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将心注入一座城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李治

本报记者

王文隆

如果时间足够久,空间足够大,如果洞悉事物背后的玄机,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公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真正的法则。

没有春天的辛勤播种,就没有金秋的累累硕果。

将心注入一座城,必将收获一片天!

(一)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现在,历史的目光定格在中国中部。经历了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长沙变化日新月异,但快速奔跑后的“城市病”也开始显露:

公共服务设施落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背街小巷又脏又乱,城乡结合部乱搭乱建……经年累月,“病症”渐重。

长沙市要进一步增强省会意识、责任意识、龙头意识,积极担当先行者使命,切实展示排头兵风采,为实现中国梦的湖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3年5月9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长沙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饱含深情,充满期待。

省委书记的殷殷嘱托,市民百姓的真切渴盼,发出新时期的集结令,吹响大时代的冲锋号!

集结,以什么姿态集结?冲锋,目标和方向又在哪里?

2013年5月23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环境工程、文明工程、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工作,还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

将心注入,工作从城市的脸上做起,一直做进人的心里!

以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层层推进,迅速掀起整治高潮。

将心注入,众志成城!

这些年,地铁、过江隧道、轻轨、商业网点和住宅楼的建设如火如荼,垃圾和灰尘也随之伴生。长沙为此全天候进入大扫除状态,渣土管理部门更是严把源头关,全国首推工地全自动洗车平台作业,并为合法渣土车统一“文身”,定制安装新式门徽。

与此同时,多部门联手打击非法营运,并实施路网优化改造,盘活道路资源,缓解城区拥堵。交警部门将路面一线的警力用到极致,通过对城区主要干道、重要节点实行可视化、数字化勤务指挥,实现及时预警、快速处警、有效排堵。在高清电视监控和“电子警察”帮助下,摩托车闯禁、机动车随意变道等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城乡结合部的各类违法建筑物、违章广告和不规范门店招牌被拆除。到处都在取缔扰民马路市场,查处占道经营,清除裸露垃圾,规范门店招牌,绿化道路沿线,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二)

雨花区红星村冯家冲有一栋违章建筑,租给附近家具城老板作仓库,一年租金近百万元,入股村民人均15000元。拆违通知下达后,村民们情绪非常大。工作人员始终笑脸相迎,换位思考,以诚待人,最终得到支持和配合。完成任务后,城管队员张欢深刻认识到,将心注入,心可换心!

“决不让生命再因井盖而陨落!”两年以前,21岁女孩杨丽君不慎落入下水道殒命。这是长沙的伤痛记忆,也引起了这个城市的空前重视。只有将心注入,才会爱人如己。芙蓉区市政局的库房常年备有十余种不同型号、规格的井盖。只要有井盖问题的反映,2小时内必修补到位。一款“大禹”排水综合管理系统正在加紧研发,这将推动地下管网数字化和常态化管理。

今年1月20日晚,网友曼薇的爱车被无良车主堵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122,两名长沙交警几分钟后就出现在她身边,很快解决了问题。像曼薇这样,得到公务部门及时援助的市民有很多。感动之下,不少人主动站出来维护城市形象。

将心注入,一呼百应,从者云集。在望城,2.2万城管志愿者和政府部门一道扮靓城市。“人人是城市管理对象,个个是城市管理主体”,上万“红袖章”参与城市管理。

“有困难,找城管!”“有问题,找交警!”“有麻烦,找我们!”干部作风就是城市品质。将心注入,作风大改观,催生出一批敢作敢为、实心谋事的“狮子型”干部。

推行网格化管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这座城市走上一条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机制创新为动力、集中整治为抓手、长效管理为保障的环境综合整治之路。

(三)

将心注入,必建新功!

今年3月10日,周一。19时许,听过岳麓书院一场学术讲座,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刘老师驱车回城东。从桃子湖附近到陈家湖,只用了十来分钟时间。

“这怎么可能?”刘女士为如此通畅的交通瞪大了双眼,在银盆岭大桥等红灯时,还以为走错了道。

每到交通高峰期,主要道口的交警越来越多,车行也越来越快捷。

当然,一时无阻,不代表刻刻通畅。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说得很明白,堵车近期看是交通问题,长远看是城市功能问题。

的确如此。街道干净了,社区整洁了,夜宵摊点扰民减少了,违章建筑拆除了,交通也比以往畅通——市民们最关心的是,这日子能够维系多久?会不会行动一过,又什么都打回了原形?表面光鲜终是过眼烟云,保持常态才是一方百姓的真正福祉。

解决城市功能问题,更需要将心注入,科学规划,建立长效机制。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长沙正全面推动城市管理转型——由单兵作战转向部门联动、由政府管理转向公共治理、由传统管理转向现代管理、由突击管理转向长效管理。

“增强打持久战、建长效机制的意识,抓重点、攻难点、造靓点、通节点,让整治后的环境经得起细看、经得起群众检验,形成群防群管、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此话,已成为共识。

面对已有的成绩,易炼红并不满足。他在第30期整治工作《简报》上批示:“百日整治,成效明显;万里长征,迈开一步;任重道远,贵在坚持;构建常态,永不止步。”

用国际视野谋划,用创新意识审视,用人文理念考量。在这样的格局下,再造城市环境,提质城市功能。

是的,一切远未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因为,这座城市对幸福的追求永不止步。

将心注入,美好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

将心注入!一座城市的抉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