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感受书香永定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在这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季节,行走在张家界市府所在地、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武陵之魂天门山”脚下的永定区,无论闹市,还是乡野,都可感受到四溢的浓浓书香。

书香惠民,开启一道新风尚

“从3月20日到4月12日,来看桃花的游客超过6万人,收入超过20万元。能有今天,一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二是感谢政府送科技。”4月27日,永定区尹家溪镇长茂山村支书黄会涛介绍,以前,该村种梨死梨,栽枣死枣……这都是没知识惹的祸。村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近3年来,全村490多人参加科技培训2000多人次,是知识让该村致了富。

“每天至少都有四五十人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农业、科技、法律和文学类书籍最受欢迎。”4月20日,笔者走进永定区图书馆,只见一排排书架上图书陈列有序,阅览桌边、书架前、走廊过道里,都是看书的人。据永定区图书馆馆长赵玉华介绍,近年来,永定区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和成人阅览室,率先实行对社会免费开放,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基层辅导、流动服务等项目。

“2012年,全民阅读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永定文化强区开辟了新路子,提供了新动力。”永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敏告诉笔者,2013年,该区率先建成全市第一个国家一级图书馆。并实现了全区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全覆盖,乡镇图书室达到21个,村、社区、农家书屋达到378个,流通书刊超过10万册,借阅人次超过20万。如今,乡村和农户不向政府要钱,而是要书、要科技,这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书香资政,创造一种新风气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大讲堂教学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开拓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对开展好群众工作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永定区驻后坪镇二家河居委会群众工作指导员赵宗山如是说。该区像赵宗山这样的驻村群众工作指导员有370多人,他们一边为群众服务,一边写“民情日记”,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近年来,永定区加强党员干部阅读,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去年,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主线,举办正科级单位党政正职专题学习培训班2期,主体班4期,部门班5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组织乡镇干部、村支书和大学生村官学习1700多人次;参与“十八大知识问答”

2万多人次。今年,该区依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开辟“网络课堂”在线学习,利用远程信息技术送学上门、送教到人,开辟了更多元、更快捷、更灵活的干部教育新阵地,并斥资30余万元免费为1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赠送“永定手机报”。

同时,永定区以“文化事业出人才、资政育人有突破”的思路,近三年来编撰、出版、发行、赠阅书籍数百种,内容涉及惠农政策、科技种植、医疗卫生、个人养成等方面。在上一届全省文明创建工作中,该区共有10多个单位和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如今,该区广大党员干部为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一种新风气。

书香聚客,打造一片新风景

“永定区以第19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正式启动‘欢乐潇湘·文化永定·书香庸城’全民读书活动。中国知名作家彭学明专程从北京赶来进行‘拿什么孝敬娘’专题讲座,掀起了全区读书的热潮。”永定区图书馆馆长赵国兵如是说。

“希望《天门文艺》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我区文艺队伍发展壮大蓄势聚力。”今年伊始,永定区委书记、区长尚生龙在《天门文艺》创刊号上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天门文艺》不负厚望,创刊号收到湖北、广西、西藏等省、自治区文艺作家来稿数百篇,出版至今已向省内外单位和个人赠阅数千册,深受好评。

今年3月,张家界市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揭晓,永定区有10余件作品获奖,体裁涉及散文、小说、民间文艺、美术、音乐等。此外,该区文艺工作者还获得了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同时,永定区农家书屋建设也“书香四溢”,聚来四海之客。“4月26日,中央党校20多个博士后来我村考察农家书屋、远程教学等情况,今年从一月到现在已经有三四百人从甘肃、广西等省、自治区来我村学习考察。”永定区龚家垴村支书龚志鹏自豪地说,作为“全国文明村镇”,龚家垴村已有省内外10多万人前来“取经”。如今,永定区因书而搭建了又一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一片新风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