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柳德新
周云武
石庭虎
2013年12月12日下午,长沙,省住建厅主持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软件研究》课题验收评审会现场。验收委员会宣布:该课题研究的系统和开发的软件为国内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好一个“国内首创”!
这标志着华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研发获得巨大成功,即将开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的新纪元!
从2010年2月开始组建研发团队自主研究,到2011年省住建厅正式立项,再到2013年12月课题通过验收,历时近4年,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千辛万苦?收获了怎样的累累硕果?湖南省华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月洪近日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就此进行一一解密。
■
研究背景:
以信息技术遏制事故频发态势
建设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手工操作比重很大。同时,建设行业又是一个事故发生频率很高的行业,质量安全事故多,而且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想尽了千方百计加强管理,但总是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据统计,全国5000万建筑业就业人员中,仅仅不足10%达到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接近60%。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疲于奔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建设主管部门只能依靠增加检查的频率防范质量安全事故,既有国家对省市的检查,有省市县的同级检查,上级检查,交叉检查,还有飞行检查,名目繁多,各类检查都必须奔赴现场查看,限于人力和时间,再频繁的检查,都无法掌握数以万计项目的实时动态变化。同时,行业普遍都沿用凭个人经验的传统方式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限于个人的技术素养,难免出现误判。
作为一家有20年历史沉淀的公司,湖南省华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虽然20年来无一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但也主要是凭现场人员经验解决质量安全问题,而且大多数是在造成了一定损失之后。有着20余年从业经验的张月洪,冷静下来仔细思索,他发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工程建设过程都是专业人员在管理,质量安全事故也大多由人为因素造成。但不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多高,总是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不论管理部门领导管理水平与专业水平多高,总有指挥失误的时候。而且建设工程领域涉及到的专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29个之多,一个小型项目涉及的专业都有好几个。如此多的专业,要排除人为主观因素的误差,排除各种因素对现场人员判断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每个行业都有国家规范标准及地方标准,这些规范、标准少则数百万字数,多则以千万计,通读一遍都不太可能,要现场人员记下来用于指导施工,显然也不太实际。
这一客观现实一直是他们的心头之痛,革新方法一直是他们的梦想。4年前的一天,他们突然顿悟:能否将信息技术用于质量安全隐患预警,将事故排除在萌芽阶段?这个奇思妙想,成就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
■
研发过程:
逾越一道道各专业间的鸿沟
华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发过程可谓历经千辛万苦,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逾越了一道道各专业间的鸿沟。从2010年2月开始组建研发团队自主研究,到2011年省住建厅正式立项,再到2013年12月课题鉴定验收,历时近4年,终于获得成功。
研究过程的困难,首先是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导致计算机专业人员难以理解研究意图,程序编制进展不顺利。团队涉及到的计算机专业成员达30多人,其中包括博士2人,湖南省的顶级计算机专家3人,但大多对建筑业了解不深,因而迟迟不能进入角色,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建筑专业的技术人员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课题涉及到10多个专业、50多名高工以上的专业人员,双方的对接发生了严重的交流障碍,相互之间的磨合耗费了大量时间,期间因为理解不准确导致的返工就发生过多次。
其次,建筑业是一个相对粗放的行业,手工操作多,工艺复杂但精度不高,计算机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加上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可供借鉴的先例,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本来是打算把写程序的工作外包的,但专业软件公司或大学专业团队在了解专业难度后,没有一家敢承接这单业务,没办法,最后只能自己组织软件团队。
其三是数据库建立非常困难。数据库主要数据有规范规定和现场问题的解决措施两大部分。3000多万字的行业规范,根本无法在一个部门全部找到,花费了大量人力,找遍了能够想到的地方,才基本做到了没有遗漏。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过时、作废的,将其剔除出来的工作很专业,工作量也很大。更难的是解决现场问题的措施,现在数据库中储存的1万多条现场问题的处理办法,每一条都必须经过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工程师编写、整理出来,不能有半点偷工减料。为保证所提出来的方法绝对安全可靠,在专业工程师编写、整理出来之后,都经过了逐条反复论证、推敲、修正,再经过专家审定才进入数据库。目前,该系统仅建设行业规范数据库就达到3000多万字,国内最全面,涵盖范围最宽,查询速度达到国内最快水平。现场排除质量安全隐患的方案1万多条,基本覆盖了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的常见问题,被同事们戏称为建筑领域的“十万个为什么”。
几十个专业技术人员,用4年时间夜以继日做一件成功把握很小的事情,疯狂至极!尽管过程艰难,但在课题验收通过的那一瞬间,大家都欣喜若狂:成功了!
