工,开诊营业。第二期计划投资13亿元,完成1100张病床、16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力争2017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
医院布局有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等。其中急诊部含有公共部分(挂号、收款、候诊等)、手术室、医技科室(检验、超声、X线、CT、药局等)高压氧舱;门诊部含有公共部分(大厅、挂号、收款、候诊等)药房、输液中心、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理疗科、传染科;医技包含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物理诊疗科、核医学科、理疗科、供应科、内窥镜、血库、手术室、ICU;保障系统包含中心供应、营养厨房、中心仓库、洗衣房、蒸汽房、中心供应站、中心吸引、医疗器械、动物房、太平间、空调机房、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变配电;行政管理;另加住院部、食堂、营养室、招待餐厅、超市、信息中心。科研教学分为教学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长沙医学院为依托。长沙医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医科学校。现有17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类专业12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合格实验室4个、优秀实习基地4个,湖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技能创新训练中心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教学团队1个、优秀教研室3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3门。医学院专升本以来,学校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主持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6项。
长沙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705人,其中教授220人、副教授588人,博士103人、硕士770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0人、教学奉献奖1人。
学校投入10亿元建成的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按三级医院建设标准的大型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已正式投入使用近10年之久,开设正规床位600张,布局有门、急诊综合大楼、医技大楼、住院大楼,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21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医、药、技、护团队精良,诊疗仪器设备先进。近年来,医院以人性化的服务和优美医疗环境,全新的办院理念,高层次的技术团队,高、精、尖的诊疗设备,成为大河西先导区行业标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此外,学校投资近亿元在校内建成了生命科学、形态、护理、中医和临床技能大楼。2013年,学校投入4210万元建成的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近3年来,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4项,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3篇,获国家专利3项。2011年,获“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近两年,获全国高等医学院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湖南省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