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颠覆传统众方夸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王晴

涂鑫淼

地处农村偏远地区的华容县新洲小学,专业的英语老师长期短缺,可是当我们走进这里时,一堂高质量的英语课正在同学们兴趣盎然中激情“演绎”,授课者是县城马鞍山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邓琼云,授课方式是通过教室前方的触屏一体机和摄像头进行。课堂上,我们看到离此30多公里的邓老师能够轻松与学生互动,提问、回答及讲解清晰而流畅。

这就是华容县教育信息化“结出”的甜美果实,它让农村偏远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同时也使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乡村,从而使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状态开始走向消弭。

“曾经探索和争论了多年的农村偏远地区师资短缺和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没想到在教育信息化面前,解决起来居然如此简单可行!”县教育局局长蔡智感叹:“教育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对传统教育方式全方位的思考和对未来教育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格局被彻底打破。

有着多年语文课教学经验的王立娥老师对此深有感触。一篇古诗文,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对文章的意境有深刻的领悟和把握,而过去的方式往往是通过老师语言的讲解和表达,这样单一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对教师来说“吃力不讨好”,对受者学生来说“枯燥而难以接受”。

坐在多媒体教室,我们对王立娥老师的感触有了深深的领悟。在学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课堂上,首先是空灵的声音对诗词的歌唱演绎,伴随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的影像展示,接着是赵忠祥声情并茂的朗诵。整个过程学生如痴如醉,相信那种意境在他们头脑中一定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如果说过去仅有声音的课堂是‘一维’的,那现在呈现的则是声、像、图的‘三维’立体,发射给受者学生的信息由过去的一点变多点,不但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点,而且注意力也难于向其他地方发散,自然课堂效率就大大提高!”

教育局局长蔡智从过去信息化的“门外汉”,现在几近于“专家”,他介绍说:“信息化带给我们的是一片无限广阔的空间,即使还在初始阶段,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却不断袭来!”

4月8日,该县教育系统全体教师大会召开,6000余名教师坐在各自学校有终端设备的教室,不用舟车劳顿,不用安排食宿,仅通过视频,会议精神就得以贯彻传达,既省时间又省钱。据教育局初步测算,全系统依靠信息技术将70%的会议改为视频会议,一年节省的行政开支就达125万多元。不仅如此,全县教育系统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着力推进无纸化办公,文件、通知的收发,备、教、批、辅、考全部实现网上流转,既便捷又省开支,仅此一项,全系统一年节省的纸张、打印费用至少

56万元。

家校互动,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变得更加方便和频繁。马鞍山实验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家长能通过班级建立的班级任课教师、家长QQ群,教师、家长一起在群里共同探讨孩子教育、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等问题,并可以同步登录各科任教师的个人空间,下载教师教学资料与学生同步学习,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再次授课,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教育信息化增加了老师的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更富生机和活力。”华容五中江梦霞老师的感受印证了该县的调研:同样的教学内容,信息化课堂可比传统课堂节约4分钟左右的板书时间,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组织更多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通过教育信息化,不仅使每个教师可用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更加多元化,而且使课堂的信息容量和知识点更加丰富。

“过去只盼下课,现在觉得一节课过得真快!”马鞍山实验学校的徐子康的心声基本代表了我们随机抽样的15个学生的一致看法。

信息化给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破解的契机。

学生心理问题现在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和私密性,传统的手段难以有效介入。该县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在网络空间开设“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一方面大量提供心理关怀公益讲座,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开展多方的心理疏导。同时,辅导站还开辟专栏,设立留守儿童阳光在线聊天室。该聊天室重点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家长与子女、老师与学生提供视频聊天,及时加强沟通与心理疏导。

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的网上“德能银行”也在有效地探索中。“德能银行”是利用校园网“班班通”平台开辟,学生每学期的德能表现将通过德能币的形式体现,期初,由德育处给每生存入70个德能币作为原始德能资金。班委会、德育处从学生学习、品德、能力、特长、贡献等五方面的考核表现来增减德能币。一学月一总结,对于德能币多的通报表扬,而德能币不足60的则通过担保人向德能银行借贷,再通过自己的表现予以偿还。通过德能银行的运作方式,该县拟探索建立对学生综合动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此举目前已收到了良好的效应。

信息化,是一项创新举措,反过来它又强力推动着华容县教育的创新探索一个接一个。

“没有想到教育的变化在短时间内能有如此大的能量释放!”在教育战线工作了34个春秋的张国振说,“真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然而,真正的“始料不及”还在后头。

据蔡智介绍,华容县教育云平台已正式运行,华容县电视台教育频道、电子书包、校园一卡通、家长“同步课堂”等在该县也即将登场。

信息化,带给该县教育的是“一场革命”,“革命”的结果必将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小资料

权威评说“华容样本”

“对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教育部2013年

9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月报》

华容县作为全省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中等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省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意义。“华容样本”完全可以在全省复制和推广。

——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

合作模式最佳、建设速度最快、终端设备最好、网络覆盖最广。

——省电教馆馆长陈德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