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恢复生态环境推进环境治理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本刊记者

林淑芳

通讯员

陶政波

目前,永州市涉重金属企业已由六年前的77家减少到22家,六类重金属的排放总量较2008年削减65.6%,均已完成了“十二五”双减半的任务。

为了健全源头防控体系,永州市政府按照“堵源头”的要求,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评审批,环保门槛就高不就低,永州市去年否决小化工、小造纸等污染项目30余个。

此外,为了加强执法监管,永州市环保局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台账管理,督促企业正常运转治理设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全市检查企业2100余家次,对29家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整改,对12家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关闭小造纸等非法企业22家,对38家企业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组织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化学品环境管理等专项行动,安全处置各种危险废物2000余吨,督促47家县级以上主要医院实现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同时,为了推进重点矿区综合整治,永州市环保局重点狠抓了零陵区矿山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矿山禁采工作,共撤离、捣毁洗矿机组1263余台,封填“独眼井”40口。在全面禁采的基础上大力恢复生态环境,处理尾矿70多万吨,恢复植被3702亩,植树造林56万多株,完成石期河东湘桥段13.6公里的清淤任务。目前,全市共拟设禁采区75个,目前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核。此外,新田县历史遗留镉钒污染治理项目现在正在有序地进行当中,现已恢复植被面积97亩。

强力推进废弃矿山整治

去年4月以来,东安县共取缔关闭非采、洗矿硐160余处,对103个非法矿硐实行了永久性封闭,得到了国务院安委办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遣散非法采矿民工300多人,抓获16名非法开采人员,对严重违法的非法开采矿主刑事拘留9人、批准逮捕9人,对涉嫌非采的2名公职人员依法依纪给予了处分。

除了重拳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实施生态恢复项目也成为了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13日,督查组一行来到东安县大庙口镇,对当地的钨矿区废渣安全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进行了实地督查。

2012年5月,东安县向省重金属治理和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委员会申报了大庙口钨矿区废渣安全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并取得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900万元。该项目位于东安县大庙口镇九龙村和大庙口林场紫云工区,主要建设库容为7.2万立方米安全填埋场1座。项目现场,大庙口钨矿区遗留的25万吨废渣已经被安全填埋处置,全部被固化,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站在填埋场下方,一群村民喂养的山羊在边缘追赶玩闹,完全看不出这里之前居然是一片荒芜之地。

督查完大庙口钨矿区废渣安全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后,刘帅不禁感慨道:“东安是湘江入湘第一县,也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曾经暗访明察多次,这大庙口钨矿区废渣处置及生态恢复项目,做得很好。特别是县里还准备将紫水河湿地生态恢复列入省重点,与浏阳河一样,走在湘江支流治理的前面,作为支流治理的样板,先行先试,使湘江治理向纵深推进,这值得学习和借鉴啊!”

源头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虽然永州市在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部分矿区虽然经过大力治理,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治理恢复的任务依然很重。对此,永州市副市长张常明表示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措施,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切实把湘江母亲河治理好。

吴正辉在督查结束之际说道:“不管是矿山开采整治也好,还是重金属污染防治也好,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保护好湘江这条母亲河,在保护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将它一一攻克。”

同时,他还要求永州市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要将当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严防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移;要抓整治、严监管、管源头,处理好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关系。

湘江(含潇水)在永州境内流长515公里,占湘江总长(948公里)的54.32%,流经永州7个县区,在永州境内流域面积为2138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2400平方公里)的96%,占湘江全流域面积(94716平方公里)的22.58%,占湖南境内流域面积(85221平方公里)的25.1%。永州地处湘江源头,保护好了湘江源头,全省人民,及子孙后代将受益匪浅。

督查感言

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吴正辉:

此次督查行动,看到那些“五小企业”的现状,感觉太可怕了,应该对这些小企业依法治理,坚决取缔。同时,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宣传,鼓励群众举报污染环境事件。环境治理问题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事情,也是全民的事情,应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一齐治理,向污染宣战。

“五小企业”死灰复燃比较严重,既有生态破坏又有环境污染,这会对环境保护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影响,对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也造成了较大的威胁。这是不能容忍的。

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

“五小企业”实行小产业转移,从沿海地区退出后不断向内地、山区、贫困地区转移。以前我省严厉打击的类似于这种小造纸企业,经过七年前集中整顿之后又呈现死灰复燃的现象,这是非常严重的。管理一放松,受利益的驱动,又开始复燃了。这些隐蔽的地方一般都是生态保护区、源头区,一旦破坏之后,就更加难以恢复,影响会更加深远。

我们在这次督查中看到,这里还是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掠夺式的发展方式。现在来看,矿山的开采,包括国家严令禁止的稀土矿的开采,在这个地方还是有盗采的现象出现。虽然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打击,但是仍旧屡禁不止。要下大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