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准从高要求从严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编者按】

衡东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推出“135”工作法,即:“一项主抓措施,三个指导意见,五个配套方案”。一项主抓措施主要内容是建立“三台账两标准”,“三台账”即“个人台账、单位台账、工作台账”,分别用于记录和评估全县科级干部个人参加活动情况,跟踪反映各单位各环节活动开展情况,全面、及时反映各单位活动动态,一周一汇总,逐个建档,“两标准”即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3个环节细化为11个节点,逐条逐项建立标准,形成单位实施标准与督导组评估标准;三个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村(社区)党支部和党员、非公经济党组织和党员、流动党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难点和薄弱点,提出统筹抓好这些难点、薄弱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明确各乡镇、各主管单位的第一责任,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五个配套方案主要是指“流动党校”、“一册一课”、“网上课堂”、“电子家园”、“短信平台”等五个具体的活动载体,使教育实践活动不留盲区,不留空隙,实现党员、党组织100%全覆盖。

衡东县创新推出“135”工作法,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软变硬,抓细做实,已经或正在产生良好的效果。为总结推广其做法和经验,本报从今天起连续刊登衡东县创新推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35”工作法巡礼,敬请关注。

五月的衡东,夏花烂漫,绿野葳蕤。

一江洣水起浩歌。这块红色版图,覆盖全县城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度高涨,崛起衡东蓬勃向上的力量。

群众工作垂经典,罗帅风范日月长。求真务实的衡东人追随罗荣桓元帅的光辉足迹,光大罗帅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牢记罗帅“脱离了群众,生命就要枯竭”的谆谆教诲,创新推行“135”工作法,开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篇章。

不走过场

软任务变硬指标

如何抓细抓实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不虚不空、不走过场?衡东县坚持严的要求、严的标准、严的纪律,创新推出“三台账两标准”主抓措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三台账两标准”是“135”工作法的核心与抓手。

细在台账里,严在标准中。走进县委大院的各个部门,显眼处均能看到领导干部的“个人台账”张贴公示。学习讨论、征求意见、查摆问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等情况,均在个人台账里详细体现,接受监督。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学深悟透,不搞形式。”县委书记程少平介绍,全县113个参学单位制定了互不雷同、各具特色的活动方案,干部职工参学积极性非常高。

4月28日,县审计局在会议室开展集中学习活动,重点学习党章,局党组书记上党课。参学的干部职工仔细听课、认真记笔记。83岁的退休审计干部彭早立走进会议室,主动要求参学。“这次活动是动真格,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党员,我也要参加,给年轻的党员、干部带个好头。”

彭早立根据多年的党员经历、审计经验,精心编写出两堂党课教案——《入党为什么?为人民服务》、《为党干什么?完成党交办的任务》,并在集中学习活动上为大家上党课。

姜是老的辣。听了老彭的党课,全局干部职工都写出一份心得体会,纷纷赞扬是一道“精神粮食”。

如今,衡东县“人人上讲台,个个讲党课”活动已扎实推进,集中学习活动成了“必修课”。113个参学单位每周保证半天时间组织学习教育,上党课、看《焦裕禄》电视片、组织讨论、查摆问题,边学边改,党员干部照镜子,转作风,重塑新形象。

单位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况,“单位台账”记得清楚明白。对照学习活动的各个节点,单位将“动员部署”、“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实填报,单位对每个环节工作进展一周一汇总,填写台账并上报县委活动办备案,逐个建档,作为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防止走过场,全县成立了21个督导组,对各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督导,并填写各单位的“工作台账”,一周一通报。“工作台账”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全县各单位的活动动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把握进度、统筹推进。4月18日,县委督导组对照“三台账两标准”,发现有6个单位只集中学习一次,进度滞后,便及时下发通报,督促这6个单位按“标准”,补上两次集中学习和讨论。

一棋落子,全盘定局。通过“三台账”,衡东县成功地将教育实践活动的“软任务”制定了硬指标,领导干部、参学单位、县委活动办均有一本账,一目了然。全县上下,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扎实推进。

不犯迷糊

学习干事有方向

有标准就有目标。单位实施标准就是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路线图”。

5月6日,县财政监督局副局长陈雄庄填写上周学教活动“单位台账”。“县反贪局长上党课”、“习总书记兰考讲话”、“专题讨论”,陈雄庄将这三项学习内容填进相应的表格。在填写“参学人数”这一栏之前,陈雄庄将“签到表”认真复核,确认有24人未参加。“上周局里分派24位同志下到各乡镇参加村级财务整顿,未能参加。”陈雄庄在填写好原因后,在表格后面说明:本周将组织24人“补课”。

