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天里,送别画家陈白一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编者按

优秀人民艺术家、著名工笔人物画家陈白一,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日凌晨4时58分逝世,享年88岁。陈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4日上午10时30分在长沙阳明山殡仪馆举行。我们特约请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夏义生同志撰写了此文,以此送别陈老。

夏义生

美术界的一颗巨星陨落在春天,悲伤的春雨是苍天哭泣的泪水。优秀人民艺术家陈白一先生的离去,是我在春寒料峭的清明时节,心中忧伤和不舍的由来。

结缘白一老,始于他那幅多少代人都不能忘怀的工笔人物画——《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中学时代,画面上那个解放军英气逼人,临危不惧,在飞驰的列车前奋力推开一匹受惊吓的马,挽救了一车旅客的生命。从此,《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这幅画和画家陈白一,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我来省文联工作后,才见到白一老,见到我久仰的画家。他是一位宽厚、慈祥、健朗、豁达的长者,辛勤创作之余,喜欢钓鱼、时常喝点小酒。我在担任《理论与创作》执行主编时,想在刊物上刊发他的作品和作者简介,应约去他家里挑选作品。他把书橱里珍藏的旧作全部搬到客厅中,让我一张一张地挑选。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白一老的艺术世界。一幅幅传情会意的工笔画,充满了浓烈的现代生活情趣。那优美的线条,纯净的色彩,真是巧夺天工。那天,我陶醉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有幸细览了《任凭风浪起》、《三月三》、《牵线线》、《小伙伴》等经典作品。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这幅作品已经入藏中国美术馆。我挑完作品拍照后,白一老一再叮咛他的儿子明泗将画收好锁起来。当我们在整理这些作品时,他脸上微漾着笑靥,深情地注视着这些作品,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在看着自己久别的儿女。我知道,这些画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这些画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欣赏他这么多的作品,何其有幸!

白一老的画是他踏遍山山水水、沟沟寨寨得来的,所以亲切、平易、率真、有趣。他是从民间吸取创作的养分,在乡村人的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灵感。数十年来,他坚持“上山下乡”,仅去湘西就不下50次。每次去湘西,像走亲戚一样,和父老乡亲围坐一大圈,吃腊肉、喝包谷烧、唱山歌。湘西人的淳朴感染了他,湘西美丽的风景激发了他,湘西独特的乡俗风情孕育了他。在那里,他画出了《迎春图》、《苗岭欢歌》、《小伙伴》等优秀作品。为了画好瑶族风情,他多次到江华瑶族自治县与瑶族乡亲一起过新年,体验瑶族的年俗,感受瑶族的年味,创作出了《闹元宵》。少数民族的劳动生活和边远村寨的风土人情,就是他艺术世界永恒的主题;乡村劳动者是他倾心刻画塑造的主人公,是他一生讴歌描摹的对象。白一老采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典雅含蓄的色彩,明丽优美的形象,来表现苗、瑶风土人情,极富现代感、烟火味和乡土气息。他对人物的刻画细腻、传神。他通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来求得意境,生发情趣,获取神韵,创造了宁静美的艺术世界。他的工笔画突破传统,开辟新径,风格特异,自成一家,成就卓然。

白一老在美术界口碑极好。他甘当人梯,提携后人。他曾担任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湖南省美协主席、湖南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等职。这些职务没有成为他获取名利的金字招牌,相反,让他感受到的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深入基层发现新人,办培训班,指导创作;他率领美术湘军深入生活,大胆创新,推动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由此,湖南获得工笔画强省之誉。在上世纪80年代,以潘絜兹为核心的北京工笔画群体和以陈白一为核心的湖南工笔画群体享誉全国,世称“北潘南陈”。他是湖南省美协的忠诚“服务员”,从第一届省美协的成立到第九届省美协换届,他把青春和热血,都交付给了湖南省美协,推动新中国湖南工笔画事业奋勇前行。2005年,国务院授予他“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

近年来,白一老日夜挂念的是湖南省美术馆的建设。为了省美术馆的立项,他和黄铁山先生亲自给省领导写信,呼吁省委、省政府早日批准建设省美术馆,让湖南的美术人有一个家。为了美术馆的选址,他找省直部门的领导谈自己的观点,提可行性建议。当我打电话告诉他省美术馆立项得到批准时,他激动得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在电话里连声说“好啊,好啊”。我知道,建设湖南省美术馆是他一生的梦想,孜孜以求的愿景。因为他知道湖南不缺杰出的美术家,也不缺优秀的美术作品,就是缺少一个与全世界优秀美术家交流对话的平台。2012年12月26日,湖南省美术馆奠基。这天,北风呼啸,冷雨夹杂着冰雹。我们在美术馆工地举行一个简短朴素的奠基仪式。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是请他出席还是不告诉他?我心里非常纠结。最后,他出席了,穿着喜庆的红色外套,握着铁锹为省美术馆培下了第一铲土。北风中,我看到了他脸上荡漾着的是灿烂的阳光。近年来,他因病不敢再喝酒,这一天,他又端起了酒杯,为湖南美术事业重新远航有了新的平台而祝福。今年春节前,我陪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湘去看望他。他拉着我的手,仔细询问美术馆建设的情况。我知道美术馆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他无法放下的念想。我们唯有勤奋努力推动美术馆早日建成,才能让白一老安心。

春节后,听说白一老生病了。我匆匆赶到病床前,看到他无力咳出堵在喉咙的一口痰时,我不忍心呼唤他,只是默默地伫立在他身旁。我想让他聚积全身的力气去战胜这可恶的病魔,祈祷他能健康地重回我们身边。

4月1日,是愚人节。明泗来电话,白一老病危。我多么希望这个消息只是一个愚人的玩笑。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陪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来到他的病床前。明泗轻声呼喊:“爸爸,魏部长、夏秘书长来看您了,您要是知道,点个头吧。”白一老吃力地点了下头。此刻,我握着他温暖的大手,眼里噙着泪水,很害怕这就是诀别。可是,不管我相不相信,就在这个夜晚,在春天里,在细碎的白花开满原野时,他走了。洁白的梨花铺满大地,是伤感,是送别。

■相关链接

陈白一简介

陈白一,原名陈倜,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男,1926年9月生,湖南省邵阳市人。40年代毕业于华中高级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湖南省美协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逝世前任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美协顾问,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60多年来,他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研究,尤其对中国工笔画艺术的研究贡献卓著。他糅合中国传统绘画、民间艺术、西方艺术于一体,表现现代生活,别出心裁,自成一家。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产生极大影响。其中《朝鲜少年崔莹会见罗盛教双亲》、《欧阳海》、《听壁脚》、《晨风》、《夏夜》、《小伙伴》、《闹元宵》、《细语》等十多件作品获全国奖。除以上部分作品外,还有《苗岭欢歌》、《任凭风浪起》、《三月三》、《迎春图》等分别藏于国家及地方美术馆、博物馆。出版有“陈白一画辑”、“陈白一新作选”、“杰出的工笔画家——陈白一”、“荣宝斋画谱——陈白一绘”、“白一画集”、“白一线描”、“湖南画家研究丛书——陈白一”等,论文有《丹青随想录》等。获首批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证书。2005年3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授予的“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

陈白一还是一个辛勤的美术活动家,1956年筹备成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40余年主持湖南省美协工作。相继应邀在国内外举办湖南工笔画展览达26次,出版画辑30余本。在他的带领下,湖南在全国已成为一个工笔画大省,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画家队伍,涌现出一个高水平的工笔画家群体,享誉海内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