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薇
3月6日下午2时30分,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影剧院内,“长沙地区诗词水平鉴定颁证仪式暨中华诗词进校园经验交流会”正在举行。省诗词协会、省教育学会,市人大、市教育局、市文联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应邀出席,为通过“中华诗词水平初等一级”考核的考生颁发鉴定证书。考生们均来自同一所小学——长沙市天心区井岗小学。该校是长沙市嘤鸣诗社选定的“中华诗词传承教育基地”,是“中华诗词进校园”的试点学校。
全国首创诗词水平鉴定
在影剧院的领奖台上,有82名学生拿到了“中华诗词水平初等一级”的鉴定证书,他们很自豪地向台下的同学、老师、家长挥了挥手中的证书,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据悉,2013年12月底,井岗小学共有400余名学生自愿参加首届中华诗词水平鉴定考试,经湖南省诗词协会长沙地区诗词水平鉴定委员会专家的阅卷审核后,82名考生达到了初等一级水平。
“这是一项纯公益性的活动。从报名、考试到领证,不收取考生任何费用,不增加家长负担。活动的初衷只是为了让中华诗词发扬光大。”长沙市嘤鸣诗社社长、省诗词协会长沙地区诗词水平鉴定委员会主任郭晓鸣说。在他看来,中华诗词水平鉴定工作是促进中华诗词传承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考级发证,增加了考生的荣誉感,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这项工作在全国尚属首创,它的出现却并非偶然。
原来,井岗小学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活动中创造性地编制出一套诗文诵读考核鉴定标准,在该校实施考核、鉴定后,学生的诗文诵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好,于是在其基础上制定了一套中华诗词(诵读、鉴赏、创作)水平考核鉴定大纲(草案),经省诗词协会全权委托,由我们诗社负责长沙地区的中华诗词水平考核鉴定工作,同时成立了省诗词协会长沙地区诗词水平鉴定委员会作为工作机构。”郭晓鸣表示,制定大纲的目的,是为了在长沙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中华诗词的传承教育工作和“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
校园家庭结合诗意盎然
台下,领到鉴定证书的徐逸夫同学和他妈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徐逸夫说:“我很喜欢诗词。在学校,我们有诗文诵读课,老师会给我们讲一些古诗背后的故事,很生动,很有情境。老师还会带领我们富有感情地去诵读诗文,在我看来,古诗中一句诗就是一个场景,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徐妈妈也表示,喜欢吟诗作句的儿子变得更自信大方了,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传统的礼仪知识,“周末,儿子总会要求我带他到书店去逛逛,在他的影响下,读书也不知不觉成为我的业余爱好。”采访结束时,徐逸夫还大方表演了自己所写的一首诗《花》:“千花藏绿叶,日暖送春来。湖畔微风过,凭栏眼界开。”
“小孩子个个都爱听故事,只要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了,再顽皮的学生也会立马屏息静气,这样的情形在我的古诗教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井岗小学教导主任杨靖表示,如果古诗本身就有故事,听完故事之后学生就能轻松了解诗意。如果古诗没有背景故事,她也会在自己准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编撰故事,帮学生们理解。
“我们用了7年时间,来为孩子打开古诗词的诵读之门。除了安排诗文诵读的课程,学校还有专门的诗文诵读课题研究组。我认为,让中华诗词回到课堂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将一直坚持下去。”井岗小学校长兼书记周瑞芸说。
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台上,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正充满感情地诵读着爱国诗人屈原的名作《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其认真的神情让台下的观众为之动容。
“中华诗词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培育正气、提升品格、涵养精神、丰富情感的正能量,因此中华诗词不能丢。要从娃娃抓起。”郭晓鸣透露,已有30多年历史、创办了《嘤鸣》诗刊的长沙市嘤鸣诗社还破格吸收了该校10名学生为社员。
省诗词协会会长赵焱森表示,长沙市嘤鸣诗社与天心区井岗小学之间的合作取得了卓越成绩,这源于两者共同对中华诗词发自内心的热爱、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赵焱森还将这次成功经验郑重推荐给了全省各市州诗协的会长,希望“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能在全省开花结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