“以前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自从县里推出实施标准后,有了具体内容,分阶段部署,大家心里就有了谱。”陈雄庄说。

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高质量推进,衡东县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细化分解为11节点,对每个单位在每个节点中学什么、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逐条逐项建立标准,形成单位“实施标准”。

必读书目、必看影片、“人人讲党课”、群众观专题讨论、征求意见座谈会、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整改方案、专项整治、建章立制……对数十项活动内容,都要求有文字记录或影像资料。

“身前有镜子,身后就有鞭子。”县委副书记、县长廖义智说,内容细化、要求明确的“实施标准”让各个单位、各个干部知道怎么学、怎么做,有了明确的方向。按标准“照一照”,主动找出“病痛”,促使边学边改、立行立改。

衡东县城有三家公立医院,去年,有群众反映医院存在“药品加价”、“乱收费”等问题。县审计局遂对三家医院展开审计。将发现的问题交由卫生主管部门处理。“以往,我们对某个单位审计后便交由其主管部门处理。如何处理、处理结果怎样,我们可能‘管’不到。”县审计局局长单外香直言不讳。

上个月,县审计局结合自身“查摆问题”环节,开展“审计回头看”。便对这三家医院再跟踪审计。审计发现,三家医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已整改到位。

衡东县城有400多名来自农村的“陪读妈妈”,跟随儿女进城租住陪读。“她们几乎都没有工作,每天除了给小孩做饭洗衣,其余时间就是打牌、跳舞。能不能让她们既能照顾小孩,又能有份工作呢?”在县人社局一次面对面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群众的意见被人社局记录在台账里。

“陪读妈妈”们中午、晚上要做饭菜,时间上肯定不能胜任全职工作,那兼职工作或计件工作是否可行?于是,人社局牵线搭桥,联系县内的制衣制鞋厂,将半成品加工的计件工作介绍给“陪读妈妈”。“陪读妈妈”做饭、洗衣之余,当起“裁缝”、“鞋匠”。打工、陪读两不误,400多名“陪读妈妈”齐夸人社局办了件大好事。

不“拍脑袋”

考核干部看数据

衡东县结合“实施标准”,将教育实践活动的11个节点分解为150多个小项,逐项建立“评估标准”,既细化,又量化。督导组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对各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督导及考核。

是否就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开门征求意见?党组书记是否带头上党课?单位是否集中清理信访积案?是否将意见建议梳理建账……5月6日,在县教育局,督导组正逐条逐项对号入座进行督导。在逐条核对后,督导组还对文字记录、影像资料进行核查。

“以前督导工作无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大多凭个人印象打分,现在完全看指标。”第11督导组组长颜国华介绍,自从县里出台“评估标准”后,督导工作便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督导效率大大提高。“对干部的考核、单位工作的考核,不再靠印象、人情打分,一切依照量化的数据,无‘后门’可走。”

变印象考核为让数据说话。“一个萝卜一个坑”,评估验收“实打实”。

4月中旬,督导组在督导中发现,住建局下属十余个二级单位虽然都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但并未就活动建立常态化机制,活动开展未能跟上全县的节奏。发现这一情况后,督导组立即责成住建局成立二级督导组,对下属单位的活动开展进行督导,并建立常态化机制。

履行督导责任,创新督导办法。第11督导组推行“六抓”督导法,第16督导组每周印发《工作动态》,对所督导的单位每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比排名,使各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均衡推进。

建立活动保障机制,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分层责任捆绑机制:县委活动办、指导联络组、督导组以及各单位分别签订活动承诺书,强化领导责任,传导工作压力;暗访抽查机制:随机调派暗访抽查人员,对指导联络组、督导组和各单位的工作进行再督查,确保“双保险”;综合协调机制及联络员机制:加强活动办与各工作小组及各单位的横纵联系,分工协作,并及时推介各单位在活动中的亮点和特色。

以点带面,全盘皆活。通过强化工作机制,全县教育实践活动稳步推进。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推开,衡东城乡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县城里,群众能很轻易地“敲开门、找到人、办好事”;在农村,经常能看到带着草帽的干部走家串户,讲农家话,干农家活,听农家声,吃农家饭。

晓霞峰下,衡东干群一家亲,又见当年鱼水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