■
系统主要功能:
填补建设工程监管手段空白
华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全过程,有效发挥现行行业规范、标准的作用,对施工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识别、预判、警示,并提出建议处理措施,为各方责任主体提供一个即时沟通、同步关注的信息平台,将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利用这一软件,可最大限度降低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规范、标准及案例的作用,从而缩小监管水平的地域差别、参建单位之间的差别,提升整体监管水准,填补建设工程监管手段空白。
系统主要功能可概括为6大功能:
1、对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智能判别、预警并给出排除隐患的建议处理方案。
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及质量安全隐患设定了预警级别:一级为质量通病、不符合规范一般性标准条文且造成轻微后患的问题;二级为不符合规范一般性标准条文且造成较严重后患的问题;三级为涉及到强制性标准条文及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问题。操作人员将现场疑似质量安全隐患的症状或质量安全问题输入到系统之后,系统将自动进行甄别比对,涉及到上述三种类型的症状,立即给出分级预警,并可绑定手机,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同时给出排除隐患的建议处理措施。问题得到解决后,预警自动消除,恢复正常。
2、远程视频监控。
可以从一个端口查看到所属范围内所有项目的即时视频画面,以及隐蔽工程的图像回放。
3、远程微观监控。
可以从一个端口查看所有项目的微观情况,如人员到岗情况、质量安全状况、事故处理记录、建设程序是否办妥等,并可发出指令,也可双向传输图片及数据资料。
4、可当作一个行业图书馆,进行行业规范的模糊搜索和精确查找。
5、可当作一个博学的老师,遇到现场疑难问题,可根据表现症状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现场资料录入包含了建设项目的全部资料,可作为无纸化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保存。
■
创新点及先进性:
国内首创
课题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华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在平台搭建、功能设计和预警的智能化上达到了研究目标,实现了数据库智能查询和质量安全隐患智能判别、分级预警,课题研究的系统和开发的软件为国内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系统的技术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对质量安全隐患和质量安全问题的智能判别、分级预警,并自动给出排除隐患的建议处理措施,将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对建设项目的智能化过程控制。
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高度融合,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经验解决现场质量安全问题的传统方式,提升了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准。特别是对质量安全隐患的预判,以及给出排除隐患的方案,可以第一时间排除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患,从而大大减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
应用前景:
适用于各方项目责任主体
张月洪介绍,华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历经4年的研发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试用、改进的过程,在试用中发现系统有不符合现场情况之处,立即进行改进或调整。目前在湖南省华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及湖南巴陵建设有限公司40余个工程项目上使用,排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近百起,试用项目无一例质量安全事故。
本系统应用前景广泛,各方项目责任主体都可有效使用,只是侧重点不同。
行业主管部门及业主:对施工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所属范围内所有项目的情况,发现问题并随时下达指令,上传资料、图片及视频画面。
项目现场参建各方:规范建设程序,查阅规范规定,查找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办法,对质量安全隐患预警并排除隐患,建立无纸化工程档案,向主管部门上传视频及图片等。
本系统适合不同行业。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电力、水利水电、石油化工等均可使用,只需建立行业规范及质量安全案例数据库即可。
本系统还考虑了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及环境保护的使用,只需对系统功能微调及增加相关数据库即可。
华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网址:www.hsyjxt.com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