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
黄燕华
邵阳市北塔区教育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征求到这样一条意见:“建区近17年,尚未建有一所上规模、上档次的学校,应千方百计突破零所名校的历史。”北塔区教育局一班人带着北塔干部群众渴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祈盼,寻求小区办大教育新思路。
“发展教育是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北塔的需要,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去年,北塔区委、区政府召开“9·9”议教会,对建设教育强区再次部署,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增长、监管四大机制。
创建文明美丽校园,打造新教育环境。该区教育局乘全市上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东风,决心把校园打造成充满绿意、干净卫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典范。一方面,夯实校园基础设施。近年来,新建校舍10800余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5万余平方米,完成了8所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及3所区级园林式单位学校建设,建成2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全区17所中小学校校有围墙,操场硬化,绿化美化,卫生、体育等设施配置齐备。另一方面,弘扬校园文化、陶冶情操。各学校因地制宜,打造校园文化,建文化长廊,编校风校训校歌,贴名人名言,制宣传栏,营造求知奋进、文明礼仪、健康卫生文化氛围。再者,扎实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全区学校以校会、班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学习、礼仪、卫生、安全行为”四大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区教育局通过督导检查,评选表彰宣传习惯养成好学生、好班级、好学校、文明小市民,让文明礼仪、讲卫生、讲安全风尚活跃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村居,9000余双小手推动创“国卫”。家住北塔城区的陈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在家门口、校园里一丝不苟地搞卫生,自己还有理由站在一旁看着吗?”
实现教育“班班通”,打造新教育手段。“有了‘班班通’,上课好方便,学生们好快乐,好多家长将孩子从市区学校转回来啦。”该区协鑫阳光小学孟校长欣喜地对我们说。该区教育局从“班班通”信息化教学给师生带来的便捷和快乐中坚定了信心,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的传统手段与容量大、学生好奇的现代教育手段,真是无法比较。钱从哪里来?确实困扰着教育局一班人。经区委、区政府同意,运行“华容”模式,招标投资近千万元,分步实施,
2014年全区所有中小学校、所有班级铺线装端,装备“班班通”180余套,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全覆盖。同时,“班班通”使用培训全力跟进。
全面实施新课改,打造新教育成果。“广西蒙山县论条件比我区好不了多少,但她的教育却走在全国的前列。率先在全市走新课改之路,才是我们小区办大教育之路。”北塔区教育局局长说起来津津乐道。该区曾在2011年开始尝试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模式”,有了一定的课改基础;2013年赴广西蒙山学习取经,再次转变观念,坚定了走新课改之路的信心。2014年,争取区财政预算60万元课改专款,立马与中国学景教育中心签订课改培训三年协议,第一年培训费36万元,先在状元中学七年级、协鑫阳光小学三至五年级等14个班级试点,全区教师跟进学习,2015年全区中小学校大部分班级铺开施行。
创立湘郡·铭志名校,打造新教育资源。能在家门口上名校,该区干部群众期盼已久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2014年1月28日,该区区委、区政府与邵阳市铭志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协议,创立“湘郡·铭志学校”。该校被列入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学校规划用地116亩,计划投资1.5亿元,为一所12年一贯制、6000学生规模的高标准民办学校,采用长沙市长郡中学托管办学模式,2015年秋季实施招生计划。该区人民政府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扶助,成立学校建设指挥部,实施“绿灯”通道,并且负责解决每招收1000学生就解决10名教师编制问题,以及区内选聘到该校任教的公办教师的“五险一金”问题。有了名校的牵引,该区教育之花即将在资江北岸迎风绽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